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信用货币制度下是近些年国家倍为推崇的金融制度,在该制度下保持货币购买力的稳定需要政府机关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手段。本文在分析货币购买力及信用货币制度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保持保持购买力所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强化对策。  相似文献   

2.
现代国别货币与国际货币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彩虹 《财贸经济》1998,(10):20-25
一、国别性货币发行的价值基础现在流通于世的货币,大多是由各国发行的纸币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银行制度性支付手段(如支票、汇票、期票等等)。在银行制度开始进入社会生活时,由银行发出的各种银行凭证流通于社会,是足额地有着商品性货币(黄金货币)价值支持的,流通...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超然性是信用货币制度的重要特性,但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金融政策制定、金融监管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严重影响了中央银行应具有的超然性、独立性与权威性。应加强对中央银行产权结构、外部组织结构、货币政策调节范围以及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创新,构建信用货币制度下的中央银行超然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市场》2009,(13):126-127
宋代金融业发达,除了金属铸币外,还发行纸币。交子就是作为中国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的四川。早期纸币的功能还具有初级性,但是其发行和流通对于解决宋代钱荒问题和发展商品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宋代纸币的流通并不稳定,除交子以外,还有钱引、关子和会子等多种名称的纸币。宋代封建政府为保证纸币发行流通的成功,也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法令,这套监管法令对于宋代金融体制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然而政府为了应付财政困境,常会不遵守其所制定的法令政策,使纸币成为政府搜刮掠夺民间财富的工具,最终使宋代纸币通货膨胀,也导致宋王朝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5.
邵文宗 《致富时代》2011,(3):127-127
铸币税是指货币的名义价值超过其发行和管理成本的部分。在现今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成本几乎为零,政府通过发现基础货币,等量的换取公众手中的实际资源,然后由于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其流入政府部门的总的真实资源即铸币税。  相似文献   

6.
追溯历史发展的进程,可以发现原始的货币制度是信用关系的源头,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五种职能。货币不断演进使得现代金融产生,所以货币制度的成熟与金融制度的完善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欧洲包容性改革论下,中国市场体系逐步健全,而相应的市场秩序也有所完善。落实欧洲包容性改革创新体系的构建时,中国应该根据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包容性改革创新体系。而包容性改革和货币互换会给中国带来风险,主要包括经济调整政策的波动较为激烈、人民币升值兑换率下降,扩大了外汇债务,还加大了经济套期保值的损失。为了有效规避这些风险,中国应扩大宏观经济政策的投入力度,加强政府层面对市场经济建设的监管,根据人民币与产业链之间的资本流通构建相应体系,从而真正完善货币互换流通市场的整体制度,并通过控制货币互换的规模,降低其对国家经济建设所带来的重大风险。  相似文献   

8.
电子货币是以公用信息网(Internet)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二进制数据)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货币的形态随着社会、科学和意识的发展经历了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等四个阶  相似文献   

9.
张一野 《商业科技》2014,(6):121-123
本文着重从信用货币的形成过程来看晚期资本主义“信用”膨胀及泡沫问题,晚期资本主义一定丢失了早期资本主义的某种伦理性特征,这样从新教伦理的角度来看信用货币的形成发展是适当和必要的。基于交易费用的信用货币理论与马克思的信用货币危机理论是理解信用货币本质的基础,由于马克思用辩证法改造了社会契约理论,从而提出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资本“拜物教”观念与市场“拜物教”运动的互动是经济危机的基础,而这一互动的根源在于资本的构造性,这也接触到了新教伦理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契约与交易成本、交易的货币化过程、利息问题、信用危机问题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从银行信用货币表现形式引入"数字化货币"概念,分析货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观察"数字化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运用,解析半"数字化货币"与半纸币交易方式的弊端,探讨"数字化货币"本质属性与信用保障,及对银行重组与职能转变的要求,分析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障碍及应对,展望推行"数字化货币",中国经济、政治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将发生颠覆性改变。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社会承认的货币凭证种类日益繁多,各类货币凭证的兑现性和流通速度也大有区别。为了便于分类和统计,货币代号便应运而生。下面简要的介绍几种: M_1:这是指狭义的货币供应。一般定义为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加上商业银行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稳定性与流动性视角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货币制度历次的变革都是基于对国际货币流动性与稳定性的权衡取舍的制度安排。以牙买加体系为例,可以总结为牙买加体系酝酿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冲毁牙买加体系。金融危机内生于现有国际货币制度,如果现有的国际货币制度得不到本质性的改变,那么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将无法得到彻底消除,偶发的金融危机也必将是国际货币体制内在的特征。在流动性与稳定性的双重视角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进的最有可能的路径是ROW国家之间增加非美元结算,减少对美元的需求,并且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改革的力度。在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约束下,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短期操作思路仍是以通过与ROW国家的非美元结算合作以弱化对美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对主权货币充当国际本位货币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无论是贵金属时代还是信用货币时代,主权货币成为国际本位货币都会面临"特里芬两难"的矛盾,这种内生制度矛盾是由主权货币的本币属性与充当国际本位币的公共属性不一致所导致的。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的分析表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决定了货币源自商品,而缺乏价值的信用货币国际化必须建立在本国较强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实力基础之上,通过国家信用的"背书"才能在世界市场行使货币职能,这也是信用货币充当国际本位币在机制设计上所固有的内在缺陷。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应立足在国际市场上的计价、支付和结算功能,淡化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并结合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实施切实可行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4.
货币和信用的历史,就是不断增加财富流动性和财富供需的同步化的历史。从金属币到纸币,从纸币到信用卡,货币形式的变迁,是一个稳步走向使商业交换成为信息运动的  相似文献   

