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铭 《江苏商论》2023,(5):83-87
2019年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机制,拉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银行机构能否使资金的使用更加市场化,能否更加灵活地使用利率杠杆,是中国银行机构能否在本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同样关系到银行业、企业与个人的利益。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利率改革的基本现状、改革的特点、对市场的影响等深入研究,分析改革带来的实际效果,为目前中国企业和居民应用贷款利息定价提供一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董建岳 《华商》2012,(6):18-19
亚洲金融危机后,利率管制对促进我国银行体系稳健运行、深化银行体系改革和维护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该看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日益强烈,继续实行利率管制与当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银行拥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但银行在信贷市场中所处的垄断地位却没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而相应改变。运用VECM模型对中国12家上市银行及同时期美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银行利润增长显著促进了经济发展。相比之下,中国银行利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并不显著,而四大国有银行利润增长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阻碍作用,非国有银行利润增长则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四大国有银行在信贷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导致其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这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及资本市场改革仍不彻底。因此,应鼓励非国有股份制银行发展,并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及资本市场改革。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强,我国为适应全球经济体制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2005年5月1日,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正式施行,2013年7月20日,开始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直至2015年我国近2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基本完成。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市场决定利率,国家将不再强制规定利率的上下限。在以前,国家对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差额进行了限制,使相互竞争的银行不能通过过度升高存款利率,以较低的贷款利率来开展业务,这样的限制可以防止银行业的不良竞争,对银行起到了保护作用。而利率市场化就是取消了这种限制,允许存贷款利率两头一升一降,这样使银行的盈利空间变小,银行的恶性竞争也会加剧。因为2013年可以看作是改革前后的分隔点,本文以2013年为界限来对比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后工商银行的盈利状况,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正反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中央银行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并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由市场决定利率水平的多层次利率体系。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渐进过程,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以及风险防控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赋予了银行一定的利率浮动自主权,增强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金融创新,也可能导致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的产生。应当对我国的银行业务结构、定价机制进行调整,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利率市场化是由资本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是国家相关部门放松或者放弃对利率的控制,是金融自由化的核心内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能否更有效的理顺利率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瓶颈",进行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影响我国同业拆借利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柳  田敏 《现代商业》2011,(14):13-14
同业拆借利率是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它及时体现了资金供求关系状况,是最为敏感的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是商业银行决定存贷款利率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央银行进行金融监控,制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依据。本文通过从资金供求状况、同业拆借替代融资渠道以及拆借行为动机三个直接影响我国同业拆借利率的角度进行研究,对丰富当前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影响因素研究具有理论意义,研究结论对完善我国同业拆借利率,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到来,我国银行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成为了银行能否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提升银行经营效率成为银行在竞争中的脱颖而出关键所在。一、文献综述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分析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银行业的重点问题。刘信群、刘江涛(2013)利用权益净利率衡量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Demirgue Kunt and Hus Zsnga(2000)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80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之后,从推进利率风险管理不断加强、推进银行中间业务不断发展、推进金融市场工具不断丰富、推进利率市场改革不断前进、推进金融监管监督不断强化和推进基准利率建设不断前进六个方面,指出了完善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建设效果的措施和建议,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李书一 《商》2014,(18):99+88-99
"十二五"时期,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在此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目前,美国是拥有全球最完善的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国家之一,它的改革进程中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对我国成功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本篇文章就是通过对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和经过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其对银行存贷款利率、负债结构、收入结构以及银行集中度的影响,得到了可供我国商业银行参考的经验,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都兴成 《现代商业》2002,(12):60-61
我国银行的业务主要是存款和贷款,银行从中赚取利差.然而随着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贷款的利率将不在由国家规定而由市场决定,这使得银行的贷款利率将大幅度降低,同时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存款利率上升,银行的利润将大幅缩水.换句话说,当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的利差越来越小时,银行将无利可图,甚至可能因为高额的成本导致亏损.事实上,事情正在朝这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银行开始寻求开展其它业务来代替目前的主业--存款和贷款.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在稳步推进中,改革的成功与否必须要考虑到利率市场化对市场的影响程度.本文首先通过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对我国银行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银行竞争能力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逐渐加速的情况下也逐渐加大,为应对和控制这一风险,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相继开办了利率衍生工具交易业务。研究将我国20家上市银行中的15家确定为研究样本,利用这15家银行2007—2013年年报中的相关财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利率衍生工具运用对我国上市银行绩效所产生的效用。最终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运用利率衍生工具对我国上市银行绩效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具体的提升效用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14.
以国际领先银行经验分析中国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苗 《财经界(学术)》2014,(11):39-40,63
2013年7月20日,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在积极地为全面利率市场化做准备,建立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逐渐培育银行自主定价能力,我国利率市场化深化改革已经进入不可逆的快行道。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突显出渐进稳步改革、金融创新与央行监管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为中国银行业借鉴国际领先银行特色化经营策略、自主完善定价体系及客户为中心的客户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贾雅茹 《中国市场》2013,(25):71-72,156
利率市场改革的目的是将金融机构推向市场,建立金融行业的市场供求引导机制,实现金融资金的最优配置,促进我国银行的市场化运作,使我国金融机构更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在利率改革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利率竞争等因素,就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增加。面对利率市场化后的金融风险我们应未雨绸缪,积极做好防范、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VaR模型在市场风险对金融行业产生的影响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产生的。该方法运用统计学衡量市场风险,通过数据分析对未来可能的风险进行量化并进行预测分析。商业银行主要业务中所涉及到的利率风险能够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价值,因此有依据的预测未来市场利率的变化,严格控制利率风险,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VaR模型能够客观的分析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风险,有效量化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目前已基本实现资金价格的市场化确定。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及转贴现利率对利率市场化分别呈现出不同变化和特点,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银行、企业、借贷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利率市场化同时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促使银行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加强流动性及负债管理,提高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目前已基本实现资金价格的市场化确定。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及转贴现利率对利率市场化分别呈现出不同变化和特点,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银行、企业、借贷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利率市场化同时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促使银行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加强流动性及负债管理,提高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9.
郭瑞云 《现代商业》2014,(18):147-148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的爆发式增长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愈加严峻。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一直以来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息差,未来随着改革的推进,存款利率一旦放开,可能带来存贷款息差收窄的直接后果,商业银行必须改变自身的经营战略,以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同时国家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等保障体系和相应的监管制度,以避免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金融风险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LPR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简称,是指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根据银行贷款发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向具有自主定价能力的银行提供合格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目前,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完成,贷款利率市场化也已经开始启动。LPR的改革对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优化信贷结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