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4月吴江工商局与招商银行吴江支行签订《“知名字号”企业金融服务合作协议》,共同搭建知名字号企业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2.
截至去年底 ,深圳市内资企业(含私营)83151户 ,外商投资企业11737户 ,1999年度分局共受理审核49534件次 ,日均174件次 ,字号查询打印33478份 ,日均117份 ,企业名称核准17085件 ,日均60件。我局在企业名称登记实践中的一些做法(1)企业名称的字号不得相同或相似 ,不论其行业是否相同(有投资关系或隶属关系 ,经同意的除外)。(2)积极保护知名商标和驰名商标 ,原则上只允许该商标所有人使用其商标作为企业名称的字号。(3)积极保护知名企业的字号。在操作中 ,禁止其他企业在该字号前加“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2007,(43):44-44
“丑粮液”、”五娘液”?从即日起到今年年底,爱打“擦边球”的企业将面临严打。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各地工商机关从本月起开展打击“傍名牌”不正当竞争行为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查处一批将他人的知名字号或商标作为自己的字号申请登记企业名称,并以多种方式在市场上使用,制造市场误认、混淆的“傍名牌”案件。  相似文献   

4.
诚信赚得字号久,谦和赢得顾客长企业优秀的经营业绩与良好的社会经营生态有很强的相关性。笔者注意到,《中国消费者》报社、搜狐联合发布了2007年中国IT消费市场年度调查结果,揭晓了2006年度最受消费者认可的IT知名企业和产品。中国移动通信获得“消费者满意运营商”和“消费者心中具有社会责  相似文献   

5.
卫全华  吴威 《品牌》2005,(7):71-73
知名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美国翰威特公司每年举办的年度“最佳雇主”名单中今年爆出了一则新闻。广东南方李锦记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获得“2005中国最佳雇主”、“2005亚洲最佳雇主”两个称号。本次评选中.全亚洲共有13家企业获得“2005亚洲最佳雇主”,除南方李锦记外,其余均为强生、波特曼酒店等国际知名企业。  相似文献   

6.
对企业名称恶意混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 ,发生在南昌市的一起企业名称争议颇受关注。在南昌市城区内 ,出现四家以“金冠”为字号的生产饼业食品的企业 ,登记注册机关分别为省、市、区三级工商局 ,企业性质分属个体、中外合资和股份制。四家企业开设的经营门市均以出售“金冠”蛋糕为主 ,同样悬挂“金冠”招牌 ,消费者一般均误认生产蛋糕的“金冠”企业在南昌城区开设了四个门店 ,南昌市城区的“金冠”蛋糕均为一家企业生产。去年3月16日南昌市东湖区金冠饼屋向江西省工商局提交了要求“金冠”饼业相关企业不再冠“金冠”字号 ,以保护“金冠”商标专用权的申请报告。省工商…  相似文献   

7.
保护企业字号避免不正当竞争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名称及字号是生产经营者的营业标志,与企业长期的经营活动息息相关.对一个知名企业来说,企业名称及字号直接代表着该企业的商业信誉和服务质量,承载着消费者对经营者的综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说,企业名称和字号比商标更重要.因此,很多国家的法律及国际条约都将企业名称纳入法律的保护范畴.  相似文献   

8.
加强企业名称登记的管理 ,关键是要提高预防措施 ,而预防的重点是尽量避免企业字号、知名商品的名称或者著名的注册商标之间的重名。为有效防止被冒用 ,首先应把住两个注册的窗口 ,即企业登记注册口和商标注册口。在加强有关制度建设的同时 ,积极投入财力 ,实现办公计算机网络化 ,运用电子技术 ,克服注册工作手工操作的落后局面 ,在全国开展建设知名企业字号、驰名商标数据库 ,实现全国注册窗口资源共享。结合机构改革理顺现行的企业登记体制 ,将对外实行登记的职能部门如个体、外资、企登等部门合并形成统一的登记注册窗口。积极向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9.
根据全国工商行动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今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打击仿冒、欺诈行为”专项执法行动。日前总局办公厅下发通知(办字犤2003犦第3号),对此次专项执法行动的内容、重点、措施和要求进行部署。此次专项执法行动要整治查处以下行为:将他人的知名商标、字号作为自己企业的字号使用和使用在境外登记的企业名称,通过“委托加工”、“代理销售”等名义,制造市场混淆的行为;制售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以及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对商品的质量、性能、产地以及其他方…  相似文献   

