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6,(9)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群体性事件频发。因此,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群体性事件演变规律和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相关部门更好地解决该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群体性事件,避免不必要的人员、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列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在全国四大地带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最低,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对于优化全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提高全国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使得西部地区城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带的特点,需要在充分把握这些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全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加以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3.
<正>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列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在全国四大地带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最低,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对于优化全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提高全国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使得西部地区城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带的特点,需要在充分把握这些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全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加以积极  相似文献   

4.
《商》2015,(12)
本文对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测评,构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搜集西部12个地区、24项变量指标的原始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得出西部各地区综合质量得分,给出提升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水平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康凌翔 《商业时代》2012,(15):60-61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其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宁夏是我国西部地区中城镇化水平较低的省份。本文通过对宁夏农业银行支持城镇化的原则、领域及实践的分析,总结出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缩小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本文基于2008-2021年我国西部地区5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西部地区新基建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新基建对缩小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城镇化能够起到同样效果;伴随城镇化程度的稳步提升,新基建缩小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也随之增强。据此,应因地制宜,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因时制宜,推动城镇化,实现缩小我国西部城乡收入差距效用最大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助推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吴倩 《价格月刊》2012,(9):83-86
与基于工业化的传统城镇化比较,我国西部地区有其特殊性。虽然其工业化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但近年来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尤为突出。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充分挖掘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在旅游业的引领下走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特色城镇化道路,才能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居环境和生活保障四个方面界定了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尼系数双维分解方法对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距及其来源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稳健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的空间差距特征。样本考察期内,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距逐年递减,区域协调性不断上升。区域维度下,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距。指标构成维度下,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人口结构差距。区域和指标构成双重维度下,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结构差距。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人口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都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较大不同,其大部分区域具有牧区、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的特征。本文分析的西部地区,主要就是指的西部民族牧区。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绝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生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关系、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等多个方面。因此,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应当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破解发展瓶颈,选择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转移任务艰巨,而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大地区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上也呈现出明显差异,东部地区转移空间较大,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小.对此,笔者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中、西部地区城镇转移空间等措施,缩小区域差异以促进区域平衡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1.
车永侠 《商业时代》2012,(20):137-138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宝鸡近年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试点,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以西部县域地区为例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及思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的作用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史开国 《中国市场》2007,(35):101-103
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现状及原因都表明: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城镇化进程实质上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互动过程,必须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房地产业也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并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本文从东、中、西部三个层面实证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将不利于地区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西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中、东部地区次之。产业结构升级能促进地区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且这种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房地产业也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并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本文从东、中、西部三个层面实证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将不利于地区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西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中、东部地区次之。产业结构升级能促进地区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且这种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李先玲  王彦 《商业时代》2012,(22):12-14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城镇化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但是中国城镇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针对中国同时存在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和"用工荒"的现象,文章基于各地区农民收入结构数据,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区差异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东部地区劳动力专业水平高于其它地区,中部、西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劳动力转移潜力。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促进中部、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古已有之,而现在它又将焕发生机。本文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认为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13年后与东部和全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新型城镇化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机遇,将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等角度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表现,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抓住机遇,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分析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现状、特征、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提出了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朱镕基总理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里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部署.全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简称<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重点,全力推动广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为新世纪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本文就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广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我国地方PPP模式更高效推进,本文从经济效率、政策效率和社会效率三个维度构建了PPP模式推进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并对各省份进行测度,结果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PPP模式推进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经济效率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而政策效率和社会效率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鉴于经济效率是PPP模式推进效率高低的决定因素,故东部地区在推进效率总分值上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提高地方政府PPP模式推进效率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