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金融标准化工作的新形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标准化工作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技术基础性作用,技术标准已成为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竞争手段.在当今世界,谁掌握先进的技术标准,谁就会在国际经济的角逐中取得优势,谁就能在市场的分配中抢占先机.在我国面临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朱镕基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要尽快完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改变我国技术标准滞后,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受制于人的状况,用高新技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科技要发展,标准、计量必须先行".2001年我国政府做出重大举措,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2年又召开了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和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国务委员吴仪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指示.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标准化工作是引导和促进新兴技术、产业和应用发展,以及保障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标准工作组(以下简称"SOA工作组")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深入调研和分析国际国内SOA和云计算应用和标准化需求基础上,规划  相似文献   

3.
《金融电子化》2014,(6):76-76
正一、欧盟国家金融标准化工作机制1.英国金融标准化BSI致力于将英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保证英国利益和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其标准均是推荐性标准,企业自愿执行采用围绕标准进行市场化服务(包含培训、检测、认证等)方式向企业推广并扩大标准的影响。2.丹麦金融标准化丹麦的金融标准化工作由丹麦银行家协会承担。丹麦银行家协会有114个会员,包括丹麦商业银行、储蓄银行  相似文献   

4.
在8月2日至3日于大连召开的保险信息标准化国际论坛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表示,要加快保险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尽快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能够在国际上被认可的保险标准,迅速跟上世界保险标准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5.
金融标准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随着我国深化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现代的金融业竞争更加激烈,各地人民银行通过金融标准化建设促进地方金融市场发展,发挥金融标准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在目前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显的格外重要。本文以宿州市金融标准化工作为例,结合工作实际,对地方金融标准化建设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如加强人行指导,建立健全金融标准化联系人制度,开展实地培训,将金融标准化工作纳入考核等。  相似文献   

6.
正王永红:做实金融标准的实施将是今后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金融标准的实施效果将成为考核金融标准化工作成效的核心指标。我国金融标准化工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迄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金融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完善,金融标准化制度体系健全,金融标准体系分领域完成  相似文献   

7.
《金卡工程》2012,(6):32-32
我国智能电视和3D(三维立体)电视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了。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获悉,在不久前结束的2012年IEC/TC100(国际电工委员会/音频、视频和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技术委员会)战略咨询组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提出的智能电视概念模型技术国际标准提案被IEC同意给予立项,并成立标准工作组,委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范科峰博士担任智能电视国际标准工作组组长。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现行的档案工作标准以及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意义.普及标准化的条件不具备,严重地阻碍了标准化的实施.因此,档案工作标准化应从全局着眼,先在小范围内着手进行,待时机成熟后,再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金融电子化》2014,(6):56-60
正目前新业务、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客户及社会舆论对金融行业服务要求不断提高,跨领域的合作日益增加,这些迫切需要加强相关方面标准的研制和实施。技术发展促进标准研究;标准研究推动产品发展。在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多一些"冷思考",标准与制度、标准与专利、标准与认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只有搞清楚这些基本的内容,对于未来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实施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此,本期"对话"栏目将以标准化为主题,探讨标准与  相似文献   

10.
赵春园  初晓雪 《中国外资》2009,(18):198-198
文章论述了现行的档案工作标准以及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意义。普及标准化的条件不具备,严重地阻碍了标准化的实施。因此,档案工作标准化应从全局着眼,先在小范围内着手进行,待时机成熟后,再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早已成为业界共识,而工商银行自成立以来即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紧跟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对金融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在人民银行与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金标委")的指导下,积极借鉴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思路和方法,探索建立了工商银行标准体系,并坚持推动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贯彻落实,促进全行业务和信息科技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金融电子化》2013,(7):68-69
近几年,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和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标准化工作的战略意义日益显现。中国工商银行作为金标委的成员部门,多年来一贯重视金融标准化工作,积极落实各项金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企业标准化工作,构建银行标准体系框架,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标准的应用和贯彻落实。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标准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工行通过建立并完善应用、安全、系统、网络、基础设施、通用、信息等七大类技术规范,有效促进了信息科技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银行新“三定”方案的出台,金融标准化建设工作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三定”方案中特别提出:人民银行承担会同有关方面研究拟订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规则和交叉性金融业务标准、规范工作;负责金融标准化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征信业的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及行业标准;拟订银行卡业务技术标准等工作。而我国金融标准化工作相对国际水平而言,尚处于追赶阶段。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新业务层出不穷,金融标准工作如何适应不断出现的新业务发展需求成为金融业面临的严重挑战。本期技术专题汇集了来自金标委、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人寿等金融机构的多篇文章,就其在金融标准化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与同业分享。  相似文献   

14.
正标准化是一门学科,同时又是一项管理技术,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标准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是规范人类实践活动的有效工具,它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的社会效益,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整个20世纪,标准化由最初的企业规模、国家规模,迅速发展为国际规模,标准化的领域不断扩大,制定标准的速度加快。特别是随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确立,引发和推动了国际标准数量猛增,使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制定本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发布《中国金融标准化报告2009》(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发布的中国金融标准化工作的首个年度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中国金融标准化发展历程,介绍了金融标准化工作机制,分享了金融业在研究、制定标准、宣贯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参与周际标准化活动等方面的成果,分析了中国金融标准化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并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李东荣我们必须立足提高我国金融业质量和效率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金融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增强金融业国际竞争能力、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标准已成为现代国际经济竞争和沟通合作的重要手段和技术纽带,  相似文献   

17.
《金融电子化》2014,(1):90-90
金融标准化工作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兼金标委副主任委员王永红主持会议,来自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单位的金标委委员及专家共20余位代表参会。会议报告了第三届金标委换届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针对建设金融业标准体系、完善金融标准发布实施方式、落实国际标准化工作对口机制、推进企业标准报备及建立工作激励机制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金融业标准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规范金融行业发展、提升金融行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金融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我国金融标准化工作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标准供给不足、人才培养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为提高金融标准化实践能力,探索标准化人才教育和培养机制,笔者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工作,分析国内外金融标准化教育现状,提出高等院校、研究所和金融企业之间协同融合发展的建议,为未来金融标准化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2月18日,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金标委)2012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2年金标委工作情况,明确了2013年金标委工作任务,审议并通过了《关于2012年金融标准复审工作的报告》和《2013年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计划》。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金标委主任委员李东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0.
在破解异地就医管理难的问题上,医保标准化建设将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加上标准化的硬件、软件建设(即确定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数据规范、技术规范),将为异地就医服务提供技术保障。未来,标准化建设将给医保带来深刻变化。认识到医保管理服务标准在我国已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上,我们更需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