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寇兴祜 《发展》2015,(4):56
天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具有约8000余年的人类文明史.天水在夏商时期属雍州,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灭邽戎、冀戎,置邽(今清水县)、冀(今甘谷县)二县,这是中国历史上建县之始.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析置天水郡.从此有“天水”的名称.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一度设秦州.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秦州正式设立.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为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2月,撤秦州设天水县.1949年8月3日,天水县解放.1950年2月,置天水市.  相似文献   

2.
张应华 《发展》2011,(3):45-45
"十二五"时期,天水市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等历史机遇,以"一城两园一集团"建设为龙头,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科学发展。一、兴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建设五个绿色果品产业示范区。以秦州、麦积两区"天水北山生态产业示范园""天水南山花牛苹果产业园"为主,打造"花牛"苹果生产示范区;以秦安为主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鲜食蜜桃生产示范区;以秦州、麦积为主打造优质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生产示范区;以秦州、麦积为主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大樱桃生产示范区;以清水、麦积为主打造优质早实核桃生产示范区。二是建设绿色蔬菜产业一区一园三基地。以甘谷、武山渭河河谷川道为重点,打造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以秦州、麦积为重点,发展浅山地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依托甘肃天水航天育种中心,建设10万亩航天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以秦州、麦积城郊区为重点,建设城区"菜篮子"供应基地;以清水为重点,建设高原夏菜基地。三是建设四个畜牧产业示范区。以张川、清水为重点,建设百万头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区;以秦州、麦积、甘谷为重点,建设标准化良种奶牛养殖示范区;以甘谷、武山、麦积、秦安为重点,建设全省最大的标准化养猪示范区;以秦州、麦积、清水、秦安、甘谷为重点,建设标准化良种蛋鸡养殖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天水是甘肃省的"东大门",位于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东段,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现辖两区(秦州、麦积)五县(清水、秦安、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4.76万人,分别占关中-天水经济区的21%和14%.天水区位条件相对优越,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特色农业优势明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生态良好,劳动力资源充裕.  相似文献   

4.
从古至今,秦州大地不乏开创者。古有人文始祖伏羲演八卦、开创华夏文明史,今有时代的弄潮儿——北道商贸旅游开发区管委会的拓荒者们,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在开发区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天水北道商贸旅游开发区成立仅仅两年时间,就以起点高、机制话、开发速度快、效益好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及省上有关部门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几经考察论证,天水  相似文献   

5.
兴建龙园记     
冯诠 《发展》1999,(11)
天水古称成纪或曰秦州,乃羲皇故里,而羲皇者三皇之首伏羲也。元圣伏羲,象天法地,仰观俯察、画八卦、结网罟、造书契、兴嫁娶,奠定中华文明之根基,乃华夏人文始祖也。传说其为人首龙身,龙之图腾自此而兴,华夏子孙亦被誉为龙之传人,伏羲亦即华夏之龙宗。龙宗遗泽,沾溉后世,在天水这方山川秀美之土地上,文韬武略,硕学鸿才之士代有辈出,其安邦定国,阐教化人之业绩,已昭垂青史,炳耀千秋,堪为后世效法之楷模。余籍晋绛,然从政天水数十载,熟悉且眷恋天水之山水人文,受其历代伟人杰士激励,遂生造一处胜景,蔚百代人文之念,此…  相似文献   

6.
万婷 《发展》2012,(8):116-117
天水有着悠久的制漆历史。同时,天水漆器在我国现代漆艺行业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本文对天水漆器的产业现状与生存环境做了考察和研究,提出天水漆器产业的振兴必须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融合时代文化、引入现代设计为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7.
秦州三记     
佛石 《西部人》2003,(4):24-25
隗嚣宫天水有两处隗嚣宫,一处在城北仁寿山,另一处在麦积山北的雕巢峪。仁寿山俗称皇城,北魏时在残基上建有崇宁寺。杜甫《秦州杂诗》咏道:“秦州城北寺,传是隗嚣宫。苔鲜山门古,丹青野殿宫。月明垂叶露,云逐度溪风。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可见其时的破败景象。虽如此,也多亏老杜留了这几笔,给后人抛下遥想的绳索。雕巢峪是隗嚣的避暑宫,《方舆胜览》中有几笔简单的记载。 隗嚣毕竟是天水的名人,况在本地称王割据的仅此一人,连汉光武帝对付他都很吃力,所以有必要写他几  相似文献   

