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汽车与社会》2014,(36):104-104
作为广州车展最早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海通用启动的“车联网”战略,或许也将揭开未来汽车社会的序幕。这个围绕“车载信息服务”、“移动娱乐与消费”和“智能驾驶”三大核心的“车联网”战略,将致力于打造未来人、车、社会的互联生态圈,提供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并引领未来智能汽车社会的全新互联生活方式。同时,上海通用汽车还宣布将于2015年在国内率先推出OnStar安吉星车载4GLTE服务。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产业方兴未艾,车联网时代渐行渐近。今年以来,在国内客车行业,各大车企在车联网领域布局动作频出,在客车上装载智能应用服务终端,成为提升性价比、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近日从大金龙获悉,继11月起在国内市场10米以上公路客车产品上全线标配其业内首创的ECO-driving节油驾驶提醒系统后,大金龙再次推出超值服务回馈用户——从12月1日起,由大金龙技术团队潜心开发的车载智能电脑KL-988将在公路客车(前置车除外)上全系标配。  相似文献   

3.
2012年基本上延续了2011年的汽车流行趋势,在车灯等细节上被访者更倾向个性化高端化的设计。而在信息化的今天,车载行车电脑和车联网等先进技术或将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4.
陈秀娟 《汽车观察》2020,(3):104-105
车市疲软期,车企寻求对外合作不乏一种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路径。3月6日,新特汽车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举行战略签约仪式,双方将在产品、技术、示范运营等方面展开合作,包括开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并开展相关方面的示范运营、建立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进行技术研发等。对于此次合作,新特汽车CEO先越表示:"汽车产业变革加速,产业链集成度越来越高,开放与合作让各方价值最大化是未来的主旋律,相信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智能的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5.
大金龙携三款校车产品亮相车展,并发布搭载“金龙智慧校车运营管理系统”的全系智慧校车产品,为校车安全运营提供了创新独特的系统解决之道。 该系统利用车联网技术和智能感知技术,充分考虑校车的运营特点、安全要素和管理控制点,通过车载终端开发和服务平台建设,为相关利益主体提供可预防、可监控、可追责的校车运营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6.
未来即来?     
智能交通,已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的概念,也不再拘泥于某几个汽车企业或者互联网公司.那么,智能交通的幕后推手是谁?谁又能真正实现智能交通? 6月10日,重庆,2015(第六届)全球汽车论坛期间,李星宇说:为什么这里聚集了全球的汽车界精英,谈了这么多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的话题,却没有一个人淡谈如何实现?他坦言,目前的汽车互联,连车联网都尚不能完全涉及,谈智能交通还远.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  相似文献   

8.
王晓 《汽车观察》2020,(1):83-83
在5G铺开之际,谁将5G环境下的汽车智能网络安全纳入了实战范畴?5G时代来临,更高的网络带宽也给黑客们的网络攻击带来便利。做360安全起家的周鸿祎就曾表示,5G时代,车联网和无人驾驶或将最先遭遇网络攻击。因此,在车辆5G智能化的同时,汽车制造业需要在最初产品设计阶段就将安全防护详细化。在5G铺开之际,已经有汽车厂商将5G环境下的汽车智能网络安全纳入实战范畴。  相似文献   

9.
张静 《汽车观察》2013,(9):20-20
为保持与国际先进车联网技术水平同步发展,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联网产品和技术服务,推进行业亟需的车联网技术规范与标准,促进国内车联网市场繁荣,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历时两年,组织汽车企业和科研院所、移动运营商、软硬件厂商等共计26家单位,于2013年8月27日在北京发起成立"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并进行授牌仪式。清华大学汽车系主任、联盟专家委主任李克强透过《汽车观察》,介绍了关于联盟未来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当手机成为智能终端后,汽车也在向智能终端转变,而构建汽车智能生态、实现车端与生活的互联,就需要软件应用的支撑.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车载软件层出不穷,给"第三空间"的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 缤纷车载App 导航类 导航是在驾车过程中最常用到的功能,以前车载地图极其不精确,随着手机的应用,手机端地图导航逐渐走进汽车,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智能化的加持,让精确的车载地图应用于汽车中,满足消费者日常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11.
《汽车观察》2016,(4):17
曾经一度网传的江淮汽车与蔚来汽车的合作终于尘埃落定。4月7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公告,正式与蔚来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合作,预计整体合作规模约100亿元。具体合作领域及内容包括搭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研产销发展平台,共同研发、制造、推广新能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中国的智能汽车,其实是在传统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增值服务。这一产业链正以汽车制造商为中心发展起来,显现其初级形态。提起智能汽车,脑海里闪现最多的词语是"车载电脑""GPS导航""车载通讯""数字娱乐""辅助驾驶"等。GPS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它能够让车主轻车熟路地  相似文献   

