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2000—2022年江苏省40个县域面板数据,通过标准差、变异系数、错位分析法、NICH指数、ESDA探索性时空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2000年以来,全省县域之间总体差异不断增加,但相对差异不断缩小;(2)空间集聚现象明显,并有不断强化趋势;(3)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异质性特征明显,全省苏南地区集聚发展明显,呈现苏南向苏中转移发展态势。本文最后为优化江苏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提出:跨区域协同创新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聚焦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分类探索特色化高质量发展路径等缩小全省县域经济区域发展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差异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也十分显著,不仅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还表现在省际间及省内不同区域。笔者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和运用多种计量的方法,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经济发展差异和江西省80个县(县级市)的县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揭示出县域经济间差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县域为研究基本单元,利用2013年昆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五项经济指标,采用综合值测算法、SPSS聚类分析对昆明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综合划分出昆明市三级经济区,并进一步分析三级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差异,验证了三级经济区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4.
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于经济的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配置效应,但是不同经济层面的研究会对这一问题产生不同的结论,县域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于县域经济增长的配置效应便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本文以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为例,建立了江苏省县域总体、江苏省三大区域县域、江苏省各县域三个不同层面的实证分析框架,对近20年间县域农业劳动力转移配置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点在于,20年间江苏省县域总体和三大区域县域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配置效应呈现出倒"U"型发展趋势。县域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前10年的配置效应要大于后10年。苏南县域呈现出更高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配置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静 《商业时代》2012,(6):137-138
文章选取湖北省32个典型县域单位,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按有关统计年鉴,得出1998年和2010年的产业结构比重及类型。结合县域经济类型,分析了湖北省各县域产业结构类型演变对县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影响,并由此得出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张科  张军 《现代商业》2021,(1):92-95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以眉山市2区4县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包含14项研究指标在内的县域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2018年指标数据,借助SPSS25.0软件工具,运用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对眉山市的县域经济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将其划分为3种不同等级的发展类型,最后提出了发展眉山市县域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中国市场》2011,(48):113-114,129
选取湖北省32个典型县域单位,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按有关统计年鉴,得出1998年和2010年的产业结构比重及类型。结合县域经济类型,分析了湖北省各县域产业结构类型演变对县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影响关系,并给出了相关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农村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体现。对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差异形成的机理,对农村社会发展,稳定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农民富裕具有重要的意义。抚州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既有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般性,又有其特殊性。本文在对抚州市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总体评价中,通过运用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本指标,以2001—2011年为研究时段,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分析了抚州市县域农村经济的差异。结果表明:抚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而且这种差异在过去11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南丰县、崇仁县等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乐安县、广昌县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并从自然因素、区位条件、劳动力素质、区域发展策略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全疆68个县为经济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南北疆两大区域,通过采用基尼系数、差异系数以及Theil系数法对全疆县域经济总体差距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然后通过Theil系数的分解对新疆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总体上,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呈缓慢缩小的趋势;但是在通过Theil系数分解后发现在区域差异中,南北疆区域间的差距占主导地位,且南北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一种方向的发展趋势即北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呈逐渐缩小的趋势,而南疆地区则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曹群 《商业研究》2012,(8):175-179
本文研究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差异存在的客观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总结了代表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可供中西部县域借鉴的主要模式: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基于对外开放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主要模式的总结,认为县域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途径是特色产业集聚,并提出基于特色产业集聚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利用比较优势、依托传统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