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到2002年农村人口为93503万人,其中乡村劳动力为48527万人。但实际情况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变成了沉重的人口负担。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到2000年我国农村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79年,仅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文化程度,而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仪为0.14%,半数以上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全国文盲、半文肓的  相似文献   

2.
李德玉 《特区经济》2005,(12):57-5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东莞市普查总人口为644.57万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了470.40万人,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54.51万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了22.66万人,10年中增长了17.2%,略低于广东省户籍人口平均增长率21.4%的水平。东莞市2000年外来人口为490.06万人,是户籍人口的3.17倍,外来人口比1990年增加447.74万人,年均增长44.8万人,年增长率27.75%,是户籍人口年增长率的17.4倍,比广东省外来人口平均年增长率17.64%还高出近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过去10年间东莞市外来人口的增加规模以及速度。  相似文献   

3.
一、我区人口分布及消费状况 根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至2000年11月1日零时止,我区登记人口总数为909325人,比1990年"四普"时增加了634837人,增长2.3倍,平均每年增加61456人,年均增长22%.2001年末常住人口84.43万人,比上年增加6.03万人,增长7.7%.人口增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新疆急需拔尖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新疆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新疆人口受教育程度高,成绩喜人。同时,暴露出来的拔尖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新疆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全国排第五。2000年新疆的总人口已达到1846万人(全国认定1925万人),比第四次普查的1990年净增317万人。2000年,除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下口径同)较低外,新疆其他文化层次的人口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大专以上的人口占5.14%,比全国高1.53个百分点,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和辽宁,在西部和五个自治区均居第一位;高中和中专人口占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是一个有9000多万人口的经济大省,劳动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截止到2005年底,山东省经济活动人口5941.8万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省经济活动人口年均增长2.56%,年均增加124.8万人。劳动力资源供给数量增加取决于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十五"期间,我省年  相似文献   

6.
一、我省人口与劳动就业的状况及其特点。1、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东是人口增长快速的省份之一,1985年人口总数达6,253万人,与1949年末人口3,000万人相比,增长了一倍多。人口的快速增长,必须导致劳动力的相应增长。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省劳动适龄人口从1953年的1,766.45万人增加到1982年的3,205.49万人,其增长率年均为3.02%。而今后16年,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数还相当地多,据有关部门预测,年均增长72万人左右。按此预测数字推算,我省到2000年的适龄劳动人口将达到4,549万人。2、我省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省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650亿元,年递增13.8%,超过“六五”期间计划增长6.3%的一倍多。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安徽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庞大。从2004年上半年的抽样资料推算来看,我省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在全国位于第三位,仅次于四川省和河南省两个人口大省;我省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占农村劳动力人数比重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江西省。  相似文献   

8.
林文丹 《发展》2006,(7):38-39
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市镇人口为4,56亿,占总人口的36.09%,比1990年增加9.86%。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关系密不可分。相关资料显示,1978—2003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从不足200万人增加到9900万人。农民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增添了许多问题,如何对农民工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宁夏自治区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区农村经济蓬勃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全面进步,劳动力素质全面提高,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加大。农村劳动力素质全面提高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宁夏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6年,比1985年的4.4年提高了2.2年,全体农村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由不足小学程度上升到小学文化程度以上,整体劳动力素质有了一个阶段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快提高,但低素质的整体格局仍未改变。  相似文献   

11.
一国际社会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施充分就业的公平战略中有两个致命威胁:人口的过高增长率和农村大量劳动力对城市的冲击。就第一点人口爆炸而言,这是产生大量无限供给劳动力的根本原因。我国正处于高出生率——进入劳动年龄的劳动力增加——就业压力增大这一轨迹。我国过去人口超常规增长。1988年起的第三次生育高峰,促成90年代面临平均增长2000万人的威胁,据预测,到2000年总人口将突  相似文献   

12.
江西外出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的大量外出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和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1990年以后,江西省出省务工的人口逐年增多,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达到568万,在全国仅次于四川、安徽和湖南等人口大省,但所占本省常住人口比例却高居全国第一。平均不到3户就有一个人外出,可以说人口跨省流动涉及到千家万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人口的大量外出对江西省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人口外出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城镇公开失业人员520万人泪有企业亏损引起的隐性失业约1300万人。城镇失业问题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一是劳动力供给总量相对过剩。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数的比重明显上升。1953年、1964年第一、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约为50%。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995年抽样调查时,这一比重上升为60%左右。我省是个人口大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存在着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据预测,到下个世纪初,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甘肃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与特点建国以来,在农村人口高速增长的强力推动下,甘肃农村劳动力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1988年全省农村人口达到1781.01万,比1958年增长了60.4%,年平均增长1.59%;同期农村劳动力由458.7万人增加到781.76万人,增长了70.4%,年均增长率1.79%。农村劳动力年递增率比农村人口高出0.2个百分点。目前,甘肃农村劳动力处在由第二个生育高峰所推动的新的增长高峰前期,表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王青  王丽娟 《辽宁经济》1999,(11):23-23,38
我国是一个人口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年增长率平均在2.5%左右,40年间,劳动力就增加了1.66倍,而工业化国家劳动力增长一倍却用了90年。辽宁省人口自然增长率1997年为3.2‰,高于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水平。相对辽宁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来说,受人口增长速度影响,劳动年龄内人口数增加的速度较快,劳动力资源总数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由此可见,辽宁劳动力资源的构成正在向稳定型发展。(一)劳动力的供给预测根据劳动经济学原理,决定一个国家劳动力供给的四个要素是: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平均工作…  相似文献   

16.
据五普资料显示,2000年阜阳市未婚人口有116.34万人,占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的20.20%男性未婚人口为67.62万,占15岁及15岁以上男性人口的23.40%,女性未婚人口有48.72占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的16.98%。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较,2000年我市未婚人口总数减少了21.64万人,其中男性减少了10.76万人,女性减少了10.62万人,未婚人口中男女人口所占婚龄人口的比例比1990年分别下降了6.53和6.21个百分点。未婚人口比例降低,对人口出生率有着很大影响。阜阳市未婚人口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98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环境分析由于受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未来劳动力增长压力依然十分沉重。据劳动部门推算,整个"九五"期间都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劳动力资源供给将从"八五"时期的年均1870万人进一步增加到2030万人,即使扣除当年退出劳动年龄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约950万,每年仍将净增劳动力1080多万人。随着市场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资料,我国2000年城镇人口为45594万人,占总人口的36.09%,比1990年增长了9.86个百分点;乡村人口为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91%,而1990年这一比例为73.67%.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近十年城市化的步伐较快,但是与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率在75%左右,发展中国家也在45%左右相比,我们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2011,(4):12-12
受多种因素影响,教育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相当差距的西藏自治区,将在“十二五”期间奋起直追,力争到2015年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主要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  相似文献   

20.
城市治理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立平 《发展》2004,(3):28-28,30
最近很偶然地查到这样一些数字:根据2000年11月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北京市海淀区的总人口为224.01万人,同1990年7月1日零时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44.28万人相比,10年零4个月的时间增加了79.73万人,增长了约55.26%,平均每年增加7.7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4.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