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对贫困地区工作的宏观策略已经从单纯救济、援助转向经济开发,实践表明这种转移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对微观执行基础的选择和扶植上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结果出现了现实中自相矛盾的现象,即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宏观策略与执行这一策略的微观基础不协调,使得国家对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措施在执行中变形、扭曲,降低了开发效益。 目前直接把贫困户作为整个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微观执行基础至少有两个弊端,一是抑制了勤劳能干农民的积极性,因为勤劳一些的,年收入达到  相似文献   

2.
贫困地区“以资源为导向”的开发思路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使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沉重;无助于环境人口承载力的提高;限制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升级;造成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低层次循环,妨碍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促进贫困地区开发导向由资源向市场的转化,需要采取制度创新、产业求新和经济环境更新对策。  相似文献   

3.
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经过数年努力,已从初步解决温饱开始转入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的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科技为先导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步入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贫困地区能否抗御支柱产业发展中的经济风险?怎样形成支柱产业的风险保障机制?这已成为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英山县近年来扶贫和经济开发的实践,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贫困地区由于封闭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单一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传统的社会结构形成了素质低下的人口和落后的社会基础环境,素质低下的劳动力无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这些相互依赖和牵制的因素,环环相扣循环周转,贫困地区要想大规模的跳跃发展是不现实的。因此,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产业选择,建立科学的产业开发目标和开发时序,经济要素的投入和政策的输入要贯彻循序渐进的方针。  相似文献   

5.
论文以巴西、印度及泰国的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战略及相应的开发政策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两种战略产生的背景和开发政策实施过程的分析,揭示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一般规律。一、贫困的概念及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现状。二、基本需求开发战略。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先后选择了这一战略,“绿色革命”是其核心内容。它对解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却未能解决  相似文献   

6.
我国许多贫困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自然资源的丰富,被称为“贫困的富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却仍然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被称为“富饶的贫困”。显然,贫困地区要走出贫困,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对本身拥有的潜在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从资源的富饶变为经济的富饶。贫困地区进行资源开发的途径是很多的,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积累的经验,以  相似文献   

7.
农村产业基地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产生的新事物。重视和加强农业产业基地的研究和建设,对于充分发展它在区域经济开发中的作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农村产业基地的内涵、在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开发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建设问题3个方面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九五”期间,我省扶贫开发面临着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稳定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为贫困地区群众建立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实现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致富,为下个世纪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奠定稳定扎实基础的艰巨任务。如何紧紧抓住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机遇,在继续加强贫困地区基本农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资源,面向市场,增加效益的方针,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贫困地区支柱产业开发的经济格局,依托支柱产业开发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经学会山区和贫困地区开发专业委员会1993年7月9组织召开了《市场经济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杨钟同志、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延年同志以及来自国务院开发办、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民政部、国家科委、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大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扶贫工作及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发言可归纳为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84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由于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贫困地区解决温饱不稳定。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文化教育落后,人口增长过快等原因,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任务还相当艰巨。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又面临一些新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1.
1986年7月26日至8月4日,由中国农经学会、全国政协农业组、宁夏回族自治区及甘肃省等四单位联合组织,在宁夏固原和甘肃定西召开了“全国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开发学术论讨会”。会议就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开发有关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建国三十多年来,国家用于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扶贫资金是可观的。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资金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效益,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依然在困挠着我们。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国家扶贫资助方式作一总结,以有效地发挥国家的扶助功能,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七五”期间,国家每年以大约40亿元的资金对全国贫困地区进行投资与开发。近5年来,共约以200亿元巨额资金集中注入,这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生态系统的改善等都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力,从而促进了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技扶贫,是要用先进成熟的现代科技和切合实际的科技管理方法,促进贫困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这有赖于加强对科技扶贫工作的强有力领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村技术市场的精心培育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陈卫洪  漆雁斌 《林业经济》2012,(11):98-101,121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喀斯特贫困地区的生态建设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着重要的作用。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面广,尤其在贫困地区集中连片分布,贫困人口多、程度深,森林资源富集与贫困集中度之间的矛盾突出。根据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分析了贵州喀斯特贫困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并据此提出加强生态建设、开发林业产业、增加林农补贴等建议,以期促进贵州喀斯特贫困地区的生态建设和林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贫困农场科学发展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解决贫困地区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解决贫困地区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黑龙江垦区历经60年开发建设,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建成了我国最大的  相似文献   

17.
陕、甘、川、鄂、豫五省农业区划办公室、负责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工作部门: 现将《秦巴山区农村经济开发规划研究课题组协调会议纪要》转发你们,请认真落实。 秦巴山区是待进一步开发的贫困山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合理开发这一地区的资源,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解决温饱问题和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开展该地区农村经济开发规划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在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中,尽管存在自然资源相对丰裕的优势,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分工不发达,单一的自然经济格局把农村经济活动禁锢在一个极为狭小的范围内,限制着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扩大再生产的可能。因此,贫困地区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贫困地区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当我们进行全国性比较时,贫困地区今后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将与经济发达地区大不相同。强调贫困地区政府的经济行为,实际上是强调政府经济行为在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上的决定作用。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我国贫困地区政府经济行为以及行为转化模式作一初步探讨。一政府经济行为,是指政府在经济环境变化时所做出的一系列反应以及政府控制、管理和指导本地经济发展的能力。贫困地区治穷致富,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政府经济行为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是全球性难题.消除贫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扶贫开发中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了中国贫困地区的分布特征.指出“系统开发、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并从社会、经济、生态3个方面提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