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留有余地"与"疑罪从无"是什幺关系,这两类案件有无区别,有何区别,本文谈的是被司法实际部门的同志称为"长期困扰"他们的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躲猫猫”和“周至尊”成了社会上的热门词汇后.互联网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游离了虚拟概念。之前,冲天的“网络民意”已经撬开了权力的铁板,不但使“深圳高官”林嘉祥原形毕露,还使“九五至尊”的周久耕身败名裂,而在今年洛阳市“两会”上,4位网友被推举为该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至此.中国的“网民”开始呈现出公民身份,真实踏上了“问政”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孙涤 《新财经》2002,(11):12-12
2002年9月11日召开的全国反洗钱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反洗钱及反恐怖融资行动正式启动.会议印发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并将在央行成立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人行省级分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行和省级分行、以及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行设立专门的反洗钱部门.  相似文献   

4.
<焦点访谈>曝光"远华大案",里面有两句话发人深醒.一句是逃亡国外的赖昌星说的:"不怕当官的,就怕当官的没爱好."  相似文献   

5.
人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有意还是无意,总在不断地与周围的人和事进行着比较.其内容既涉及仕途政治、学识文化、经济条件、子女状况等诸多事项,也囊括吃喝穿戴、居住条件、家具摆设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比来比去,其结论无非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既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据了解,省委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作为全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个主题,是我省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根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西部强省”目标提出的活动载体。经过实践检验和丰富后,上升为“十二五”主题,也就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  相似文献   

7.
云月 《改革与战略》2005,(6):99-102
“一分为二”和“一分为三”普遍存在。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能达到某种平衡或和谐,亦称大自然的和谐。但这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一个稳定、向上的和谐社会,其必要条件是信仰、法制和道德等三个方面的和谐共处。信仰是基础,法制是保障,道德是完善。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事件让我们开始不得不重视这样一种现象:一些青少年由于家庭疏于管理,成为城市胡同里的灰色力量,平时他们也就上上网打打游戏,或小有不良行为与嗜好,一旦与学校里的学生发生纠葛,事情就会复杂化,灰色力量就会转化成黑色力量。  相似文献   

9.
刘尚希 《浙江经济》2004,(16):25-25
当前的许多问题是宏观管理不到位所致。不是宏观调控所能解决的。正是政府的宏观管理长期不健全.才有了今天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 ,是评价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善与恶 ,正义与非正义 ,荣与耻 ,公正与偏私的观点、原则和规范的总称。而法是统治阶级将其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所实施的是社会主义的法 ,它反映着建立、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意志。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社会主义道德 ,…  相似文献   

11.
上海一家媒体报道,目前,专门矫正动物生活习惯的宠物培训机构正在申城悄悄兴起,已有不少市民不惜花上三四千元,把自家的狗送进宠物学校“上课“.报道还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拥有70万条宠物犬.从事宠物医疗、美容、护理、保健等的企业超过100家.……  相似文献   

12.
"说"新闻在实践中是可行的,但并不代表所有新闻节目都一律要去"说",还应依据新闻的内容、播出的时段、收视(听)对象的需求来定.本文从"播"新闻与"说"新闻各自的特点、不同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特别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中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发展不平衡,历史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城乡之问的差距不断扩大.城乡矛盾日益尖锐。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历史机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是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阐述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问题时强调,发展要有新思路,体制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这是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客观现实要求的深刻反映和高度概括,充分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的政治品质,规定了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巨大变迁之中。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理论认识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可以说,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是我国整个社会发展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15.
施锐 《理论观察》2006,1(5):43-44
既是生物研究者又是艺术理论家的德国诗人歌德提出的“原诗”论与其关于植物变形的“形态学”理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歌德首创的“形态学”一词,探讨了植物的个别部分在从一个形态向另一个形态转化的发育及其变化的规律,其所谓“原诗”是指假想中文学存在的一种最简单、最朴素、最低级也最本质的一种初始画面。“原诗”论与歌德晚年提出的“世界文学”观念遥相呼应,构成歌德整个文艺理论体系中玄想与实证杂糅相间的恢宏景观。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公务员的廉洁问题,是依靠高薪"养廉"还是依靠法制"治廉",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其实,对于杜绝官吏的贪污腐化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吏治上的一大难题,而且也在养廉与治廉上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古人大多以"养廉"为本,认为贪官要贪的是钱财,"药方"自然该开在俸禄上。等到发现仅仅增加俸禄仍不足以养廉时,才急于在治廉上想办法,并没有真正把以法治廉作为治本之策。据史料记载,公元5世纪,中国北魏就曾有过"以酬廉吏"的尝试,明代也提出过"量增官俸"的政策。目的都是要"养廉",通过"养"促使官吏能够奉公守法。  相似文献   

17.
"短陌"与"省陌"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短陌”一语指钱币支付时“陌内欠钱”,不足法定的百文之数,但有三种不同的性质,须视实际场合而定。由于其内涵与性质的不确定性,唐宋通常不作为官方用语使用。宋人开始使用的“省陌”一语,指的是经由中央统一规定的一种“短陌”形式,其史实始于唐穆宗长庆元年的官定“垫陌”,而非五代后汉。宋人是否常以“省钱”一语指代“省陌钱”,还有待论证。  相似文献   

18.
分别就《巴塞尔公约》、日本和我国对“废物”定义进行了分析,建议将“waste”翻译为“废弃物”,用“refuse”指代“废物”或“垃圾”;明确了“再生原料”(secondary materials)在不同场合的不同称谓——“再生原料”、“可以作为原料的废物”和“可循环资源(recyclable resources)”。根据“废弃物(waste)”的性质将其划分为“再生原料(secondary materials)”和“废物(refuse)”。对再生原料要进行回收再生循环操作,使其成为再生材料,最后流入市场;对于“废物(refuse)”,则按照环境法规,最终将其以填埋、焚烧等方式回归到自然环境中。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美元不断贬值,美国为了本国的利益,实施了第二次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我国经济良好的基本面,成了国际大量闲置短期资本的目标国。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较高、国家又逆势加息的环境下,应加强对热钱的防范。  相似文献   

20.
王幸平 《理论观察》2007,1(4):60-62
孔子的"仁者,人也"思想,为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本价值旨向。由血缘所形成的家庭是个人走向社会的过渡环节,家庭既有社会性的因素又有个人的形成内容,因此便具有外部社会和内在个体的双重特点。而基于家庭与社会所具有的"同构性"使得由个人所形成的内在道德品质不但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更为复杂和扩大的社会视域中具有同样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所具有的"异质性",使得在儒家道德伦理体系中,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即"修己"与"安人";"内圣"与"外王"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