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药出口规模不断增长,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我国中药出口品种以中药材和提取物为主,亚洲仍然是我国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中药出口面临的基本形势,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中药出口的政策建议:通过"以医带药"方式推进中药的国际化;进一步制定完善中药的相关标准及规范;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力;制定鼓励中药出口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传统中药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不少企业在中药出口模式、药品注册等方面探索出成功经验,为中药国际化拓宽道路。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中药类出口金额增幅达到7.2%,出口均价上涨16.42%。部分中药材已成功打入国外主流医药市场。"中华传统医药文化是中药材走向海外市场的‘敲门砖’。"在第112届广  相似文献   

3.
张炳政 《中国海关》2005,(10):36-36
目前我国中药出口的中流砥柱是原料类中药材,2004年药材出口在我国中药类商品中占据了70%以上,而附加值高的中成药则显得弱不禁风。以中医望闻问切的手法,诊断一下药材的出口状况,说不定能给我国的中药发展开出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及饮片和提取物一直占我国出口东盟中药商品总额的80%以上.从去年以来,我国对东盟中药材出口量一直保持平稳状态,出口价格平均同比增幅在11%左右,主要出口商品为菊花、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大黄、籽黄、枸杞和枯茗子等;其中出口价格上涨较快的商品为党参和黄芪,出口价格同比下降较快的商品为人参;出口量同比增长较快的商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定量角度分析影响中药出口的各个因素,确定各因素所占权重并据此为促进我国中药出口发展提供建议。方法:对2000年-2010年中药出口各年现状进行分析,建立现状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各年的现状评价综合指数序列。结果:产业因素、产品因素、贸易因素的权重分别是0.302、0.207和0.489。中药出口的产品结构也不断调整,植物提取物出口超过了中药材的出口,中成药的出口总值逐年降低。结论:中国的中药出口在困境中不断改善,其中中药年产值,中药贸易方面对出口现状影响较大,中成药出口比例较低。建议继续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加大对中医药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完善中药的相关标准与规范。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加入 WTO 以后,中药材添加剂将进入国际市场。天津广超临界萃取公司的姜油、桂皮油已出口到德国,很受欢迎。达尔美香料厂的中药提取物已广泛应用在烟草、软饮料、冷食、糖果等行业。采用现代化设备生产中药材提取物,可以避免作坊式生产及原料添加中出现的问题,如成分提取不彻底、营养受损、卫生指标低下等,在一些行业已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产品认证体系日臻完善。然而,我国中药类产品贸易出口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技术含量低、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导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基于此,本文运用相关事实数据具体分析了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华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药可谓华夏文明之瑰宝,是中华民族光辉的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与繁荣中药事业,中药就要走国际化之路。中药出口是医药保健品公司主营业务之一,把中药打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实现中药国际化是公司不懈追求的目标。笔者结合本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就这一问题简单地谈一下个人看法。一、用科技手段量化中药成分、中药含量,对中药进行现代化改造科教兴国这一治国方略,为中药事业的腾飞指明了方向。对中药进行现代化改造,首先就要利用科技手段,对中药成分、中药含量进行量化。以中药材出口为例…  相似文献   

9.
王鹤鸣 《中国海关》2014,(12):60-61
中药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国粹。我国不仅中药材资源丰富。而且在中药领域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这就使中药行业成为了我国具有民族特色和独特优势的出口行业,是我国加入WTO后少数最具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经过十几年持续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重要行业已涵盖中成药品种九千余个,拥有种植基地448个,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茯苓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和药食两用资源,是“中药八珍”之一。茯苓是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目前出口占国际茯芩市场的90%以上,年出口额近5000万美元。作为全国茯苓交易集散地,位于湖南西南的怀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素有“中国茯苓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最大的茯苓生产和加工区,“中国靖州茯苓大市场”年交易量达5.08万吨,占全国总量60%以上,年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但近年来,我国出口茯苓产业面临较大问题,急需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4,(7)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了解到我国中药出出口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促进中药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提高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中药以其独特的疗效,高安全性和低副作用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文章总结了我国中药的出口现状;分析了现行我国中药出口面临的形势,分别为:文化差异、标准体系、国际竞争;结合工作经验,从"以医带药"促进中药出口、完善中药的相关标准、加强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四个方面,浅谈我国中药的现状与出口面临的形势与对策。抛砖引玉,以期对今后的工作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中药材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药材生产量和需求量不稳定、人力资源价格不断上涨以及游资炒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药材价格持续波动。直接影响了我国中药材市场的稳定以及中药企业的经营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中药材价格变动的成因以及对中药产业的发展与群众生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和东盟发展协议为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加强贸易活动带来了重大利好,跨境电商的发展也为国内产品出口提供更加简便的方式。由于外贸环境的变化,中药材出口国重心也逐渐发生变化。相较于日韩和欧美市场,东南亚市场更成为国际贸易的新赛道。本文从中药材的出口现状和东南亚日益强大的电商环境出发,对中药材在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东南亚跨境电商中的发展策略,希望为我国中药材企业出海发展、建立品牌国际影响力、提高中药材国际竞争力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涂娟 《商场现代化》2007,(24):27-2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又开始出现了中医药回归热。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我国中药出口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由于中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不利,特别是专利缺乏已经严重阻碍我国中药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在此环境下,本文对我国的中药产品出口现状做了介绍,并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中药企业国际化进行专利保护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主要对我国中药出口贸易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从中药出口现状调查分析入手,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总结出当前我国中药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2006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首次突破10亿大关,中成药出口也比同期上升近10%。2007年1月,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1月份中药类产品出口达到9779.47万美元,同比2006年增长17.88%。业界称中药的春天已经到来,但事实却并不如此。  相似文献   

18.
据悉,随着现代人疾病谱发生的变代,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回归自然,重视传统医学已成为世界潮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有六到八成的人口都采用中草药作为某种程度的保健治疗。中医学已成为美国补充替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02年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上,科技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披露了作为中药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的有关内容,提出通过若干政策支持,把中药产业作为我国重大战略产业加快发展。桂林地处广西北部,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产业在近几年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桂林市中药产品的出口却较滞后,出口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9.
涂娟 《商场现代化》2007,(8X):27-2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又开始出现了中医药回归热。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我国中药出口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由于中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不利,特别是专利缺乏已经严重阻碍我国中药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在此环境下,本文对我国的中药产品出口现状做了介绍,并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中药企业国际化进行专利保护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生长、采摘、运输以及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加工、生产有自身的特点,价格影响因素较多。中药价格形成机制应当保护中药资源、引导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降低中药价格形成中的交易费用成本。本文分析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价格形成的特点;提出了中药价格形成机制的体系,并且提出了实施中药材储备战略;编制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发挥行业协会对中药饮片的监管优势;对创新、优质中成药进行价格保护等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