13.
本报讯记者贺北时北京摄影报道上海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以"国际基准,创智未来"为主题,携上汽MAXUS大通品牌的6款车型亮相,并全球首发InteCare行翼通全网智能价值解决方案,以突破性的商用车车联网技术,引领商用车行业迈入全网智能新时代。此次参展背后,上汽商用车依托上汽集团体系优势,促成产品力、研发力和服务力领先于行业,以品牌体系优势引领市场竞争先机。InteCare行翼通全网智能价值解决方案是上汽集团与  相似文献   

14.
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作为汽车电子产品的龙头企业,自然不会放过车联网这个商机。据《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了解,上海航盛也开发出一款车载信息平台建设系统。其主要功能有以下两点:一是车载CAN总线平台;二是远程数据传送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前、后方测距雷达系统、录像及图像传输、碰撞分析、刹车控制、安全报警系统以及辅助倒车后视系统。上海航盛的车载信息平台建设系统,同样可以实现目前国内客运行业对车队管  相似文献   

15.
9月1日,苏州金龙海格客车与中国联通在北京签订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重大机遇,以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集成应用为基础平台,以中国联通3G网络为依托,在以大、中型客车车载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汽车服务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该合作将通过整合车载、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服务,为用户提供以汽车运营服务为核心的跨平台体系,致力于建立汽车产业应用新标准,联合成为未来汽车服务领域的主导力量。此举标志着我国客车运营行业正式迈向3G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全新的市场环境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开启从产品思维转向用户思维的新征程。在全球汽车“新四化”的大潮下,人们对汽车的感知早已不是单纯的出行工具了,而是对于自动驾驶、车联网等丰富智能科技配置的全方位的体验。正是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强调用户体验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角色,越来越多的车企也开始强调“用户共创”。  相似文献   

17.
智慧巴士系统不仅是一个产品或软件,还是一种生活形态,并成为面向未来的生活形态的先驱者,它有一股影响力量,通过系统产品和软件、服务模式及营运模式的整合,创造一个崭新的价值链。把汽车当作一部"巨型手机",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构筑一个车轮上的信息服务产业,两年前,《汽车观察》杂志就推出了封面故事《掘金车联网》,当时重磅提出全新观点:在未来5年~10年中,车联网将率先在商用车特别是卡车上  相似文献   

18.
一度被看好并热炒的车联网在这两年似乎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日渐式微,无人问津。两三年前商用车行业最热的词汇到了今年已很少有人提及,从整车厂到运营商渐渐悄无声息。但是,有一个有志于此的从业者仍在坚守,通过产业链条的拓展和渗透,逐渐在商用车车联网打开了一片天地,并且志向越发清晰:由系统集成方案供应商向汽车电子系统集成制造商与车载设备平台运营服务商转变。  相似文献   

19.
飞鱼再进化     
当下,随着汽车数字化进程的迅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进入智能车机领域。自2003年开始,科大讯飞便进入汽车智能化领域深耕。在过去的十多年间,科大讯飞主要为智能车机行业提供智能语音助理和车载系统。截至目前,科大讯飞汽车化智能产品在中国主流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车厂的覆盖率达90%,累计用户突破2500万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一个著名的企业家说过,20世纪是汽车改变了人类社会,而21世纪将是人类社会改变汽车的时代。汽车的“电脑化”就是这句话的精确注解之最早计划发展轿车多媒体平台的是美国的几家汽车产品和零部件制造商以及微软公司。美国UT汽车公司1997年11月宣布;它将利用Wind0WSCE操作系统来发展一个车载多媒体电脑平台为轿车提供多媒体、信息、通信和娱乐(缩写简称为MICE)等方面的服务。该公司计划与世界著名的软件制造者微软公司合作,扩展其产品生产线,向未来轿车生产商提供轿车的FC软件平台,其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为汽车司乘人员提供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