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视角——理念型心理契约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心理契约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从概念、特点、违背与破裂、测量以及影响因素和影响效果等几个方面评介了理念型心理契约的研究现状,并对理念型心理契约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对组织行为学中心理契约的相关研究做了简要述评,主要包括:概念的界定与发展、内容与维度。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很多成就,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注重对心理契约的动态系统研究,注重心理契约激励雇员的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外关系契约研究浅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系契约是近来国外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焦点。该概念源于美国法学家Macneil提出的关系契约理论。目前关系契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博弈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现有的研究对传统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中未曾涉及的中间形式经济组织问题、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等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关系契约、关系性规则、关系治理等概念的内涵与相互关系。本文对近期国外关系契约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介绍。  相似文献   

4.
心理契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枞巍  尹洁林  文珂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6):136-138
在新经济时代,雇佣关系发生剧烈变化,违背心理契约的事件屡见不鲜,心理契约的研究开始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文章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及其结构的争论谈起,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新进展,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理契约反映了组织与员工之间关于责任和承诺的一种期望,心理契约的构建与管理能有效激励员工增强工作满意感,发展组织承诺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文章将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及内容入手,分析心理契约及心理契约违背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在招聘、培训、职业生涯管理、激励、薪酬和绩效管理方面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国外在职消费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薪酬契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比较关注经理人的货币薪酬契约,而在职消费作为薪酬契约的一部分却在很多相关文献中仅限于理论阐述,对在职消费的经济原因及其后果仍缺乏足够的经验研究。本文试图在系统梳理国外在职消费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观点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来归纳国外在职消费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相关理论与实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郭放 《北方经济》2014,(10):79-80
正对内蒙古地区商业银行而言,核心员工流失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心理契约理论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找出核心员工流失原因的研究视角。在对学术界有关心理契约理论及其违背的研究文献进行大量阅读和归纳分析后,本文采用被多数学者认可的三维度心理契约内容结构,结合访谈中了解到的有关情况,拟从物质激励维度、环境支持维度和发展空间维度三个层面的心理契约违背,来分析研究内蒙古地区商业银行核心员工流失的影响因素。一、物质激励维度的违背物质激励维度作为心理契约的首  相似文献   

8.
倪自银  王旭  蔡月祥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52-155
文章从心理契约的理论视角出发,以江苏56家企业、630名雇员为样本,用实证方法研究影响企业公信度的内部关键要素及其与心理契约实现程度、工作满意度、雇员离职倾向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企业公信度的内部关键因素依次为个人发展、薪酬激励、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心理契约实现程度对企业公信度、工作满意度起到显著正向影响;对离职倾向起到显著负向影响;心理契约实现程度在工作满意度和企业公信度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心理契约是企业留住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员工心理施以企业愿景、价值观、经济报酬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达到精神留人的目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既带来了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心理契约概念、特点、及知识经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构建心理契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祥  顾建平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5):105-108
心理契约问题近年来愈发引起企业组织与员工的重视,但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心理契约。文章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对契约的相关研究成果,将组织中的心理契约与新制度经济学结合起来,对心理契约的内涵与特征重新进行界定,认为心理契约应当是平等互惠的、非正式的、不完全的以及自我履行的契约,最后对心理契约的自我履约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颖 《中国经贸》2010,(10):102-102
心理契约存在于企业员工的心中,柔性的管理使员工与企业保持良好和稳定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心理契约发展过程的研究,阐述心理契约建立、形成和实现过程对雇佣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员工心理契约是员工对自己与组织相互责任的理解与认知。文章从员工的视角出发,采用自行研制的问卷,对山东省的10家中小企业共550名员工进行了员工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员工心理契约的两个方面——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的研究,得出了其三维结构、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性以及两者问的相互关系。最后,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刘洁 《产权导刊》2014,(6):35-38
本文以产权交易行业员工为研究主体,将心理契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员工绩效管理领域,阐述了心理契约基本概念,在分析了产权交易行业的发展而引发的心理契约变化后,针对心理契约与员工绩效水平的影响展开研究,并提出产权交易行业心理契约视角下提升员工绩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绿色金融及其相关概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绿色金融及其相关概念产生的起源和内涵,进而在从概念表述、学术研究、哲学、心理等方面阐明了绿色金融及其相关概念比较意义的基础上,对绿色金融及其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主要从产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研究方向、研究视角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组织行为学中心里契约的理论应用于电网企业的营销中,界定了概念的相应内涵,开发设计了相应的测度量表:然后借鉴ACSI满意度指数模型构建电网企业客户心理契约与满意度指数模型,并运用偏最小二乘(PLS)对测评模型进行检验和参数求解:最后根据测评结果得出模型是可信的,关系心理契约与交易心里契约对满意度都是有影响的,但关系心理契约对满意度的影响远高于交易心里契约对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冬岩 《特区经济》2011,(2):303-304
构建了适合我国IT产业特点的员工心理契约衡量体系,从组织责任对员工责任的预测能力,人口统计变量和公司规模对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以及员工心理契约在组合心理契约类型下的分布情况三个方面来考察我国IT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庞君  李奕 《改革与战略》2009,25(2):159-161
心理契约的核心内容指雇佣双方对彼此责任的内隐期望,其最重要的维度是交易维度和关系维度。在“交易-关系”心理契约的维度中,更具差异性的是交易维度,而且作为实证研究交易维度更容易把握和量化,心里维度的破裂最后也是落脚到交易维度。交易维度的心理契约构建包括心理契约的形成、改变、破裂略及补救四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分析这四个循环过程及其动态特征,有利于交易维度的心理契约的缔结。  相似文献   

18.
孟玉娟 《特区经济》2013,(2):218-220
企业并购会带来心理契约变动,如果企业不能与员工重新确立心理契约,则员工就会利用自身拥有的权利进行抵抗,从而增加企业的交易费用和合作成本,最终损害并购绩效。本文基于心理契约对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交易型契约、平衡性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契约都缺乏足够的关心。最后,本文还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并购人力资源整合模式,以实现并购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心理契约与员工激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敏 《乡镇经济》2005,(9):34-36
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消极怠工、抗议、满意度和忠诚度下降、绩效低下以及核心员工离职等一系列有损于企业的行为,严重地困扰着企业的管理者。本文从研究心理契约的概念、建立、破坏等方面入手,试图提出解决上述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组织中心理契约的特性与效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组织与员工的心理纽带,是个体对他人以及组织间相互责任的认知。研究心理契约的特性并展示其效能,不仅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组织与员工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寻找到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融洽合作关系,优化互惠行为,促进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