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广告》2009,(11):15-18
大陆商品广告能否登台播映? 东方快线与广告杂志合作进行一项“大陆广告开放登台播映态度大调查”。调查相关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2.
林雅萍 《国际广告》2009,(11):11-12
平面媒体是被公认为在媒体相关产业中,最期待开放大陆商品与服务来台刊登广告的媒体。俞国定说,如果在未来“政府”要全面开放大陆商品来台贩售,势必不能禁止大陆广告客户在台刊登广告,但是要管理。  相似文献   

3.
台湾《广告杂志》第9期刊载的特别企划《开放大陆广告Yes or No?》其背景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已相当频繁密切,但目前大陆广告在台湾媒体刊登仍受限于17年前当局制定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采取许可制方式。进行严格管制。关于大陆商品广告登台的“松绑”,今年3月20日,台湾“立法院会”已通过“一读”的简单程序,但能否通过“二读”及“三读”形势复杂.台湾业界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4.
黄伊筠 《国际广告》2009,(11):13-14
意识形态(雪芃)广告曾经企划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在台湾不仅拥有不少广告客户,近年来更将触角深入上海与北京。总经理郭清煌以自己在台湾将近20年做广告的经验,加上意识形态也有不少大陆客户,纯粹就事论事,表达自己完全赞成全面开放大陆商品或服务来台刊播广告,除了整体产业应该走出台湾,台湾广告界更必须建立代表性的品牌。  相似文献   

5.
活动     
《广告大观》2010,(10):16-17
第33届“时报华文广告金像奖”9月15日开跑 由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丰办的“第33届时报华文广告金像奖”,于9月15日公布主视觉图案及官方网站,正式官布活动开跑。主办单位指出,今年特别将“时报广告金像奖”、“世界华文广告奖”及“亚太广告奖”整合为一,正式更名为“时报华文广告金像奖”。  相似文献   

6.
石家友 《广告导报》2004,(27):24-25
我也曾对他人说过:如果哪一天,你所看到《京华时报》的广告,除了“品牌广告之外,再就是房地产和汽车广告,那就不是《京华时报》了。因为,《京华时报》是一份都市报。细分是广告经营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海峡两岸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随之广告交流活动也日益增多(一类为台湾在大陆的广告宣传,一类为大陆在台湾的广告宣传)。为规范海峡两岸广告交流活动,避免在广告宣传中出现“一中一台”和“两个中国’等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内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于1994年7月20日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海峡两岸广告交流管理的通知)[工商广字(1994)196号],就加强两岸广告交流管理做出以下具体规定:第一、台湾企业和个人可以在大陆发布企业广告、商品广告和寻亲广告,其他广告不得在大陆发布…  相似文献   

8.
刘立宾 《国际广告》2010,(12):51-54
10月中。给台湾挚友林淑黛打电话,询问孙大伟的病情。她告诉我,前几天刚刚到医院看望过大伟,仍在昏迷中。我嘱托林淑黛,一定要代为去医院并送上一束鲜花,问候大伟。  相似文献   

9.
《广告大观》2007,(4S):76-85
时报世界华文广告奖简介 1993年,在台湾广告业更加蓬勃,华人的经济文化地位更为重要时,《中国时报》在“时报广告金像奖”及“亚太广告奖”两个广告奖活动外又增设了“时报世界华文广告奖”,并喊出“旭日东升”的口号,以呼应“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相似文献   

10.
广告产业需要注入新活水 政策越开放,产业发展才将会越蓬勃。傅明睿认为,我们都该采取开放接受的心态来面对这个议题。首先,产业本来就不该掺杂任何政治立场于其中,就以台湾广告产业而论,是没有任何反对理由来阻止开放的。因此,开放大陆商品或服务在台刊登广告后的市场变得更加广大,广告的需求量也会相对增加,在彼此互相需求刺激之下,无非是替这几年来,每况愈下的广告产业注入一股新活水、新能量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1.
《广告大观》2008,(12):104-110
华文广告界年度的大盛会——第十五届时报世界华文广告奖颁奖典礼与第三十一届时报广告金像奖于十月三十日盛大举办,颁奖典礼上各奖项结果揭晓。第十五届时报世界华文广告奖经过初审、复决审、总决审三阶段评审后,共有三百八十一件入围,总计一百零八件得奖,分别有十二座金奖、十二座银奖、二十二座铜奖及六十二件佳作,以及总决审最后评出的最佳影片、平面两座年度最大金奖。  相似文献   

