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解读了英国作家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骑摇马的赢家》,通过对主人公保罗、海斯特与奥斯卡三位主要人物的刻画,揭露了在奉行物质主义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对金钱的狂热,成为物质的俘虏,离间了人们最本源的情感,最终导致亲情、人性乃至生命的丧失.  相似文献   

2.
信息资源商品化的市场培育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元木 《山东经济》2006,22(5):47-49
信息与物质、能源共同构成社会的三大资源,物质向人们提供材料,能源向人们提供动力,信息向人们提供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比物质、能源更重要。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提出了加强信息资源商品化运作的基本思路,并从理论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一产业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成为产业,必须首先从事某种物质资料的生产,并且向社会提供某种使用价值的产品,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否则,就不能成为真正产业。因此,对第三产业的经济分析,必须从它的“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开始。我认为,第三产业的所谓服务劳动,同其它产业的劳动一样,都是人类劳动,都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都是人们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劳动资料作用于天然的或经过人们劳动加工了的自然物质对象,改变自然物质的位置、形式、结构和性质,使之成为一种使用价值,即把可能的使用价值变成现实的发生作用的使用价值,以适合人们生活的某种需要。因此,第三产业的所谓服务产品,同其它产业的产品一样,也是经过人们劳动而改变了形式的、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  相似文献   

4.
在追求的执著和物质享乐的陶醉中,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最严厉的惩罚——生态危机将使人类遭到毁灭……这种生态危机既来自于所谓的"科技进步",也来自于科技落后和人们落后的观念。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物质的需求量猛增,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了人们满足需求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李洪爽 《魅力中国》2014,(6):253-253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倾向性意识。产生这种倾向性意识的主要原因有两种:其一是情感的原因。如人们喜爱音乐就对音乐感兴趣,喜欢绘画就对美术感兴趣,喜欢发明创造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其二是需要的缘故。这种需要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如人们对高质量音响器材的兴趣,多产生于物质的需要(当然不能排除精神需要的成分在内),而人们对音乐、美术、文学、戏剧、舞蹈等艺术活动的兴趣,多产生于精神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以来,经济现代化给长期处于温饱线下的中国人在物质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厚满足,但这种物质上的丰厚满足却并没有相对应的给中国人精神上带来富足,反而是让人们在对物质的臣服中陷人到了一个难以自拔的精神荒原中.  相似文献   

7.
虚拟经济: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经济从字面上讲是对立于实物经济的,但人们对实物经济的理解是不同的,目前许多人把信息(网络)经济和经济中的货币化部分理解为虚拟经济,虽然这种理解可以突出虚拟经济的特征,但并不能把握虚拟经济的本质,问题就在于是否真的存在一种“实物经济”。在这一问题上,传统的经济学给人们造成很大的误解,使人们误以为人们所追求的只是一种物质生活,其中生产物质产品的“技术”是最重要的,但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人们所追求的快乐并不只是来自于物质生活,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人类所创造的技术和由此产生的物质产品主要是为了精神…  相似文献   

8.
一、市场机制呼唤实施名牌战略首先,人们追崇名牌,名品消费日趋旺盛.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物质产品的追求,已从温饱型向更高层次转变,对名牌商品的消费,已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物质需求,增加了精神享受的成份.名牌商品具有极佳的市场信誉,使用名牌商品是消费者地位、形象、富有的体现.因此,名牌商品销售日趋转旺.据对苏沪地区10大商场问卷调查,名品消费成倍递增,销售量近年中已上升为商业企业营销量的大头,从几年前的从属地位跃居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杜伟宇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122-125
目前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心理消费对物质消费的影响。文章选择了四个有关消费者的最新研究领域:消费期望、消费目标、消费流畅性和调节性匹配,重点阐述了心理消费是如何增加或者减少物质消费,从而说明心理消费在人们消费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最后分别从营销者和消费者的角度提出了针对心理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的内涵从最早纯粹的思想观念体系,延伸到具有物质性,可以通过物质载体对人产生影响。葛兰西是提出意识形态物质载体的第一人,他认为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影响人的价值观。在意识形态物质载体的引导下,近年来消费主义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潮流,商品控制着人们的生活,导致部分人理想信念缺乏。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苏瑛 《重庆改革》2000,(7):75-76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并且与人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繁荣,一方面,人们对食品不再满足于饱腹,提出了色、香、味、形和营养等要求;另一方面,食品加工可谓“雨后春笋”发展迅猛,食品生产经营的渠道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先哲对我们所处大千世界的认识,用高度概括的五行特征:金、木、水、火、土来辩证阐述,其阴阳对立与统一,体现了广义的相对性。随着近代科技进步,人们对自然界物质的宏观和微观物理特  相似文献   

13.
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艺术设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需求,因此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艺术素养对于艺术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文化艺术素养对艺术设计的支撑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苗青  王利 《魅力中国》2010,(8X):126-127
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艺术设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需求,因此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艺术素养对于艺术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文化艺术素养对艺术设计的支撑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与完善,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需要层次发生了变化,消费者不仅仅是在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以及获得产品本身,相反,消费者购买商品越来越多是出于对商品象征意义的考虑,也就是说,如今的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更加重视通过消费获得个性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舒适及优越感。对生存需要所占的比例下降,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在总消费量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体现出了对商品中所蕴含的心理价值的极大兴趣。因此,产品设计即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的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心理方面包括审美兴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浅谈悬挑雨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从远 《魅力中国》2010,(23):346-346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悬挑结构在人们的生活起居环境中随处可见。本文从整体结构、受力特点、破坏形式和发展前景对悬挑雨篷做了较全面的剖析论述。  相似文献   

17.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消费。消费就是人类社会对所生产的物质资料和提供服务的实际耗用。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消费又是消费者通过向市场提出消费需求并用货币购买来实现的。消费需求就是人们为了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而对物质产品、劳务和精神产品所具有的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社会正是通过生产符合人们消费需求的商品来满足消费的。为了使生产更好地符合消费需求,也为了按照消费需求来组织好商品营销,因而  相似文献   

18.
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选择了现阶段与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构建了研究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选用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对31个省市居民2004年社会发展和个人努力所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满意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薛娜 《魅力中国》2013,(22):120-120
家居文化体现了人们所处时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思想境界、社会文化倾向和审美情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与审美情趣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夏布家用纺织品开发设计的实质就是追求个体家庭生活的理想、方便、适用、优雅、健康等。家居文化虽然是技术、艺术的物质实体来建构的,但它表现出来的却是风格各异的对芙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成熟使我们正在进入消费社会时代,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消费社会中,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已不仅仅停留在它的物质层面,意义消费日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广告由于赋予商品符号意义而成为文化的载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文章拟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广告,联系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广告对人们的观念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出细致的分析并试图探讨隐藏在广告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