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严鹏 《中国农史》2013,(1):34-43
抗战前中国的农机制造业呈现出向前发展的态势,只是在1930年代遇到较大阻力。作为市场导向型产业,在农村市场因购买力而偏好低技术产品的诱导下,农机企业选择了简易化的发展战略,由此带来行业的去规模化与去中心化。农机制造业的演化路径符合农村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在局部地域实现了城市新兴重工业与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也对一些农产加工行业起到了技术辐射作用,但总体而言积极效应有限。  相似文献   

2.
2011年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第一个产业政策——《农机工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ABJ模型,以营业收入代替业务量衡量,以营业成本代替成本衡量,选取2014~2017年总共215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传统制造业成本粘性与现代制造业成本粘性的差异。实证分析得出:不同制造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有差异,且现代制造业成本粘性比传统制造业更高。  相似文献   

4.
上海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向人口稠密、依托良港、交易便利的大都市集中,并成为地区或国家竞争力的代表,是人均GDP5000美元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2002上海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在人均GDP5000美元迈向8000美元的阶段,依据国际经验,上海应该继续发挥制造业优势。但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上海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选择地发展制造业。本文在波士顿矩阵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上海制造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期间,我省规划了100个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其中包括投资十多亿元、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大项目,如大型飞机工程、重型商用车、中钢西重整体搬迁、比亚迪轿车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带动我省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高速增长(分别增长58.9%和44.8%),促进了我省装备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效益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6.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经济增长的动力、产业升级的手段和国家安全的保障,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是衡量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探索加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方法,把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放到全国的大环境中,找出不足和差距,对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进行科学定位和优势、劣势分析,对于提高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全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造业发展的程度,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反映该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我国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工业制成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国际大市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在进行SWOT分析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对于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和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12月3日至5日,2014年全国农机工业工作会议暨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第五届第四次理事会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业厅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农机企业、农机科研单位、农机管理部门等方面的代表共400多人参加会议,是历年来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次农机工业协会年会。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将农机装备制造纳入国家重点发展行业。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研发高端农机装备,提升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随着上海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推进智能农机制造业转型发展成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作用。一、上海农机工业具有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上海必须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从世界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中寻找并抓住机遇,进一步优化发展制造业。在历史上,全球制造业基地曾发生过四次大的转移。目前,第五次全球制造业基地转移正在进行之中。由于发达国家的成本压力上升,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发展和增长前景看好,全球各行各业的制造业基地已逐渐向亚洲转移。必须看  相似文献   

11.
伴随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已成为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展开研究,从产业集群低、自主创新能力差、商业模式单一等方面系统分析制约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加快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策略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及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30日,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青岛开幕。2019国际农机展以"机械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展览面积超过20万m2,中外展商2 100余家,高端论坛及专题活动30余场,预计专业观众达20.5万人次。2019国际农机展为观众提供了国际化和全球性的农机商贸与品牌传播平台、农机信息集聚  相似文献   

13.
美国制造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飞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美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服务产品生产行业,但制造业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到了2000年,制造业仍然占GDP的17.27%。从1991年到2000年,制造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80%,高于GDP年平均增长率3.25%,接近于服务产品生产行业年平均增长率4.03%。更重要的是,从1997年到2000年,制造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重庆作为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先进制造业离不开为其服务的现代物流业的支撑。现阶段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还存在观念落后、物流能力不足、联动中的文化冲突等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准确把握有利于促进重庆制造业释放物流需求,提高面向制造业的服务能力,最终达到联动双赢。  相似文献   

15.
芜湖市是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并不协调。本文从芜湖市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出发,指出联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提出芜湖市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指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存在的障碍,并提出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地区间产业关联与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波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地区间产业关联分析模型评估了东北地区各产业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化学工业、金属制造业、非金属矿制品业、机械制造业和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部门的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较大,对自身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是振兴东北的关键产业。而农业、食品工业、商贸运输业和服务业等部门具有较强的国内生产总值波及能力,亦不容忽视。此外,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还通过地区间产业联系而有助于北部沿海、中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FDI技术溢出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选取中国2012—2021年17个制造业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FDI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FDI提升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同动机的FDI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较于市场导向型FDI,出口导向型FDI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FDI对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其影响强度依次表现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最强,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次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最弱;FDI带来技术外溢的同时,能够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加快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实状况的探讨,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小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内部管理体较为庞大,因此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制造业内控制度构建重要性及其内涵基础上,对企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施措施,以期为中小制造业企业提升整体内控制度建设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