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谢玲玲 《宁波经济》2006,(10):44-47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是17世纪中国思想界的灯塔,其民本思想也贯穿于他的教育思想中,“公其非是于学校”、“无无师之士”、“亦无不用之人”即是其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改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廉政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其突出体现在吸取了古代历史教训,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民本思想、古代官德修养、古代廉政法制等方面.分析探讨习近平廉政思想的传统文化因素,对我们进一步了解习近平廉政思想、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焱 《魅力中国》2010,(32):310-310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行政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提出了民本思想,巩固了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社会发展。几千年来,民本思想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为重要的治国之术,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民本思想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入手,归纳总结民本思想在当代的发展及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今天我们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随着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而产生的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他们无法平等地与城市居民分享发展成果,这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相悖。基于此,本文将尝试探索如何借助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理念,分析并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5.
“浙东学派”不仅包括以南宋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与清代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史学派”,而且由于符合其学术风貌与治学宗旨上的总体特征,还应把宋元至明清时期的诸多浙东学术派别包容于内。“浙东学派”思辨精神于明清浙东学术之中、尤其在王阳明与黄宗羲的学术思想内所折射出的人文色彩、实践意识与超越时代的文化影响力,在当代仍具有不可低估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6.
代春燕  黄英 《魅力中国》2014,(15):359-359
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群众路线都具有新的不同的时代内涵。然后在新的时代内涵背后,各个时期的群众路线都有着一样的历史渊源和哲学依据。主要表现在各个时期的党的群众路线都继承并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同时也继承并发展了马列主义的“群众史观”。  相似文献   

7.
民本经济是法治经济——兼与单东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从“体制外”发展起来的、“适应政策许可的民营经济”向“拥有制度保障的民本经济”的转变是必然的。从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看,《中国民本经济之我见》是国内最早专门研究“民本经济”的论文。此前提及“民本经济”的是文集《民本经济论》。书名的由来  相似文献   

8.
任爽 《魅力中国》2014,(13):22-23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一个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在剧烈的社会革中,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变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了不同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苟况诞生于这一动荡的时代,后人称之为“荀子”。荀子是先秦以来继孔子和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家,他不仅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思想精华,而且对当时的主流思想进行强烈的批判。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汲取优秀的思想发展成为独特的苟学思想体系,后来被人们称之为“荀学”。荀子思想的基础和精髓是他的性恶论,本文旨在探讨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及化性起伪的学说。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群众观包涵着极为深刻的哲学思想,既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同时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民主的群众观不是空洞的、枯燥的语句,它体现在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相似文献   

10.
西汉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贾谊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主张为政治国要以民为本、以农为本,并以民本思想的原则为出发点,制定了为政治国的政策措施。贾谊对民本思想的论证、提倡和推崇,是民本思想能在汉朝被统治者广泛采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黄宗羲(1610-1695年)是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他在经济学上颇多建树,如他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轻赋薄敛的赋税思想和节俭消费的思想。我们认为,他的消费思想更富有现实意义,因在此做一介绍和分析。黄宗羲在其代表作《明夷待访录》一书中说:“沿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司欲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美”。意指当政者即使轻赋薄敛,但民间如有‘习俗”“蛊惑”和‘奢侈”,人民生活照样难以富裕。黄宗羲所谓的‘习俗”,按他的解释是:“婚之筐篚也,装资也,宴会也;丧失含险也,设癸也,佛…  相似文献   

12.
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服务封建统治最重要的政治哲学之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治国安邦、稳定政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新时期,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儒家的民本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通过对儒家民本思想的局限性及其当代意义进行剖析,以加深人们对儒家民本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金融思想有一个道德演变过程,其金融核心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进一步发展并提出了金融学习论和风险论。文章从“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和“三个有利于”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刻的价值分析,并指出其对中国执政经济具有重大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邓小平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批判了传统民本思想的阶级狭隘性和唯心主义成分,既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又立足于社会实践,形成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民本思想,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现实超越。  相似文献   

15.
民本思想是古代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着丰富的爱民、为民、共富、共享等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包括保民、爱民、养民、富民的思想。接着分析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使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最后分析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思想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原则和方法,而且从社会实践出发,对当代中国“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与回答,指明了当代中国“人的发展”的现实途径,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勇 《乡镇经济》2010,1(1):40-43
毛泽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崭新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是毛泽东执政思想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群众观包涵着极为深刻的哲学思想,既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同时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民主的群众观不是空洞的、枯燥的语句,它体现在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民本思想"的发展方面论述了以人为本的意义,用乱世和治世来说明背离人民和以人为本的不同结果,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民本思想"的精华,其实质是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鲁慧 《科学决策》2008,(12):12-13
一,和合意识: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资源 思想文化从来都是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与政治格局、经济格局息息相关。国家外交战略既是政治的,更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文化。和谐世界理念既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传承,又是当代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产物。从思想渊源上看,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和为贵”思想,不仅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弘扬,而且是对20世纪50年代的“和平共处”、80年代的“和平发展”、90年代“新安全观”中的对话求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