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朋友突然病倒,这让刚到昆明不久的小王顿感措手不及。到哪家医院才能找到最需要的医生?情急之下,小王百度了一下,点开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网站,很快就通过这家西南名院的预约挂号服务流程找到了合适的科室和医生,  相似文献   

2.
生活之友     
《乡镇论坛》2009,(25):45-46
10月起三级医院开展实名预约挂号 国家卫生部近日下发《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并就此征求意见。《意见》要求,2009年10月开始,所有三级医院都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根据《意见》要求,公立医院不得擅自提高预约收费标准;推广实名制,不得与中介合作开展此项收费服务;并要按制度规范专家出诊;预约挂号的患者安排优先就诊。  相似文献   

3.
服务     
《新远见》2013,(10):24
北京预约挂号平台升级5月12日,北京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悄然升级。市民不仅可按医院预约挂号,而且还新增按不同疾病、不同科室预约挂号。此外,平台新开"个人中心",用户可了解预约以及爽约记录等,同时能查询停诊信息。据了解,该平台平均每天放号总量超过10万个。  相似文献   

4.
王凡 《管理观察》2018,(29):186-187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到来,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人们医疗意识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到医院看病就医使用挂号服务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传统的医院窗口预约挂号显然不能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医院适时推出了医院挂号APP。APP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医院窗口预约挂号的压力,更给患者就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在APP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解决。本文主要对医院挂号APP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医院工作效率的提高,帮助患者更好的解决就医问题。  相似文献   

5.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升诊间预约挂号使用的应用,由门诊部组织成立督导小组,全覆盖式地下临床对医生开展一对一的督导,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解决和反馈,效果显著。经过下临床督导和持续改进措施,诊间预约就诊人次由164人次/天提升至207人次/天,增长了26.2%;预约就诊人次由2568人次/天提升至2846人次/天,增长了10.8%。经过持续改进措施的实施,诊间预约挂号和预约挂号的使用情况均有所上升,进一步方便了患者。  相似文献   

6.
五年的耕耘结出丰厚的果实。2010年6月12日下午14时,中国导医网迎来了五周年庆典。2009年8月,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问题、改善医院系统服务功能,卫生部决定在公立医院率先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作为全国最大的预约挂号系统平台运营商及相关高新技术研发企业——东亚医讯,无疑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集约挂号正如城市的120指挥中心一样,依靠高新技术网络服务平台,大力推行预约诊疗服务,有利于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利用,避免患者走冤枉路,为群众就医看病节约了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7.
体制治了谁?     
前些日子孩子生病,去医院挂号化验透视彩超会诊开药扎针,一路下来千元。我“有意”和医生商量可否用我的医保卡来缴费?医生为难地告诉我不行。孩子可以花家长们的钱,但不能“有意”用家长们的医疗卡,因为孩子们不是体制内的人。  相似文献   

8.
林蕴 《管理观察》2017,(13):176-179
本文分析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内科预约挂号率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我院门诊内科2016年6月的有预约经历的候诊患者500例,作为改善前的分组;另选2016年6月份我院门诊内科有预约经历的候诊患者500例,作为改善后的分组。我院门诊内科预约挂号率从改善前的15.74%提升至改善后的25.77%,提升幅度达6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门诊内科预约挂号率,从而使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工作主动性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姚秀萍  张子荣 《价值工程》2012,31(35):176-178
针对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流量大,存在排队管理中无序,医生诊室纷乱,病人的心理焦虑有压力,医生看病环境差,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等问题,医院上线了门诊排队叫号系统,实行病人挂号直接到医生,病人在候诊大厅等待语音广播叫号等,很好地解决病人在看病时拥挤和等候现象。改善了医院门诊就医环境,减小了病人因环境造成烦燥情绪和医生因环境恶劣造成的工作压力,实现了医院管理的人性化,提高了医院数字化,从而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医院信息化网络的建设改进与普及推广,首先需要突破固有观念、传统习惯,逐步达成随走随做的职业境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暨南大学附一院")的信息化建设开展了十余年,发展至今,信息化系统从最开始的财务核算升级为患者求医挂号直至最终支付系统,已然形成了一个基本完备的信息化网络。移动技术在医院主要应用于几大领域。一是移动医生工作站,二是移动护理工作站,三是移动会诊工作站,还有移动办  相似文献   

