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危机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本次金融危机再次暴露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重大缺陷: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与霸权地位,现行国际金融组织体系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因此,要改造和重塑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打破美元的垄断霸权;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往往成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必须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而改革的重点是国际储备货币的中立化。要实现国际储备货币的中立化,基本前提是国际金融机构的中立化,以及国际金融体系霸权的消除。最终使用没有主权色彩的“一种全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促进国际金融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这一问题更是成为世界各国金融学家研究的重点。2002年5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APEC金融与发展”年度论坛,将全球金融稳定与金融体系的改革列入三个重要议题中。本文在深入分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原因及客观评价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在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些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总结了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环境的新特点。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导致传统国际货币体系的二元结构矛盾和亚洲发展中国家面对传统国际储备货币超发的安全威胁,并通过中国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区域经济地缘优势的比较后,提出优先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发展的必要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伦敦G20领导人金融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关于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主张,制定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战略即“中国蓝图”:明确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与原则、提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内容和路径。这是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新贡献,必将会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将极大地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在实施“中国蓝图”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和把握的问题是:以IMF改革为突破口、打破美元垄断地位、实现中国由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的转变、解决人民币国际化与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两个关键问题、维护中国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国的战略与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伦敦G20领导人金融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关于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主张,制定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战略即"中国蓝图":明确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与原则、提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内容和路径.这是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新贡献,必将会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将极大地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在实施"中国蓝图"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和把握的问题是:以IMF改革为突破口、打破美元垄断地位、实现中国由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的转变、解决人民币国际化与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两个关键问题、维护中国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7.
自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许多国家虽然进行了重建和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努力,但是一个成熟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并未建立起来.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如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等.本文认为,需要建立全球货币或世界货币,打破民族国家货币或少数国家货币充当国斥支付手段的格局;建立全球货币或世界货币,是中国与人民币融入国际货币体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无序化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所存在的功能缺陷成为国际金融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的根源,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全球公平、公正、无歧视性的经济秩序成为时代的需要。“欧元“的诞生和顺利运行,无疑会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产生冲击,并同时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把欧元对现念国际货币体系产生的这些影响统称为“国际货币体系演进中的‘欧元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在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流动性过剩导致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和极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认为,中国及新若市场经济体的流动性过剩是在一系列失衡的背景发生的,流动性由轴心国产生,通过汇率和利率机制经由国际收支渠道,向外围国传导,再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返回轴心国,多次循环中形成超额的世界货币供给,造成外围国的流动性过剩。本文认为,应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促进汇率协调机制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等方面来缓解我国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0.
由于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国际竞争白热化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已不能适应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需要一个能稳定货币与物价、能平衡财政收支、能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高效、灵活、安全的国际金融新体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需要改革。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