12.
《广告导报》2004,(6):72-75
1、高速增长的京华广告2001年5月28日,京华时报正式创刊。2001年8月,京华时报摘取北京综合性日报零售量第一的桂冠。2002年4月,京华时报再夺北京综合性日报发行量第一的荣誉。2002年6月,京华时报跻身全国报业广告收入16强,稳居北京报业三强。2002年10月,京华时报又荣登北京综合性日报自费订阅第一的宝座。2002年12月,京华时报跻身全国报业广告收入12强,被权威部门评为成长最快的媒体之一。  相似文献   

13.
林雅萍 《国际广告》2009,(11):10-11
大部分的媒体代理商对于全面开放大陆商品及服务来台刊播广告的立场,都是倾向同意开放,而朱诣章更主张,全面开放应由全球性的基准点来思考。如果台湾市场可允许全球其他国家的商品及广告进入台湾,为何要因为对象是大陆,就选择不开放?而且在大陆目前是个全球最热门市场的情况下,实在无须将其拒绝于门外。  相似文献   

14.
黄伊筠 《国际广告》2009,(11):13-13
全新的联广传播集团承传曾经是台湾最大、纯本土化的独立广告代理商联广公司的血统。集团营运长崔中鼎表示,台湾有许多产业并不赞成全面开放大陆商品或广告来台刊播广告,因为关连产生的冲击可能会重挫企业,但崔中鼎仍然赞成这项政策。  相似文献   

15.
林雅萍 《国际广告》2009,(11):12-12
在开放大陆商品及服务来台刊登广告的讨论中,媒体被认为是最大赢家,但电子媒体因为讯息流动速度快、能见度高、渲染力强的情况下,未免有“政治藉商业力量左右台湾媒体”的疑虑。郑资益则说,即使大陆广告主预算再高,频道也不可能被收买,毕竟广告收入还是要靠上千个不同客户均衡维持,不可能被单一广告主垄断。  相似文献   

16.
对“政府”是否全面开放大陆商品或服务来台广告,黄奇锵表示,对广告业而言,显然是利大于弊,除了在整体经济效益上可见成效外,对大陆的商品及服务登台其竞争力亦必须小心应战,谨慎面对。  相似文献   

17.
尹亦辉 《中国广告》2005,(8):152-155
“时报广告金犊奖”是第一家将媒体与市场推广服务合并一体,运用广泛的媒体资源面向华人世界高中及大专院校学生的广告与设计的创作奖项。金犊奖自1992年发韧.不断蜕变成长.得到海峡两岸及海外数百所院校的大力支持。2005年第14届金犊奖各地区参赛作品更达到创纪录的12415件.其中中国大陆7843件.中国台湾4519件.中国香港10件.中国澳门40件.海外如新加坡亦有15件.成为校园中众多热爱广告的学子名副其实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8.
沈婷 《中国广告》2004,(2):124-134
第十四届时报亚太广告奖很国际日本电通7金居首最大奖分落泰新来自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新西兰、中国大陆、台湾与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广告作品,在评审团们历经16小时以上的马拉松评审后,在2003年12月5日午夜,终于选出所有得奖作品;到了12月7日,即展开一整天的创意论坛"点睛",旋即,重头戏——第十四届时报亚太广告奖颁奖典礼在红楼剧场举办,传统风味的剧场,深具国际性的广告奖,交互辉映,颇为特别,让外籍人士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9.
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商机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雁 《商业时代》2007,(35):95-97
大陆民众赴台旅游意愿强烈,消费能力较强。但在两岸均对开放人数限制下,预计开放初期在住宿、购物等方面给台湾观光业带来的收益有限,但长期效益明显。根据分析和研究市场走势,赴台旅游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放初期到全面解禁的“初期阶段”,全面解禁后5年的“蓬勃发展阶段”和大陆游客人数突破二百万,超过台湾第一大市场日本后的“主导阶段”。  相似文献   

20.
张金石 《中国广告》2001,(5):92-101
1978年.中国时报发行第一万号时,创办了“时报广告设计奖”,也就是“时报广告金像奖”的前身:直至今天.我参与此项工作整整二十三个年头。与其说这是一篇谈论时报广告金像奖成长的文章,不如来看看时报广告奖如何为台湾社会写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