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2.
给中小投资者更多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见》对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给予了相当的关注。这体现了政府对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和把握 ,也体现了对投资者利益特别是对社会公众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保护将成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则。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进程中 ,社会公众投资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 ,在股权分置等制度缺陷下 ,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往往最容易受到侵害。而持续地侵害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就可能打击公众投资者的信心 ,导致公众投资者的离场 ,进而使得资本市场功能萎缩。实际上 ,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3-2007五年间存在控股股东的分红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对股权分置前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每股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支持现金股利的"侵占"假说;股权分置改革后,存在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下降,并且每股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正相关系显著减弱,从而证实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4.
周健 《金融经济(湖南)》2013,(12):134-136
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变化。研究发现:股改后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有小幅下降;流通股比例与控制权私有收益呈负相关,且负相关程度在股改后加强;权益负债比与控制权私有收益呈负相关,且负相关程度在股改后减弱;行业相关性与控制权私有收益呈正相关,且正相关程度在股改后加强。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以2005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观察了股改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两方面的影响。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和多变量回归检验的结果表明: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无论财务绩效还是市场绩效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市场绩效的变化迟于财务绩效的变化;股改的确使原非流通股股东对待上市公司绩效的态度产生了积极触动作用,但是股改并未改变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占效应”。研究还发现股改对价成为股改后公司绩效变化的反向指示器,同时不理性的投资行为与不成熟的证券市场环境也对公司绩效的评价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通过对股权制衡和股东权益理论的研究回顾得出关于大股东制衡和关联交易的假设,之后应用来自WIND数据库的经验证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了关于股权制衡程度与关联交易的一系列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通过对股权制衡和股东权益理论的研究回顾得出关于大股东制衡和关联交易的假设,之后应用来自WIND数据库的经验证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了关于股权制衡程度与关联交易的一系列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解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国上市公司与其控股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侵犯广大中小股东、债权人利益的情况可谓屡见不鲜,这与我国股市所特有的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特点有关。由于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经济实质及危害。须对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赖以存在的制度缺陷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0.
11.
掏空、财富效应与投资者保护——基于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LLS(1999)指出,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并不是在管理者和股东之间,而是在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国外众多研究提供了大股东掏空的证据。控股股东掏空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投资者利益保护水平低的国家尤为严重。本文以2001—2004年我国非金融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最恶劣的掏空形式之一——关联担保,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关联担保发生的概率、次数与相对金额从2001年到2004年呈递增趋势。(2)有关联担保的上市公司的Tobin-Q比无关联担保的公司平均低0.2,关联担保每增加一次, Tobin-Q下降0.09,关联担保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Tobin-Q下降0.4;有关联担保的公司的年度异常回报率比无关联担保公司低3%,关联担保每增加一次,年度异常回报率下降2%,关联担保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年度异常回报率下降9%。(3)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关联担保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没有发挥对关联担保的抑制作用。(4)投资者利益保护水平与关联担保显著负相关。总之,本文发现上市公司的关联担保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提高投资者利益保护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控股股东的掏空。 相似文献
12.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是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工具,而对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收入和支出的定量分析研究更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对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收支系统进行探索式研究,将相关的现实内容进行模型化处理与数理表达。根据模型的数理结果,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向证券公司收费金额是预期赔偿金额的增函数,与市场风险资产的波动正向关联;但与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及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均负向相关。本文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特别提款权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立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其从诞生之初就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联系在一起。本文简要回顾了特别提款权发展的历史过程,介绍了其定值以及分配方法。从目前的情况看,利用特别提款权直接取代主权信用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式条件仍不成熟,而特别提款权替代账户则是一个较为现实的方案,这成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创业板退市程序的完善:基于投资者权益保护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无疑会对投资者权益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何确保投资者在创业板退市过程中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宏观上如法制环境、市场相关制度1、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微观上如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制度等。其中完备和严格的程序既能保障退市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止退市不畅,又能对退市决定的使用和退市过程加以必要的约束和限制,防止其被滥用。本文通过重点论述海外成熟创业板市场退市程序中的重点程序制度及其之于完善我国创业板退市程序和投资者保护的意义,旨在为我国创业板退市程序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公司投资的角度,研究控股股东侵占与外部制度环境治理问题。结果表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为正的影响,相对于私人控股,政府控股公司过度投资更严重,而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度投资,制度环境的这种影响,在由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这一研究成果从公司投资的角度为控股股东的侵占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通过采集、披露和使用个人信息,在有效保障市场交易安全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危险。在我国目前信用征信体系已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却仍然空白。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对征信体系下个人信息采集、披露和使用的目的、主体、范围和程序进行规范,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配套机制,将个人信息置于法律的切实保护之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企业年金受益人权益保护为主要综述内容,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总结各个学者的观点,并加以梳理,在最后,笔者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资本结构的激励功能和投资者保护:来自沪港上市公司的比较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军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4):33-38,69
本文实证分析并比较了在上海和香港两地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激励功能的差异。分析表明,财务杠杆对大陆上市公司和香港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均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而香港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激励功能显著地强于大陆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所产生的债务压力在香港上市,公司中能够发挥更有效的激励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香港证券市场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有力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9.
市场对股改这一事件的反应显著,在股改日当天出现显著为正的累积超常收益,说明了股改给流通股股东带来了超常收益;资产重组和权证方式使得流通股东获得较多的超常收益,而广为流行的送股方式以及派现方式和缩股方式都没有给流通股东带来较多收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我国全面股权分置改革的第一批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方法,对事件日之前的累积超常收益CA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股改预期带来的股价提前反应是累积超常收益显著异于零的原因;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股改中存在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