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浅说     
已丑 《陕西审计》1997,(3):44-44
写字能成为艺术,这是汉字特有的艺术瑰宝。一幅好的书法佳作,能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甚至能吸引得不识汉字的洋人也为之倾倒,因为它有当今时代人们所追求的潜在意识美,抽象的意向美。  相似文献   

2.
杨辛谈艺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以用笔、用墨、结构、布白为表现手段。通过点画运动以表现情感和意蕴的艺术。书法是一门具有哲学意味的艺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和自然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相通。书法中刚柔、虚实、大小、长短、粗细、枯润、浓淡等变化,生动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3.
会计书法:融运用价值与审美情趣为一体的淳朴艺术德阳市财政局戴泽会计书法是中国汉字字体的传统艺术特色与阿拉伯数码字的艺术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是通过书写汉字的笔法,按照"簿记"中规范的特定结构和章法布局来记录经济活动事项,实现经济信息准确交流的一门特殊艺术...  相似文献   

4.
书法引领汉字进入艺术的领域,汉字不再仅仅作为表达的载体,更是一种审美的客体,横竖撇捺的讲究、笔画的粗细、气势和韵律,都形成了汉字独具的审美感。写一手好字不但让人看了舒服,还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数字化大大提高效率的今天,在科技进步带来文字记录方式变革的当下,人们似乎越来越缺少机会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经常不写字的恶果之一,便是"提笔忘字"。调查显示,高达94%的受访者有过"提笔忘  相似文献   

5.
郑晓华 《中国审计》2003,(20):57-59
在世界艺术大家庭中,书法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它以实用的信息传递工具——文字为艺术载体,通过充满东方情调,优美、动人的汉字形象的创造,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历史上,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但能像中国书法一样纯艺术的,只有中国文字。书法艺术有四个基本的要素:笔画、结构、墨韵、章法,它们的组合,构成千变万化的书法作品和风格。不过“四要素”都是书法的表象,要欣赏书法,难度更大的是要理解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它们就是书法中讲究的“筋、骨、血、肉”和“精、气、神”。所谓“筋”、“骨”、“血”、“肉”,这本是我们祖国医学生命…  相似文献   

6.
刘武安 《价值工程》2011,30(23):297-297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自古到今书法大家辈出,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而对于书法学习来说,临古与创新可以说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临古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临古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荟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这种依附于一定的文字内容,使用毛笔和纸、墨、砚,通过对汉字的书写来表现特有的意境和情趣的独特艺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推崇。书法早已从过去文人士大夫的书斋雅玩,发展变化为一门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书法是门艺术,管理是门科学。艺术求美,科学务实,此二者乍看起来就如同是两股道上跑着的车,走的根本就不是一条道,然而,有人却将书法艺术的法理融会贯通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开创出一种十分独特的管理文化思想。这位奇人的名字叫迟宝璋。  相似文献   

9.
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痴迷于微型刻字技艺长达半个多世纪,他以刀代笔,能在一平方厘米的材料上镌刻150个小如芥粒、细若蚁须的汉字,能让毛笔书法的风采跃然其上。他就是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氏手工微刻技艺”的开创者和代表性传承人高君维。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中华民族最典型的文化代表形式。汉字以它与众不同的方块字形屹立于世界各种民族文字之林。改革开放之前,汉字就有宋体、仿宋体、隶体、魏碑体、楷书体、行书体、篆书体、黑体等诸多的变形字体,形成了绚丽的汉字文化氛围。改革开放以后,汉字字体艺术变形又有了新的发展,这些艺术变形的汉字使各种书刊杂志、产品包括装底产品说明书、宣传广告和遍布城市乡村的商店内外美化装精的形式丰富多彩。这无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事业的有力促进。在这种形势下,研究讨论汉字字体艺术变形与汉字标准化的问题,无疑是必要的。(一)汉字…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位书法艺术家,骨子里的书生意气和文人操守,使他对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冲击了汉字书写,淡化了书法教育的风气忧心忡忡,时常感到传承书法艺术时不待我,重任在肩。他不顾自己已过花甲之年,毅然决然地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普及书法教育的社会责任,多方奔走,上下呼吁,以唤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书法艺术普及和提高的重视。他就是...  相似文献   