8.
宋文龙 《发展》2023,(2):85-88
<正>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羲皇故里”之称,尊奉伏羲为人文始祖的中华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史前文明,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以新石器时代遗址为例,到目前为止,天水地区已发现此类遗址500多处。这些遗址中,大地湾、西山坪、师赵村、王家阴洼、傅家门、圪垯川等最为典型,它们系统揭示了天水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史前史是指没有明确的文献资料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9.
人们都知道甘肃天水有麦积山、玉泉观、伏羲庙,还有明朝举人胡来缙的南北宅子。却极少有人知道,距伏羲庙三四百米处,还有个颇有文化色彩的地方——织锦台。 织锦台在天水二郎巷。二三十年前,巷口有门楼,上悬一匾,题“古织锦台”:门楼西侧檐下还有一块匾额,上书“窦滔故里”。窦滔故里的出名,缘于他妻子苏若兰(亦名苏蕙)织出的一幅回文诗图。这图后来被武则天赐名《璇玑图》留名青史。 关于苏蕙,一说是武功人,另一说是兴平人,这两个地方相距不远。她丈夫窦滔,前秦苻坚时任秦州剌史(相当于现在天水市市长的职务)。窦滔是陕西扶风人,官做大了,便带妻子离开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经济》2014,(1):42-43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临陕西省宝鸡市,南靠陇南市,西与定西市毗邻,北与平凉市接壤,是陇东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也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辖秦州、麦积两区和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及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0万,年平均气温11℃,正常年景降水量570毫米左右,海拔700-2100米,四季分明,景色秀美,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  相似文献   

11.
焦虎三 《中国西部》2007,(11):136-145
此刻的一日,和十年前,并没有什么异样,犹如他们和自己的羌族祖先,共同生活在一个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隧洞中,祖先和今人,在隧道中互相穿梭,他们彼此随便跨出一小步,两腿之间便有了千年的时光长度;此地的一日,抑或也如他们在隧道的两极向隅而行,一个向着左边的历史,愈深愈沉,一个向着右边的现代,愈走愈远,但彼此漫不经心一回头,便真切地看见了对方,看见了寨中的碉楼、大山与河流,看见了那一片永远盘旋在村子四周的轻舞飞扬的云朵。  相似文献   

12.
郭田勇  陆洋 《西部论丛》2008,(10):32-35
“票号”的繁荣是我国民间金融一段辉煌的历史,随着国家金融业统领局势的发展,民间金融渐渐转入地下。而就中国目前来看一边是规模庞大的民间资本在民间自由、无序流动;一边是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面临严峻的资金困局。面对这一现实矛盾,政府、央行和银监会便充当起了“红娘”,为民间资本和中小企业建起了“婚介所”——小额贷款公司受命于危难之时,由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加快天水旅游业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旅游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逐步把天水建设成为新兴的旅游城市,对天水的经济振...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发展史中,书法、文学、绘画等文化艺术有过多次兴衰,书画艺术的失存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严重的损失。保护人类文化存在,从失传中觉悟,挖掘、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书画艺术,已经成为我国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共同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少不了德高望重的有志之士们的促进与推动。李沃源,这位儿时便与中国画结缘的绘画大师,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一重担,凭借着自己极高的艺术造诣,将促进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和共同发展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来完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在古代的政治、军事地位》系列论文之一 ,文章简略阐述了北宋政府对甘肃 (现甘肃行政所辖地域 )秦州 (今天水一带 )、河西、河湟等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方面的经略 ,探析北宋时期甘肃的地理位置、民族政权的立场和经济资源对北宋王朝所具有的战略意义 ,由此凸现出甘肃在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所具有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6.
此刻的一日,和千年前,并没有什么异样,犹如他们和自己的羌族祖先,共同生活在一个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隧洞中,祖先和今人,在隧道中互相穿梭,他们彼此随便跨出一小步,两腿之间便有了千年的时光长度;此地的一日,抑或也如他们在隧道的两极向隅而行,一个向着左边的历史,愈深愈沉,一个向着右边的现代,愈走愈远,但彼此漫不经心一回头,便真切地看见了对方,看见了寨中的碉楼、大山与河流,看见了那一片永远盘旋在村子四周的轻舞飞扬的云朵。  相似文献   

17.
张景辉 《发展》2010,(9):17-18
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省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甘肃发展的巨大支持,是指导我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中有8个方面16条对天水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支持和工作要求,特别是明确要加快天水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这为我们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8.
规划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是中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区域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举措。“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启动,这对于促进本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构筑支撑和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形成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静夜思》沉浸着李白的思乡之痛,但李白的故乡在何方呢?往事越千年,今天,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纷纷自称是李白的故乡,点燃了李白故里争夺战。  相似文献   

20.
枫泾是上海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民居建筑较完整地体现了传统风貌;文物古迹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独具地方特色;千年古镇——枫泾,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之一。 枫泾人杰地灵,物产丰饶。她孕育并传承着独特的、瑰丽璀璨的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地域文化和饮食文化。经过千年的发展,枫泾积淀了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 枫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建设,枫泾人从自身实际出发,特别是在文化和旅游的结合上,更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期,枫泾人是如何传承、发展千年的历史文化,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使枫泾古镇再攀新高、再创辉煌,如何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的?日前,本刊记者走进千年古镇枫泾,探究其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