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对集体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清理村集体家底,规范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笔者从清产核资系统录入的数据着手,以所在地周边街镇录入的数据中查找出来的问题为重点,探索研究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家底不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从而对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湖南省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增加、管理加强、经营多元,但权属不清、效益不高、流失严重的问题比较突出,当务之急是要理顺思路、创新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在探索中不断规范近年来,湖南省各级相关部门着力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监管模式,严格规范处置行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有序推进。一是构建服务平台。各地依托乡镇经管站或财政所建立以村账乡镇代理中心、集  相似文献   

3.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是当前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民生热点问题,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通过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合同不规范、资产资源被无偿占用等问题,收回流失集体资产,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对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强,有力夯实了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但笔者注意到,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规范工作程序、强化工作举措,确保农村集体“家底”安全。  相似文献   

5.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关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农村社区居民得以安身安居和走向富裕的保障。当前,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着较多问题,如“三资”家底不清、产权不明晰、台账登记不全面、民主管理不到位、合同签订不规范和集体利益受损等,甚至有个别地方存在着农村恶势力强占强霸集体资产,致使集体资产不安全和严重流失现象。因此,在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区情复杂,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村改居较多。近年来,该区为破解长期积累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清,使用不明,作用不够、矛盾不断”的难题,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创新试点工作。2006年12月8日,夷陵区在所辖的黄花乡成立了集体资产产权交易所,并成功探索出“村社抓基础,乡镇抓规范,区级抓管理”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命脉,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市对群众普遍关注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台账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资金管理混乱、资产管理无序、资源处置不当、集体投资盲目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交易行为,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集体资产流转全部进场交易,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近日,江苏省扬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农村集体资产流转交易环节操作规范》,明确"前置审核、公告报名、组织交易、公示鉴证、督查问责"五个环节的操作规范,推动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公开、公正、规范开展集体资产流转交易,防止违规暗箱操作,防范农村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安徽省舒城县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创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方式方法,着力提升“三资”监管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建章立制,严格规范管理用制度促规范,县乡两级共同构筑了农村“三资”管理的长效机制。围绕农村“三资”管理、村级“四议两公开”、会计职责、财务公开等重点方面,舒城县前后制定了包括农村集体资金管理、集体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营管理》2001,(8):24-27
自 1993年以来,全国有 14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人大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陆续制定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最近陕西省人大颁布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对农村集体资产的范围、经营、管理、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规范,现刊发,供各地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淮安市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面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家底,明晰集体资产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集体资产管理,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逐步建立起家底清楚、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监督民主、管理规范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 ,各地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一系列指示精神 ,对乡、村集体资产进行了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和产权登记等工作 ,逐步解决了家底不清、产权不明、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各地还积极探索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措施和资产营运的有效形式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 ,必须清醒地看到 :一些地方对集体资产管理责任未真正落实 ;个别乡镇对企业改制的回收资金挪作他用 ;部分地方的乡、村两级负债超越集体的承受能力 ,并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这些问题如不迅速解决 ,必然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 ,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坚持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作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在规范农村财务公开、征地补偿费管理、撤制村队资产处置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全区185个村,农村集体资产总量53.2亿元,其中村级集体资产总量5.4亿元,有100%的村和90%以上的组实行了村(组)财务公开。我们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南京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服务工作紧紧围绕江苏省农林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为契机,主动适应改革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抓好集体资产管理与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产权登记、规章制度等基础性工作,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积极探索资产经营公司、产权证抵押贷款、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新机制等开创性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到2001年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38.4亿元,净资产总额5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  相似文献   

15.
抓好“四个到位”强化资产管理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针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不严、产权不清、流失严重的问题,紧紧抓住统一认识、健全组织、摸清家底、规范管理四个重要环节,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的主要做法是抓好"四个到位":一、抓...  相似文献   

16.
集体经济薄弱的村、社财务管理浅见孙景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财务混乱现象比较突出,部分村、社主要财务指标反映不真实,集体资产流失严重,抑制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诱发和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为有效地保护集体资产、规范农村财务、理顺管理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资产也得到较快积累和增长,从我们对山东省青州市的调查情况,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村集体资产占有和经营形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集体占有、集体经营为主转为部分资产集体所有、有的资产折股到户、股份合作、租赁、拍卖、有的资产被农户长期无偿使用。多元化经营结构,给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二是集体资产管理弱化,流失严重。有相当一部分人片面认为,目前家庭联产责任制是主体,集体经济发展不发展不妨碍大局,放松了对资产的管理,出现了一些不应出现的问题。诸如集体积累下降;集体资产权属不清;随便挪用和平调集体资产;随意挥霍浪费、贫污挪用;低价处理集体资产,固定资产不提折旧,集体经营亏损普遍;集体资产借出长期收不回;资产不明,帐目不清,有帐无物,有物无帐,帐物管理混乱等,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以全面贯彻落实《南京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产权登记、规章制度等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资产经营公司、产权证抵押贷款等开创性工作,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到2001年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38.4亿元,净资产总额5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5%和3.48%。净资产总额中经营性净资产36.2亿元,非经营性净资产20亿元。农村集体资产的有效管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01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852亿元,农民人均经…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营管理》2008,(8):24-26
编者按:近日,山西省农业厅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我省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管理工作的意见>(晋农(经)发[2007]24号),规范了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的主要对象、基本原则及工作程序,提出了要切实抓好内部控制制度、集体资产台账制度、资产报告制度、审计监督制度等"四项制度"建设.这是对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管理工作的积极探索,对规范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借鉴意义.现全文编发,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推行会计网络监控化 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农村财务管理由于监管制度不健全,运作程序不规范,会计核算、实际操作不规范,集体资产管理混乱,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以及财务监管方面审核审批程序不统一,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使得少数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侵占、挪用、私分、挥霍浪费资产,公款私存、白条抵库、库存超额等现象时有发生,助长了农村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