12.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沥书,顾名思义乃滴流成书.它是将沥清烧稀,在硬物面上滴流出来的美妙汉字术.是书法母体之新生儿.其形其质:光泽如漆,丰肌腻理,浑厚圆润,自然流畅,真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既具墨笔书法之法则,又如青出蓝而不同蓝.呈现出...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的书法历史,是汉字文化提升的一门艺术.书法是五千年文明史传至今天的瑰宝. 与书法家李根强先生相识,经历了一闻二观三见面三个阶段.人民日报资深记者赵兴林曾多次提起河北有个书法家叫根强,字写得非常好,并拿出前些年发表在该报上的作品给我看.其实,在这之前,我已从许多朋友那儿,听到过李根强的名字,口碑都非常好.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浪潮的鼓荡下,语言文字悄然生变,展现出新的特点。一、电脑的普及促使书法和"词意识"走强当下,电脑应用迅速向社会纵深领域推进,越来越多的行业运用电脑处理日常业务。"打写"普及,"手写"减少,汉字形体识记弱化,"提笔忘字"已如晨露夕月,司空见惯。此种情状渐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疏离的警觉,呼吁重视汉字文化之声此起彼伏。汉字文化的核心是"六书",但"六书"具专业性,不易推广。而汉字书法便于  相似文献   

15.
论书法三则     
《乡镇企业科技》2011,(11):64-66
中国书法的艺术味,是其它国家的书法所没有的。中国的字是方块字,其构成的基础是象形,用毛笔直行写,这是中国文字落后于他国文字的致命的症结。但中国书法所特有的艺术味亦即在此:因其为象形,故有结构的综合意趣,多变化:因其为方块字,故便于布白,疏密相成:因其为直行,故有全幅之章法,蔚为气势;因其为毛笔写,故能作成线条之各种波动;又因其所用的是松烟墨,故能与毛笔相得,表现笔触与色彩美。  相似文献   

16.
冯姝 《企业导报》2011,(15):251-252
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法创造出来的的汉字,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传承,它的博大内涵和独特魅力令人惊叹。由汉字而引发的书法、篆刻、民间汉字等艺术形式也是丰富多彩。汉字不仅有着外在的形象,同时还包含着中国的文化精神内涵。由"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所提出的"解构主义"而引发的汉字解构设计之风,在汉字的"形"与"意"的巧妙转换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颖而独特的视觉形象。汉字的解构不仅是笔画上的分解重构,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精神内涵上的分解重构。  相似文献   

17.
“艺术是令人明白真理的谎言。”艺术根本就属于爱,属于美,属于情感,属于生命。走进一个书法家及其艺术领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书法是至高无上的艺术,是书法家用线条创造的另一个世界,独自存在的,富有个性的,它演绎着书法家丰富多彩的心理结构,传达着书法家所有的心灵倾  相似文献   

18.
我读岳崇的书法,油然想到挺拔峻峭的山崖,山崖石缝中凌空而伸展的苍松虬枝,在乱云飞度中仍有那么从容、沉静、苍劲的气象,有一种崇高的“势”美,一种立定的“刚”美,一种苍茫的“骨”美.一种朝暮垂垂的“秀”美,独揽一处风光。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科技》2009,(36):F0002-F0002
吴彦锋先生,现为鑫利书画院院士,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教授,书画,篆刻家,松竹轩主人。其作品风貌汲传统精华,融时代气息,追求情趣美和思想意境美;笔法追求柔中有刚,流畅自然,不拘一格,清丽淡雅而含古朴苍润之韵。深受书法界业内人士和收藏家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6):F0002-F0002
吴彦锋先生,现为鑫利书画院院士,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教授,书画,篆刻家,松竹轩主人。其作品风貌汲传统精华,融时代气息,追求情趣美和思想意境美;笔法追求柔中有刚,流畅自然,不拘一格,清丽淡雅而含古朴苍润之韵。深受书法界业内人士和收藏家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