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的创办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广州乃至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在广交会的带动下,广州市会展业快速发展,成为与北京、上海齐名的全国三大会展中心城市之一。《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会展业发展成为广州市支柱产业之一,这为广州会展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兰馨 《中国会展》2020,(7):21-21
众所周知,会展产业结构多元,核心形式是会议和展览。所以会议展览活动如果不能恢复,会展业的“重启”就是一句空话。从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来看,4月中旬之前展览业不会有明显启动的迹象。原定4月15日开幕的第127届广交会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如期举办。如果说会展业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那么作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就是中国会展产业的“风向标”,其对全国会展产业的引领作用非常明显,127届广交会的举办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会展业全面重启的信号。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展中心即将落成启用。业界普遍关心,作为中国会展业的又一超级航母,它将给上海、长三角乃至中国会展业带来什么?是虹吸通吃,还是溢出多赢?从会展服务业的资源无限集聚的特点和市场主体的自主配置规律,根据广交会琶洲馆和德国会展业的实践来看,上海国展中心不仅将引领长三角共建共享会展业繁荣,而且将促成中国会展业的多极化发展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的展览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地举办的各类展会层出不穷。审视这些展会使我们不难从中发现,机电类展会尤其是品牌展会乃是一枝独秀,占据着主导地位。目前,中国会展业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高成长性、高利润率特征的一个新兴服务行业。回顾近年来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特点,从而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成绩,正视差距,共同努力把中国的会展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不管各地会展搞得多么如火如荼,广交会仍是一张最能吸引世界各地客商眼球的中国会展的“名片”  相似文献   

5.
第99届广交会作为百届庆典的演练,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在春风拂暖,百花争艳的季节里广州迎来了第99届广交会,对于广交会期间的房价变动情况、广州会展业的发展态势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胡楚生。  相似文献   

6.
十大音频     
权威声音,权威视角,2006在观点集 中释放的舞台上,这些声音余音绕梁。 会展业的2006年,是高端和全方位 瞩目的一年——1.温 家宝(国务院总理) 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的发展 离不开世界。透过广交会这个窗口,让世界了解中 国,也使中国了解世界。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7.
“广交会首设进口交易功能,尽管各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但其象征性和引导性的意义大于数字所能体现出的东西。”4月20日,第101届广交会第一期结束,广州会展业资深人士如是评述。而此前,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说,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是迄今为止广交会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  相似文献   

8.
广交会须知     
刘正朱 《进出口经理人》2006,(8):I0006-I0007
广交会,这一响铛铛的名字,在经济全球化、会展产业迅速腾飞的今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对它都是耳熟能详。中国外贸的“窗口”、成交额占全国当年一般贸易出口额的1/4以上,“中国第一展”中国会展业“名片”、中国外贸“晴雨表”——无不诏示着广交会举足轻重的作用,她近50年的成长史见证了一个贸易大国的崛起。过去的50年中,广交会参展和成交的规模不断扩大,洽谈业务范围日趋广泛,展会形式和贸易方式不断丰富,影响力更加广远,多功能、综合性与精品化并举,已成为驰名中外、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展”。在即将到来的10月秋交会,…  相似文献   

9.
广州特殊的城市定位,将会展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会展业的发达,使得广州酒店业受益颇多。广交会期间,各星级酒店房价不同程度地上涨,然而广州市区的酒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的展览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地举办的各类展会层出不穷。审视这些展会使我们不难从中发现,机电类展会尤其是品牌展会乃是一枝独秀,占据着主导地位。目前,中国会展业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高成长性、高利润率特征的一个新兴服务行业。回顾近年来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特点,从而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成绩,正视差距,共同努力把中国的会展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不管各地会展搞得多么如火如荼,广交会仍是一张最能吸引世界各地客商眼球的中国会展的"名片"。  相似文献   

11.
陈珂 《中国会展》2021,(7):36-43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以及首届消博会等重大展会;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与会展业有关的大事件。今年年初,各地政府大力支持会展业,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会展业发展。在新发展阶段,会展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从原广州市北郊"中苏友好大厦"到今天的流花路展览馆,广交会诞生至今已45个春秋,历经了89届,今天终于迎来了90届大庆。曾有人问,如今会展业已是蓬勃兴起,被冠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位地会是否会动摇?广交会的回答很坚定:不可能。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胡楚生历数了老"广交"的五大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四五”规划布局之年,明年我们还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在这样一个风云际会、时代交替之际,我国会展业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坚持“一带一路”战略,坚持举办“进博会”、“广交会”、“京交会”、“东博会”等一批国家级重点展会项目,向全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实...  相似文献   

14.
从业内默默无闻的无名小辈,到广交会一炮打响,成为“中国会展业最佳展览运输商”;从埋首常规的展品物流服务模式,到开通展品直通车服务,改变传统物流模式,掀起物流革命……广州市东亚天地快运有限公司自1994年创立以来,便以蛟龙之姿盘踞在物流业的上游。  相似文献   

15.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各地的展会不得不延期或取消,会展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困局,如何脱困是摆在所有会展人面前的现实难题,"线上办展"犹如救命稻草成为各界期盼的解困之道。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确定6月15日-24日在网上举办,作为中国展览业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外商投资热使广州在四大领域显露出争做“霸主”的强烈竞争力。一是随着三大汽车品牌布局完成,几年内广州汽车产量有望达80-100万辆,广州将很快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汽车制造基地。二是未来广州造船业迈向年产300-500万吨,即将跻身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列。三是随着广交会进驻新会展中心,广州将成中国会展业中心。四是新机场使用和国际物流巨头进驻,使广州物流业发展傲立潮头。  相似文献   

17.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127届和第128届"广交会"取消线下展会,分别于2020年6月和10月举行线上展会。作为三大贸易促进平台之一,"广交会"始终是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疫情也未能使其中断,充分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的决心。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他贸易促进平台的竞争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广交会"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短期而言,"广交会"需要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尽快恢复线下实体展会。长期来看,"广交会"应着力推进线上线下协同联动、延伸会展业价值链条、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创新商务模式,并逐步探索转型升级为"‘一带一路’国际博览会",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正本期网络专题的主题是"一路向南,梦想‘展'放"。在这期专题中,我们探讨了广州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做法,广交会的引领作用和深圳、珠海以及港澳地区会展业的共同发展也如众星捧月一般将广州的会展业地位衬托得更加明显。有了政府的支持和雄厚的行业基础,广州以此打造会展之都的梦想和做法也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9.
广交会更名转型将对广交会的功能产生影响,直接促进广州商贸流通业的繁荣和发展,产生更大的拉动和辐射作用.鉴于目前广州会展业无序竞争较严重、市场经营模式不突出、会展环境弱化、服务营销滞后、知识产权纠纷上升等问题,广州应利用转型契机和广交会的名牌效应建立会展品牌、扩大广州在全国和世界的影响力、联动发展现代化批发市场和新型的会展服务业、组建大型会展组织、市场化和合作化模式办展等,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丘文敏 《大经贸》2006,(10):20-26
广交会在50年的时间里,承载和实现着千千万万个企业的发展梦想,随着中国外贸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登陆广交会这个中国独一无二的超级舞台。在这里。它们快乐的长大了,也给广交会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