11.
李穆  四海 《英才》2006,(12):100-101
不是简单的“预约挂号”,也并非医疗机构常规的“VIP ASSISTANT”,爱康之于互联圳,健康管理之于中国,依然是一项新兴的产业。  相似文献   

12.
医院智能自助服务终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智能自助服务系统是针对目前医院"三长一短"、"挂号难"等普遍现象,结合国家严厉打击"号贩子"、"医托"的执法行为为指导而设计的。本系统旨在简化挂号流程和增加挂号效率、抑制非法倒号以及精简人员、促进一人多职的用人制度等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总结和发现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继实现就医流程优化后,打造全国性分级就医服务平台成为近期目标。挂号网创建于2010年,建立初期主要为中国数百家医院提供医疗诊疗服务。从2013年开始,挂号网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始协助医院实现就医流程优化。在上述两项工作的基础之上,挂号网逐步在建立一个全国性分级就医的服务形态。截至目前,它已为全国23个省、950多家医院、超过12万专家提供在线挂号服务。在协助医院做流程优化时,廖杰远认为最困难的事情是内外网的数据交付。为此,挂号网  相似文献   

14.
有位中国医生到美国进修,因胸闷头晕,想做一个B超和CT。于是,他先预约了心内科医生。可医生认为不需要检查,让他做深呼吸锻炼,观察一段时间再说。他又预约了神经科医生,告诉医生想做检查,可医生还是不同意,又建议他做颈部锻炼。于是,他感慨道:在美国,想做检查太难了!然而,中国则大不同“,滥检查”、“大处方”成为普遍现象。在很多医院,本来拍个X光片就能诊断清楚,医生非要你做CT、核磁共振;本来青霉素能解决问题,医生却要用最贵的头孢类抗生素;这家医院做了检查,那家医院偏偏不认,非要重来一遍。这些过度医疗行为,既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也浪费了国家的财富。穷国为何“富看病”  相似文献   

15.
门诊“四长一短”问题,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一种顽疾,各家医院也都对这一现象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如在各楼层增加挂号、收费窗口、增加药房、增加出诊医生等,这些措施确实起到了分流患者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门诊“四长一短”的问题,但这些措施只适合于空间和人员充足的医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传统医院预约系统问题的基础上,并且结合了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医院构建了一套综合性较高的检查预约平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做法以及最终的效果。作者将在文中指出高效的检查预约平台是优化医院检查环节、缩短患者就诊时间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我们应该注重医院检查预约平台的综合管理,同时制定相应的培训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7,(34):176-177
医院挂号窗口排队问题日益严峻,本文对南京某医院挂号排队系统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研采集了患者到达时间间隔和各窗口服务时间的数据,利用MATALAB拟合数据分布,使用Flexsim建立挂号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结合仿真结果提出改善方案,将现有的3个窗口增加为4个,使患者平均等待时间减少430秒,排队时间降低69%。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分析了基于医院专属手机APP辅助医疗健康服务的功能与应用,通过该应用促进医疗健康服务水平,使就医者享受全方位的医疗健康服务,转变就诊习惯,减少挂号、候诊、取诊断报告的时间成本,使就医者与医生之间交流更加充分,合理分配优质医疗资源,同时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服务就医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择业导航     
有意者请将本人近照、有关资料及能力证明材料,挂号寄到本社总编室,未经本社预约,谢绝登门面见。  相似文献   

20.
沈军  胡晓锋  孙丽雅 《价值工程》2010,29(34):192-193
《基于ASP.NET的实验室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采用ASP.NET开发的一个开放实验室预约系统。该系统是针对目前实验室传统预约方法管理效率低下等缺点,以简单而直观的预约界面来实现网上实验室预约的功能。最后通过调试、完善该系统,基本实现了高校实验室预约管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