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创业企业正逐渐成为技术和创新时代的主角。创业企业的创业资本不仅带来了资金支持和增值服务,也引起了企业权力结构的调整,并对企业的治理结构产生必然影响,导致创业企业控制权问题的出现。本文在梳理了企业控制权相关文献后,以最近上市的京东为例,提出了创业企业的控制权问题主要是对于控制权的理解和控制权制度的设计,基于此为创业企业控制权制度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为背景,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剖析了家族企业治理转型过程中因创业家族控制权让渡而引发的控制权私利及其诱发机理,并进一步构建模型揭示了投资者权益司法保护制度和经理人诚信与声誉机制两类制度因素对经理人控制权私利行动和创始家族控制权让渡决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无论是权益司法保护,还是市场声誉机制都对经理人控制权私利行动产生显著约束,进而对创始家族控制权让渡和家族企业治理转型进程产生影响,即司法保护制度和经理人市场越发达,创始家族向职业经理人让渡的企业控制权越多,家族企业治理转型进程越顺利。  相似文献   

3.
李小军 《财贸研究》2007,18(6):90-93
将控制权收益引入Myers-Majluf模型中,本文建立了一个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模型。模型预测,由于控股股东和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冲突,选择股权融资的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而选择负债融资的企业一般不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收益加剧了企业股权融资偏好和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4.
对于投资者的利益保护的问题来说,公司治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而股权治理又是公司治理的一个关键点。本文以刚刚结束的"宝万控制权之争"为例,发现该公司股权过于分散,大股东控制权相对不足,因此容易导致控制权争夺事件而致使中小投资者利益损失。本文认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应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引入伙伴企业间的交叉持股和引进战略投资者。万科的控制权之争是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的经典案例,此案例的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治理水平的提高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品牌》2020,(3)
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企业应该合理协调包括投融资在内的企业经济财务活动行为来保障包括股权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内的外部投资者的投资权益来实现公司的财务治理。而市场化债转股这种债权转股权的形式对公司来说是否会优化公司的财务治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内容。如果以市场化债转股上市国企的投融资为切入点研究市场化债转股实施的财务治理效应,一方面对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公司的投融资进行了衡量,另一方面为公司财务治理以及公司治理献计献策,具有一定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因而就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就是代理问题,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就是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角度解决现代企业的基本问题。外部治理结构的含义 “公司治理结构” (corporategovernance),国内有“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机  相似文献   

7.
控制权视角下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企业控制权角度出发,研究了内部审计对于公司治理的作用。公司治理是用于调节企业内部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利害关系的契约安排,而内部审计则满足了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需求,以及管理者对经营控制的需求。本文研究表明,内部审计能够为投资者和管理者提供信息、能够促进企业价值的提高以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靳斐 《现代商贸工业》2014,(18):160-161
近年来,扮演着法律外制度的公司治理角色之一的媒体,在约束企业管理者经营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媒体的外部公司治理功能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和讨论。为此,从媒体报道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以及对资本成本影响两个方面来回顾相关研究文献,以进一步理解媒体的外部公司治理作用,也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占文 《现代商业》2012,(35):275-277
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融资方式与公司治理直接相关,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均对企业形成控制权,两者有着不同的控制权形式,共同形成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当前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一个包含结构、机制、过程、制度等多重涵义的丰富体系。本文主要论述了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背景分析,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以及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始终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也是屡禁不止.而我国的中小投资者提供了证券市场上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证券市场长久发展的基石,因此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使其对证券市场充满信心,从而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能够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探讨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经理层融资收购是公司控制权市场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但可以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发挥作用,而且能够影响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运作效率。但是,经理层融资收购在解决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也不是万能的。本文分析了我国实施MBO后新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不完全金融契约理论是研究当契约不完全时,内部经营者/企业家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如何进行契约安排以实现有效融资的理论.该理论虽然自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但在解释各种金融契约的特征、资本结构的内生性以及风险投资融资安排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它提出了控制权相机转移和"胡萝卜加大棒"的控制权配置的基本思想,并将融资活动与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紧密联系起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时公司融资活动的认识.但这一理论仍存在着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理论基础尚存在争议;研究范围较窄等.推进该理论发展的关键在于强化其理论基础,建立起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辽宁上市公司在数量及融资规模上却呈现弱势。这是由于辽宁上市公司资产管理效率低,持续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不足;公司治理水平与效率低,缺乏价值创造的内生动力;投资者关系管理表面化,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要提高辽宁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和公司价值,就应改善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效率;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注重投资者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14.
按照近年兴起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特征,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必须认同和适当保护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公司治理的基本目标.本文提出我国当前完善外部法律制度环境是企业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完善消费者参与的公司治理的内部和外部机制是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行为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某些控股股东在公司申请上市时披露虚假信息,欺瞒广大投资者。在上市后,更是变本加厉,通过关联交易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以上市公司做担保、披露虚假财务信息、控制股利分配和控制权转让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侵害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从上市公司治理、公司外部监管等角度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荣 《商业研究》2003,(22):69-71
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存在着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不对应、占有信息不对称、时间与精力不足和激励不充分等理论上的缺陷;同时在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中,也存在着缺乏法律依据、“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与监事会不相容、人才匮乏以及市场机制不成熟等障碍,因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只能是公司治理的一种辅助机制,并不能完全改善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中不规范的公司治理以及实现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公司在融资发展过程中股权可能被反复稀释,创始人可能最终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为避免控制权旁落他人,他们通常采取特殊的制度安排公司的股权结构,从而决定公司的治理结构。本文在界定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基本含义和对比分析双重股权制度和合伙人制度的基础上,论证合伙人制度的合理性及其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控制权特征影响公司实际控制人决策动机,进而影响其首发股份减持幅度。以2009-2014年上市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实际控制人在首发股份解禁后减持比例与其控制权特征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控制人进行内部交易和减持实现权力变现的行为普遍存在,对中小股东及市场公平性造成一定影响,权力难以得到约束是这一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考虑在治理结构上适当降低两权分离度、股权集中度和终极控制权,外部加强企业信息披露监管。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控制权较高的情况下,实际控制人减持行为、力度与企业业绩并无显著影响,对此类减持行为需要持更理性的态度,客观分析其减持动机;由此也需要认识到,控制权变动是市场调节作用之一,新进入的资本有可能为企业经营带来正面作用,这在控制权过高的企业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理念.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降低企业的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行为,以及企业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好的内部信息的融资方式的选择都会导致偏好负债融资,即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会先选择负债融资,后选择股票融资.而在我国,正好相反,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一现象在实践中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以规范治理.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及信号传递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理念。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降低企业的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行为,以及企业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好的内部信息的融资方式的选择都会导致偏好负债融资,即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会先选择负债融资,后选择股票融资。而在我国,正好相反,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一现象在实践中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以规范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