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化经济深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成为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途径。但是,农村土地实现市场化配置的前提是清晰明确的土地产权结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条件,但是当前农村土地法律法规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农村土地正常健康流转,损害农民利益,需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法律法规,保障农村土地资源的市场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与时俱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本文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及农村土地市场化为着眼点,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的法律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如何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在发展现代农业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架构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流转是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切实保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配套制度建设,准确定位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角色与职责,推动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流转程序规范化、流转交易市场化、流转经营规模化和流转纠纷调处手段多元化等流转机制建设,为土地流转打造可靠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的根本,维护土地安全,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运行,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大事,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服务"三农"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关系,用法律的形式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关系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心愿.本文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入手,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完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太仓市为推进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克服农业经营机制障碍,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创新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创新农地流转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改变目前土地经营现状的客观需要。太仓市於1998年全面开展了承包土地的两轮续包、确权发证工作,对促进农村发展和稳定发挥了积极作  相似文献   

6.
土地流转是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快土地流转,一方面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一方面,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近期,笔者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走访,就如何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增速问题展开调研.  相似文献   

7.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不仅能够为盘活农村经济提供政策保障,带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同时也能够提升农民群体的收入水平,拓宽农民群体的增收渠道,充分体现出改革开放成果的共享化,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效助力。农村土地制度作为上层建设,要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相符合,以此发挥出土地制度的效用,为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政策活力。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土地制度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发展的具体问题,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制度,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土地制度的理论,又释放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活力。但是,制度本身并非一成不变,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调整,确保制度本身的灵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张丽 《山西农经》2020,(2):63-63,65
在社会发展新阶段,我国注重推进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统一化经营管理,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发展。在农村地区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型模式。土地流转能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现代化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广大农民获取了相应经济效益,能有效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稳定发展。分析了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土地流转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问题是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制度的核心。本文从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利用中的矛盾入手,揭示出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主体本底不清、界定模糊、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等弊端。提出“明晰土地产权;强化农村土地承包权;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加强立法;着力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市场化”等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将保障农民财产权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农村土地制度关乎农村的根本稳定,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农村土地制度完善与否,土地流转机制是否适应现代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湖北省保康县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  相似文献   

11.
对构建中国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城乡统一和公开竞争的土地市场,是完善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核心。只有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才能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才能在征地过程中彻底消除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产权歧视,从而从根本上阻止征地冲突。构建我国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应分三步走。第一步,解决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市场主体问题;第二步,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清晰的基础上,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市场,农村集体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建设;第三步,农村集体土地和城市国有土地在同权下自由竞争、平等交易,达到自然融合。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是解决农村地区资金需求不足的有效途径,该文以重庆市开县农户调查为依据,从农户意愿角度阐明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的必要,运用农户调查法、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性,揭示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的需求特征: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农户经济活动类型、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以及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抵押土地意愿影响显著。为推动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开放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土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农业经营者在一定的制度环境约束下将土地围绕外部利润进行博弈,选择更加有利的土地经营方式,成为土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力。文章利用江西省834份农户调查样本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存在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离农贸市场距离、农产品销售比例等变量上。另外,农业劳动时间比、土地细碎化与户主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务农年限及5年内担任村干部亲属的人数、参加农村合作社等因素均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基于此,该文对如何有效引导与推进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提出了加快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完善农产品流通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替代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文化素质与受教育水平;鼓励农户在自愿基础上成立土地股份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由传统的产销合作向新型的产权合作方向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从农户视角出发,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揉谷镇347份农户调查为基础,定量评价土地整理项目的"三农"效益,为提高土地整理效益提供相关建议。研究方法:选取农业效益、农村效益和农民效益共3个潜变量和15个观测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揉谷镇土地整理项目"三农"效益处于中等水平,农村效益较好,农业效益次之,农民效益最低;(2)农村效益和农业效益均对农民效益产生了一定的显著影响,但农业效益对农民效益的影响较低,农业效益每增加1单位,农民效益仅增加0.18单位。研究结论:在今后的土地整理过程中,要努力提高"三农"效益,特别是农民效益的提升,更要确保农民分享到农村效益、农业效益,推动"三农"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逻辑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难点是如何实现小农户生产经营现代化。针对现阶段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种地如何赚钱”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为进一步丰富农业生产托管实践路径提供借鉴。方法 文章采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推进生产托管服务主体联合、推动小农户组织化、满足农户个性化生产经营需求、健全小农户与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农业生产托管的风险分担机制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逻辑创新。结果 农业生产托管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巩固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没有将小农户排斥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之外。结论 提出灵活推进各种规模化经营模式、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培育农业生产托管供需市场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玉林市土地利用率很高,存量土地较少,用地形势严峻,作为广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地区,玉林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玉林在城乡一体化土地综合整治和农业合作试验区农业产业化项目用地采取“只征不转”的做法。玉株在土地管理中存在项目区经济基础弱、资金筹集难度加大、拆旧复垦后耕地的质量、农民的思想工作与生活保障等的主要问题。对策建议:应充分做好试点前期准备工作、规划与监管并行、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探索多途径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业土地规模经营中的问题,以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为研究视角,构建保障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智慧农业信息功能模块体系。促使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运用实地调查法、规范分析法、信息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农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有利于落实农村土地确权、调配农业专家资源、增强农业产业化活力、提升内部管理水准,并且在智能农业设施和物联网智能监控方面得到了成功运用,具有现实可行性。支撑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智慧农业信息功能模块体系设计主要体现在:农田信息监管系统保障规模生产效率,专家咨询服务系统保障规模生产人才素质,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系统保障土地流转权益,农业产业化管理保障规模经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耕地资源流失的深层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且农业人口占70%的国家,保护和利用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替代的耕地资源意义十分重大。该文分析了我国耕地资源流失的基本状况,分别从农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管理体制、农村土地市场等方面揭示了耕地大量流失的深层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内容。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解决农业"怎样生产"的问题,即必须摆脱目前仍以家庭为作业单位、以土地的分散经营和农户自营的市场销售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该文从国际经验的对比分析出发,论述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约束条件和积极因素,指出了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和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该文从吉林省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吉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思路和提供资金保障、强化惠农政策、提供服务平台、强化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等6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