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文章运用可计算的COMPAS模型,探究美国对进口我国的光伏产品实施"双反"措施后,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措施将导致我国涉案光伏产品出口价格上升,出口量下降,我国光伏产业出口收入减少。美国"双反"措施对我国光伏产业具有一定的贸易抑制效应。另一方面,相比2011~2012年度,从2013年开始"双反"措施对我国光伏产业的贸易限制效应呈现逐年减弱的趋势,我国光伏产业对外贸易出口额、市场价格、就业人数等均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这说明,虽然在短期内"双反"措施会影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但从长远看,也促进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升级转型,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商务部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对华光伏"双反"案作出终裁决定,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并设定了18.32%~249.96%的最终反倾销税率及14.78%~15.97%的最终反补贴税率。在美国"双反"落定后,行业正在等待欧盟"双反"的结果。长期以来,中国光伏产业形  相似文献   

3.
中国光伏行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十年,此刻它面临的,是一场"起死回生"的考验。光伏行业近十年的发展轨迹犹如过山车一般从高峰跌入低谷。2013年,更被看做是我国的"光伏"寒冬年。国内,尚德,赛维等几大光伏巨头遭遇数十亿元亏损;国外,美国与欧盟先后开展了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美国2012年11月对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片等产品征收  相似文献   

4.
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本刊记者:随着美国和欧洲"双反"的到来,整个光伏行业似乎已进入严冬,很多人认为光伏产业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您认为怎样才能破解困局,成功突围?褚君浩:目前造成光伏行业发展困难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美国的"双反",这是它对本国光伏企业的保护措施。为了遏制中国光伏企业的发展,美国通过加税来提高中国企业产品的售价,使美国用户更多地选择本国的产品。二是欧洲的"双反",原本欧洲对太阳能应用实行鼓励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反倾销与反补贴合并使用的态势,即所谓的"双反"措施。文章从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当前国际贸易保护的现状,基于2010年11月至2013年7月中国光伏出口产品的微观面板数据,运用Differencein-difference方法分别实证研究欧洲和美国"双反"措施对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的影响,最后提出政策性建议以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即便国外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有所缓和,也难以在短期内化解这个行业已经形成的困局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案终于落下第一季重锤:DOC(美商务部)2012年10月10日作出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出口的光伏产品(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中国光伏企业输美产品被征高额反侵销与反补贴税在所难免。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欧盟2012年9月6日启动的针对中国输欧光伏产业反侵销调查,也将会步美商务部后尘,做出不利于中国企业的裁决。接下去,还有印度……简直没完没了。说中国光伏产业受到全球围剿一点儿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近十年,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成功打开了国际消费市场,但是却屡次遭受国际市场各类贸易保护措施的打击。文章总结了美国商务部开展的对华"双反"调查的整个历程,探讨了其发生的经济背景和政治背景,重点分析了"双反"调查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关键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饶霞飞 《新财经》2012,(12):98-100
被政府一手扶持起来的中国光伏产业,如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政府只能出手相救。但行业洗牌已在所难免,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也成为当务之急。就在欧盟、美国、印度对华光伏高举"双反"大棒,国内光伏业一片惨淡之际,一些地方政府终于忍不住出手了,力图救赎处于生死边缘的光伏企业。11月5日,光伏巨头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维")宣布,创始人彭小峰辞任CEO一职,  相似文献   