10.
白万纲 《浙商》2006,(11):104-104
在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企业的快速做大,领导者都存在着一个很突出的“管理迷茫”——“一放就乱,一统就死”,这个症状尤以民营企业为甚。回顾国内的民营集团,近两年来,绍兴、嘉兴、杭州、台州等地先后有多家知名民营企业因为集团管控失误而倒下,这些曾经身经百战、经受风雨洗礼的知名企业,如何会在一夜之间陷入危机呢?从富可达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值得浙江企业警示的管控教训。  相似文献   

11.
一、案件介绍1995年,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多次向广州市工商局投诉,指控广州市某企业,未经其授权许可,擅自使用其“三菱”注册商标作为该企业字号,使消费者误认为该企业是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在广州市设立的机构,严重影响了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的利益和声誉,请求广州市工商局责成该企业停止使用带有“三菱”文字的企业字号。广州市工商局接到投诉后,立即进行调查,发现该企业于1988年1月7日被广州市工商局越秀分局核准登记注册,其企业名称为“三菱冷冻空调服务部”。另外,广州市内还有一些已核准登记的企业名称中带有“三菱”字…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走过的第12个年头,这一年它以10.63亿元的展品成交额,1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1869家中外知名参展企业创下历届展会整体水平的历史新高。然而1999年,首届工博会参展企业仅有412家,展览面积仅1.5万平方米。短短十来年的发展,工博会从一个省市级展会跃升为“国”字号展会,其快速发展的背后又蕴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力量呢?  相似文献   

13.
“商标”是用来区别一个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和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的标记。“商号”,通俗地讲即字号,是指企业名称中除行政区划、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外显著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标志性文字。商标权与商号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将他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有意或无意地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或字号的一部分使用,形成在先商标权与在后企业名称权的冲突;二是将他人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名称尤其是企业名称中的显著部分——“字号”注册为商标加以使用,引发在先登记的企业名称与在后注册的商标权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我们苏州市太仓工商局通过盘活股权、知名字号等企业“休眠资产”,全力为企业发展扫清资金障碍,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3年全年共帮助747户次企业实现融资112.6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相似文献   

15.
为严防假借三峡工程之名进行非法经济活动,维护三峡工程的正常建设,宜昌市已清理注销或变更321家企业含有“三峡”字样的注册名称。三峡工程开工后5!发了“三峡热”,许多企业便以“三峡”命名作为提高知名度的手段,造成相近相似的名称太多,甚至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发生了多起假借“三峡”名义招摇撞骗的案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此进行专项清理的要求,宜昌市政府和市工商局行动迅速,将清理工作作为企业年检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控制使用“三峡”字号,对过去已注册“三峡”名称而与三峡工程无直接关系的企业,…  相似文献   

16.
爱玛汽车装饰有限公司起源于知名美国汽车防爆膜品牌UBO,是“国际汽车装饰协会”发起者之一。爱玛借助优势产品深度切入中国市场,与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建立联合实验机构,进行在中国大陆的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经过2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集研发、连锁、营销、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企业,为中国的汽车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全程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商标领域一些以前不为人们所重视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驰名商标与企业字号的冲突,尤其引人关注。如“张小泉”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后,“南京张小泉剪刀店”,更名为“南京金泉剪刀厂”。但“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因历史原因。一直未进行更名,使杭州张小泉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据悉,杭州张小泉剪刀厂现已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上海两家冠以“张小泉”为字号的企业名称。  相似文献   

18.
查处“傍名牌”违法行为,仅靠一、两次专项执法行动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为此,我局选择了将国内外知名商标注册为自己企业字号,造成市场混淆之类“傍名牌”违法行为,作为重点难点进行整治,查处了电器、影碟机、化妆品等行业的企业近20家。3月22日,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指导下,我局根据加拿大埃思蒂·洛达儿化妆品有限公司投诉,查处了广州市雅诗兰黛化妆品有限公司两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一是对该公司将境外著名商标作为企业字号恶意注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责令其办理名称变更登记事项,删除“雅诗兰黛”字号的决定,该公司不予履行,我局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名称由四部分组成,即行政区划+字号(或商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同时规定,企业在使用一个中文笔称的同时,还可使用一个与其中文名称相一致的外文名称。外文名称中对企业字号的翻译可采取“音译”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单位和个人擅自将他人的知名字号或者商标登记注册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并以多种方式在市场上使用,恶意制造误认、混淆,进行“傍名牌”不正当竞争。这种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对市场经济秩序危害极大,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各级工商机关从自身职能出发,积极采取措施,查处了一批“傍名牌”不正当竞争案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由于多种原因,“傍名牌”行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止,社会各界对此反映强烈。因此,总局将打击“傍名牌”工作确定为今年竞争执法工作三项重点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