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高校的行政化管理模式背离了高校应有的学术属性和学术功能,已经成为妨碍高校发展和创新的主要障碍,高校去行政化的实质在于去“官本位”,高校去行政化是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举措,高校去行政化就是恢复高校的自治性与学术权威的至上性,本文主要从高校行政化产生的消极因素来探讨去行政化的难点和改革出路.  相似文献   

2.
宋晓琪 《管理观察》2020,(3):127-129
我国高校行政化问题有两种表现形式: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外部行政化是从高校和政府的关系而言,内部行政化则是针对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而言。高校行政化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如传统“官本位”思想和集权型政府管理体制,因而在探究其形成原因时不能忽略历史文化因素;接着再考虑客观现实原因和学者的主观功利心;最后分别从树立理念和改革制度两条线索出发,为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尽管高校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壮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渐渐地,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助长了学术腐败现象、损害高校声誉、严重地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高校去行政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文章主要从立法、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配套机制和转变政府管理心态等角度来阐述推行高校去行政化。大学去行政化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原因就在于其根源在历史、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的深处,所以高校的去行政化不仅需要决心、思路,也需要耐心。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高校管理中,存在着组织管理权的泛行政化倾向,这导致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面对当前高校管理中的泛行政化,国家和教育部门应进行去行政化改革,这不仅涉及相关教育制度的改革,也涉及教育观念的改变,最终实现高校行政管理和去行政化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校的行政化管理模式背离了高校应有的学术属性和学术功能,已经成为妨碍高校发展和创新的主要障碍,高校去行政化的实质在于去"官本位",高校去行政化是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举措,高校去行政化就是恢复高校的自治性与学术权威的至上性,高校去行政化的制度设计要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6.
于潞野 《企业导报》2014,(16):175-176
本文以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高等学校行政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弊端,通过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高等学校去"行政化"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倡导高等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合理改变,重新分权,以及外部相关部门及利益群体的有效监督,最终达到去行政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陈晶  陈涛 《中外企业家》2012,(23):142-143
在对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去行政化的背景,即"官本位"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高度集中的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的延伸、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及现代化的大学管理复杂的事务增多的影响,并探讨了高校去行政化的原因,以期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行政化管理存在的弊端,并探讨了去行政化必然要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包括政府放权、校长和管理团队职业化、教授治学、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9.
目前"去行政化"有"官本位"现象严重,改革牵涉诸多利益者的利益等困境。实行校长遴选制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是"去行政化"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
陈文辉《对发展企业集团中行政化倾向的思考》。在人们探求“翻牌公司”的由来及弊端的问题,这篇文章提供了言之有理的说明。作者指出: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必要的,但干预又应是有限制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高校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的"去行政化",以此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制度保障。高校行政管理水平是衡量高校整体素质的关键因素,在深化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关键时期,优化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优化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探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起,我国高等学校的行政化问题就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我国高等学校行政化的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等级设置行政化、高等学校机构设置行政化、高等学校管理和运行行政化和高等学校行政决策权力独大。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后果甚为严重。要解决高等学校行政化这一问题,必须增强高等学校管理的自主权;学术、行政分而治之;改革校长选拔制度、落实民主与法治精神;建立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志愿服务是随着公共事业组织的独立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受我国国情和改革的进程的影响,在志愿服务中产生了行政化的问题.它不仅对志愿服务本身是一种损害,同时对整个公共事业组织的建设发展也极为不利,因此本文对志愿者服务行政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行政”与“自治”是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一对基本关系,也是基层治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城市社区承担着“基层行政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双重职能,行政事务冗余而自治功能弱化。“去行政化”强调“行政”与“自治”的二元分治,其在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实践过程中面临社区居委会困境和社区自治建构困境。着眼于基层治理现代化与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双重目标,城市社区减负的方向应是治理主体资源的最优分配和治理功能的实现,进而推动“行政”与“自治”的互促共生。赋能社区居委会和联结社区多元主体需要国家行政权的适当介入,故提出“契合行政”理念,认为应从主体、功能、利益三个维度推动行政力量与自治力量契合,从而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大国治理的根基在基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居委会的建设情况已经成为衡量治理能力、民主法治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城市中社区居委会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自治性”,代表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另一方面是“行政性”,表现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单向度。我国社区居委会工作由于传统体制影响等原因呈现出行政化态势,这种行政化倾向会直接影响居民自治和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行政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学行政化催生了大学组织成员所特有的组织政治行为、组织政治认知(知觉)、组织政治技能。我国大学中的组织政治行为集中表现为“名实分离”的特征;组织政治认知表现为大学中普遍存在的印象管理、圈子意识、边缘感;组织政治技能表现为大学的沉默、行政与学术互为资本、关系运作。为此,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一是高校资源分配的主体,即如何把提供资源与分配资源这两个相连环节适当分开;二是高校资源分配制度的再完善,包括分配原则、制度设计、信息公开等方面的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18.
高校在去行政化后,将成为一种独特的市场主体,取得相应独立的"法人"资格,去行政化后的高校,将面对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命题,生存与发展来源于对各种风险的思考与应对,本文结合我国高校现状,着重探讨了高校面对资金风险、道德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的来源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工会是群众组织,工会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是群众赋予的,按照《工会法》、《工会章程》等法规依据依法履职,为群众服务。强烈的行政化、机关化工作手段和作风,是脱离职工群众的表现。要让工会回归群众组织的本源,缔造职工之家、和谐贴心之家,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内外齐心,上下努力,更需要工会机关工作人员转变思想,改进作风。  相似文献   

20.
当前,持续深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除了积极的效果之外,这轮政策也存在着行政化倾向、重需求而轻供给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