9.
张嵎喆 《北方经济》2012,(11):29-30
正2011年,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山车"式发展。一季度还处在增产扩容的爆发性增长阶段,之后则急剧逆转陷入行业大面积亏损的危局。光伏产业的大起大落不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也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宏观战略相背离,值得高度关注。光伏产业发展陷入"内忧外患"困局一、光伏企业业绩大幅调减或陷入巨额亏损据在美国上市的11家中国光伏企业2011财年第三季度财政报告,除晶科能源、大全新能源两家企业略有盈余外,包括尚德电力、英利绿色能源、赛维LDK、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9家光伏企业全部出现巨额亏损,共计亏损4.6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大国,出现过无锡尚德这样全球领先的上市企业。但随着赛维LDK、尚德等巨头濒临破产,大量中小型光伏企业老板跑路的新闻频现报端,光伏产业风光不再。曾经高投入、高产出、高利润的"三高"光伏产业,瞬间就坠入了低谷。继美国对我国光伏出口企业展开"双反"调查之后,欧盟也相继展开反倾销诉讼,这对深陷行业"寒冬"的光伏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招标》2012,(37):7-8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正式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专家称,欧盟认定反倾销行为的可能性较大,中国光伏企业将遭受比美国对华光伏"双反"更严重的打击("双反",即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统称),2—3年内行业将进入洗牌煎熬期。欧盟正式对华光伏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史上最大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产品市场,每年能消费世界太阳能产能的6成。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光伏产品大部分依赖出口,每年产能的7成都销往欧洲市场。  相似文献   

12.
杨亮  葛力大  戴宏 《北方经济》2012,(11):31-33
正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并且前景最为看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之一。自1990年以来,全球光伏组件年度产量从46兆瓦增加至2011年的近50GW,20年期间增加了500倍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6.5%。截至2011年全球光伏发电累积装机容量达到了6900万千瓦,近5年的增长率超过了49%。这一增速使得光伏产业成为到目前为止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光伏电池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德国、西班牙等国为主要应用市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市场份额超过85%,其商业化最高效率已经达到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在欧美"双反"调查和产品价格大跌的双重打击下,我国光伏企业陷入重重困境,多家企业濒临破产。今年下半年,多项利好光伏产业的政策陆续出台,光伏企业终于迎来转机。7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到2015年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2013至  相似文献   

14.
"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看似庞大的中国光伏产业,事实上离这个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2011年,"两头在外"的中国光伏业,深陷欧美光伏市场困局,美国针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使得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旗手一年来将"行业悲情"演绎到了极致。2011年7月,国家发改委推出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确定了太阳能光伏标杆电价,西部由此掀起大规模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的热潮。阳光照进国内是中国光伏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逐年攀升,化石能源导致的环境破坏日趋严重,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两个现实难题。在此背景下,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日益得到国家重视,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扶持。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遭遇瓶颈从2011年发改委出台"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到2012年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准入标准发布,再到国务院确定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五项措施以及2012年下半年国家  相似文献   

16.
凌捷 《改革与战略》2012,28(6):120-123
在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调查以及由其引发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了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冲击。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困局既有国际经济发展低迷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光伏核心技术落后、产能过剩、市场分布失衡和国际话语权的缺失。文章认为,优化以扩大国内市场为主线、巩固欧美市场、开拓海外新兴市场的市场布局;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促使产业转型,增强国际话语权;完善贸易保护应对机制应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向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光伏行业的无序扩张导致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加之欧美光伏市场萎缩和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使我国光伏产业外部市场需求下降,国内市场又没有全面启动。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危机,既是严峻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国内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国家已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光伏产业进行扶持,从长远发展来看光伏行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中国招标》2013,(21):46
2013年3月20日,尚德电力71亿元举债未还,其中国子公司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整;2013年4月16日,赛维LDK总额度为2379.3万美元的可转债(加上利息)到期未还,成第二个债务违约光伏企业。在我国光伏企业还没有摆脱巨债压身的内忧时,近期,我国光伏企业又面临新一轮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外患。虽然有近千家本土企业反对,但欧洲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并没有改变。据商务部相关人员透露,4月27日,欧盟对中国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合肥高新区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并将其列为"十二五"重点打造的双千亿产业之一。这一年,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在合肥高新区隆重揭牌;这一年,投资总额为25亿元、全球单体投资最大的赛维LDK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第一片电池片成功下线。从签约、开工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光伏技术掀起了世界范围的能源革命。在欧美等成熟市场之外,多国新兴的能源计划也瞄准了光伏市场,以谋杯羹。然而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光伏企业在德、意遇冷,并在美国市场遭遇"双反",发生业绩下滑、利润亏损等现象。面对"严冬"的考验,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探索出适合我国光伏企业的生存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