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首先介绍了商事登记的概念、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他国家在商事登记问题的立法进行比较,最后着重论述了我国的商事登记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2.
自2000年后,我国由经济庭审判制度改为大民事审判制度,关于商事法庭建立与否的争论从未停歇.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商事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变化对于商事审判制度的要求也在提升.而改革后的商事审判格局在现有的国家经济制度下有何缺陷,又将如何改进.文章将通过对国外的商事审判组织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把握,主要从商事法院的法国入手,厘清商事审判组织的优势与特色,结合实际国情,找到我国商事审判组织设置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楚静 《特区经济》2007,224(9):236-237
商事登记法律制度是我国商法的重要内容。成长并羽翼渐丰于由计划经济到有计划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变革的历史进程的中国商事登记制度,生成环境的不成熟和摸索前行,注定了其漏弊丛生。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催迫着我国的商事登记立法从支离破碎、多轨并行转向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李莉 《特区经济》2011,(11):119-121
越南商事仲裁法在2010年进行了修改。与2003年的仲裁法相比,越南2010年仲裁法在仲裁管辖范围、仲裁员制度、仲裁协议、仲裁程序、司法支持和监督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改变。最后给有意前往越南经商的中国企业和自然人提供仲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目标,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1]近几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也不断出台文件,鼓励建立健全各类的调解制度。2009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就明确了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工作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做好诉讼与非诉讼渠道的相互衔接。研究新型的调解制度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商事案件有别于传统的民事纠纷具有专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在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基层法院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可以探索的工作方式之一就是利用我国丰富的调解经验,针对商事纠纷的特点,探索一种适合解决商事纠纷的、与司法制度相衔接的调解机制。以司法的公信力和强制性对调解工作进行引导、监督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