15.
古代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构成了明清商人经营之道的思想来源。文中从自发建立社会信用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和克服负外部性三个方面分析基于传统文化之上形成的重义轻利的非正式制度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又从重义轻利本身和清末制度环境的变化分析了其对明清商品经济的阻碍作用。最后总结重义轻利的非正式制度是造成明清商品经济兴衰的内在原因,进而导致清末诱致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6.
宋潮 《商》2015,(1):206
增强地方政府财政回应性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回应性普遍处于低水平。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从扩大居民参与、完善权力制衡、促进生产要素流通、实现居民委托人身份回归等方面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回应性。  相似文献   

17.
金融经济的全球渗透业已构成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宏观管理的内在要素。通过构造影响实体经济的新机制和增加货币市场需求管理的复杂性重塑全球市场的需求面,辅之以全球化新趋势的供给面变化,金融经济正在构建新的国际贸易政策的全球环境。有鉴于此,中国外贸宏观管理调整应关注金融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内生性影响,相机实施新的外贸宏观调控以适应金融经济日益深化条件下经济周期的特征变化,同时基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的识别,建立国内外需求的统筹调节机制以满足宏观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目标。近期应当注意统筹运用金融、货币和主权信用手段改进中国的出口贸易环境,整合全球分销网络以建立动态培植和调节需求的新机制,并加强新型贸易品部门监控。  相似文献   

18.
陈炳才 《全球化》2023,(2):48-65
本文介绍了黄金、英镑、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历史情况,重点分析了英镑替代黄金、美元替代英镑的原因和机制,分析了美元霸权形成的原因及挑战美元的难度,并就货币替代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本文认为:金本位货币制度支持了英镑国际化,英国海上霸权和工业革命是英镑国际化的坚强后盾;美元替代英镑在于英镑地位下降、美元地位提高,两次世界大战和美国主动作为,成就了美元崛起和国际化,而摆脱黄金约束后的美元逐渐走上全球货币经济发行的霸主地位。本文提出:国际贸易需要一种可自由兑换货币或信用物,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货币必须可自由兑换,国际支付手段的本质是信用和价值尺度,外汇管制和汇兑危机源于货币可兑换性不足,国际货币替代的关键或前提在于货币是不可替代品、是信用物。多元化的国际货币支付体系始终存在,也是主权货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同时,要看到国际货币地位替代时间漫长,但也存在突变机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郡县制传统在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中的现实意义,意在反思当前学术界中较为单一的“财政联邦制”的改革思路。通过回顾中国历史上政府制度的演变,抽象出郡县制传统在官员选拔、官员考核、政府级次和监察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指出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间财政关系中保留有大量的传统要素,但改革开放后具有财政联邦制性质的改革与这些传统要素发生了冲突,并在现实中引发了许多问题。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下一步改革,有必要考虑到对传统要素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出消费资料扩展到生产资料、扩展到“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的广义范围。商品实现靠交换,交换的媒介是货币,必然地货币的概念也要由现金扩展到存款。本文论及的货币即指存款和现金。在社会主义金融制度下,除最初旧币和金银的“兑换货币”外,所有信用货币都是银行以贷款(财政透支本质亦是贷款)方式直接或间接提供给持有者的。放贷和还贷的差额形成贷款数量,贷款数量必定转化为存款和现金,存款和现金就是货币量。写成连等式为:放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