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工业管理》2007,(11):61-61
航天发射技术及特种车事业部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直属的国有经营实体,以航天发射技术为依托,管理和运营特种车和地面设备相关资源。特种车事业部设有总部、研发设计、总装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欧空局(ESA)在“阿里安”(Arian)系列火箭发射及研制运作等方面的经验,以改进我国现有火箭发射技术,并为我国新型火箭发射场建设提供借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01年夏天组团前往法属圭亚那,考察库鲁航天发射中心。代表团一行10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任团长。笔者受国防科工委委派,随团参加了此次考察。  相似文献   

3.
<正>航天发射场作为实施航天发射任务的重要依托,为运载火箭或载荷航天器提供了全过程组织、测试以及燃料加注、塔勤设施保障等重要条件。历年来,航天发射场以适应性及可靠性为牵引,进行了多次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随之而来的是技术资料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膨胀增长,但由于目前航天发射场设备技术资料缺少统一的规划和标准要求,导致了这些技术资料来源不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质量良莠不齐,不利于统一管理,严重降低了航天发射任务的保障效率。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WWW.satelliteonthenet.co.uk网站报道,2011年全球共进行了84次航天发射,其中6次发射失利(俄罗斯4次,美国和中国各1次)。2011年共有18次商业通信卫星或搭载商业通信卫星发射。俄罗斯在2011年为发射火箭次数最多的国家,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及本土共发射了30次,另外海射公司于2011年9月在太平洋海上平台发射了1次。  相似文献   

5.
正固体运载火箭具有高性能、强生存、快反应的特点,可大幅提升我国快速进入空间和有效利用空间的能力,是我国航天运输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里程碑。我国某固体运载火箭是为满足用户应急发射和快速发射需求而立项研制,目前已投入使用。发射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是保证固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50年的发展历程,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秉承为我国火箭导弹的腾飞、卫星飞船的发射提供坚强有力、优质可靠动力的坚定信念,经历了从仿制到自行设计、独立自主研制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历程,走过了一条从北京到秦岭再到古城西安的创业发展之路,这是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之路,这是一条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自主创新、持续发展之路。发展航天,动力先行。作为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心脏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承担着为航天活动提供动力的核心工作,标志着一个国家航天技术发达程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始终走在发…  相似文献   

7.
《航天工业管理》2009,(1):43-43
据俄罗斯Russianspaceweb网站报道,俄罗斯航天局2008年12月18日宣布,将在2009年从拜科努尔和普列谢茨航天中心进行39次航天发射。发射将包括Glonass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数个商业发射项目。2009年,国际空间站成员将从3名增加到6名,俄罗斯将从拜科努尔发射4艘“联盟”载人飞船和5艘“进步”货运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4月28日,一枚俄罗斯Soyuz 2-1a运载火箭在东方发射场成功将一颗MVL-300科学卫星和2颗微小卫星发射升空,这是东方发射场首次进行航天发射,俄总统普京亲临发射场观看了这次发射。这是2016年在此安排的惟一一次发射,2017年将有一颗俄政府的卫星在这里发射。此外还有一网公司订购的21次Soyuz火箭  相似文献   

9.
2011年,俄罗斯一共遭受了5次航天事故,其中发射失败4次,如果算上2010年12月“质子”-M火箭未能将3颗“格洛纳斯”-M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事故,俄罗斯已在13个月内发生了6次航天事故,损失巨大。在巨大的压力下,俄罗斯于2011年12月28日使用“联盟”运载火箭成功发射6颗美国Globalstar-2卫星,完成了2011年的最后一次发射。  相似文献   

10.
据Spacetoday网站2011年12月18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官员表示,印度“十二五”期间(2012-2017年并计划执行45—50次航天发射任务。在“十一五”计划(2007~2011年)中,印度曾提出执行30次发射的目标,但其最终只进行了14次发射。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航天网报道,2008年是航天发展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中,不仅有世界上最大功率伽马射线望远镜的发射、国际空间站最大的实验舱升空、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还有美国首名第二代太空游客的产生。美国航天网评选出的2008年十大航天活动包括:  相似文献   

12.
从卫星发射到载人航天,每一次飞行任务的成功都离不开航天火工品。航天型号配套火工品是航天飞行器的特殊套件,其应用广泛、结构复杂、功能特殊,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在航天型号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自建立以来,对航天火工品就一直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但随着型号高密度发射及研制任务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航天发射失败往往是多方面复杂因素引起的。由于不能在实际飞行条件下进行测试,有时在真正飞行时发现硬件经历的环境与设想的环境条件不同,从而使设计达不到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航天动力系统是航天装备的“心脏”,是太空活动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保障,航天动力技术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进出空间、探索空间、利用空间的能力,能否拥有国际领先、成熟可靠的航天液体动力技术,发展性能先进、自主可控的航天液体动力产品,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尚缺少规范的、能够对航天液体动力技术发展水平进行科学、量化评价的方法,随着我国建设航天强国脚步的加快,型号任务的不断增加和型号需求的不断扩充,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要素完善的航天液体动力技术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航天工业管理》2011,(9):36-37
2011年,中国航天迎来高强密度发射期,预计共有20多颗卫星及航天器升空。在2011年余下的近5个月中还将继续进行高强度的航天发射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在航天企业的管理活动中经常会提到"技术管理"一词,技术管理工作对支撑航天企业完成产品研制任务、提高核心能力、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及支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深入技术管理具体工作时,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又使管理者们深感迷茫,特别是在涉及多个项目之间共性技术统筹、新技术发展方向以及新技术跨领域应用等重大技术管理事项决策时,往往较难找到科学有效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将所属各事业部定位为相对独立的可面向市场的非法人经营实体,实行适当授权经营管理(即对各事业部下达年度指令性科研生产任务、内部收入、内部结余等指标),并对各事业部的科研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加以考核。财务内部结算收入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8.
关于航天电子元器件技术工作的思考与建议谭邦治(航天经济研究中心)航天电子元器件技术包括的范围是相当广的。本文所述及的航天电子元器件技术是指除微电子技术以外的电子元器件技术。1顾既往,成绩卓著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电子元器件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创新,孕育奇迹 世界航天业有一组数据令人震惊:在引发航天发射故障的原因中,有38.5%是由火箭发动机造成的.由此可见,被称为火箭“心脏”的发动机系统,对每一次航天发射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航天工业管理》2010,(10):48-48,F0003
<正>2010年10月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远在万里之外的桂林航天人无不为之欢呼雀跃。这是中国的骄傲,更是桂林航天人的骄傲。因为"嫦娥"二号卫星及"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上继电器等三大类电子元器件有85%为"桂林制造",而且这些电子元器件大部分用在关键部位,贯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