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立宁 《华商》2008,(10):58-59
现代公共财政理论要求政府的任何财政行为必须合法、公正、公开和透明,也就是为政府预算建立良好的民主与法制环境。本文通过介绍英国政府预算的民主与法制环境,借此在中国政府预算的建设和改革中得到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县乡财政困难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的矛盾。以往在技术层面上修修补补式的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本文主张采取财政立宪的制度创新思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通过完善法治和建立有效的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实现纳税人对政府的根本约束和监督;另一方面是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抑制政府间的过分自利倾向,实现政府间的合理分权与制衡。  相似文献   

3.
黄晓敏 《江苏商论》2003,(10):111-112
财政审计属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政府审计,是政府预算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政府财政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财政审计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县级财政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机制、组织、考核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科学、健全、合理的财政体系是维系国家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源于此,从宪法的高度认识税收制度,以宪政的实施规制税收行为,从而形成一套民主财政制度,便成为现代国家的普遍价值追求。民主财政在结合了宪政主义与法治主义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统一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的功用,对推进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意义重大。因此,结合中国国情,在宪政视角下探讨民主财政制度的内涵及其制度构建要点,无疑是甚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始于改革开放时期,政府财政透明度建设工作起步更是相对较晚。随着与国际交流的日趋密切,推进我国财政透明度工作进程愈发紧迫。本文通过对比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财政透明度现状,并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从转变意识完善法律机制、建立财务报告体系和监督机制方面,提出提高我国财政透明度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6.
宋潮 《商》2015,(1):206
增强地方政府财政回应性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回应性普遍处于低水平。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从扩大居民参与、完善权力制衡、促进生产要素流通、实现居民委托人身份回归等方面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回应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财政体制的目标定位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杰长 《财贸经济》2003,(10):26-30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明确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是极为重要和紧迫的.用公共财政理论构筑与市场经济模式相适应的现代财政体制,是一个方向性选择.今后一段时期,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要从界定政府事权范围、科学划分政府间税种、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支出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我国财政国库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传统的国库分散管理制度显露出种种弊端,与公共财政的框架格格不入.本文认为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当家理财的积极性是全面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首要因素,并提出了调整财务管理思路、建立财务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财政透明化、阳光化既是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和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阳光财政建设已成为当前财政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加强阳光财政建设必须从法制建设、体制保障、运行机制和健全监督体系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快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公共财政理论需要政府能够对社会的需求进行满足,认真为社会公共服务。以公共财政为依据,建立一个符合这一要求的预算执行管理体制,即为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一种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的方式,是目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第一要务,是政府用来控制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一种方法,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一个必然产物,其支付方式能够为我国财政解决资金的支付和存放中潜在的问题,这一改革任务在执行中会存在很多困难,但其执行坚决性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