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价值导向。从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出发,追溯其理论来源可以发现,《共产党宣言》中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了理论支点和实现途径。"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并且贯穿于新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中国梦"战略布局中,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内涵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01年9月中共中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以来,学术界从本体论、方法论、唯物史观和发展观等方面对"以人为本"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提出,"以人为本"也应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3.
张雪魁 《北方经济》2007,(19):54-56
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聚焦于人类自由的发展观与更狭隘的发展观形成了鲜明对照,狭隘的发展观是一种"经济决定论"的发展观,自由发展观是一种人的"可行能力"的发展观.自由发展观对于我们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层内涵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的科学普及程度,是决定这个国家物质文化发展水平和民族创造力最根本的因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了"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好比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可或缺,不可偏废""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即"两翼理论")."两翼理论"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思想发展观,把科学普及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完善了当...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建设为沿途国家和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下克服困难、走出困境,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创新、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使青海经济脱胎换骨,打造全新的"高原明珠".  相似文献   

6.
海盐文化是盐城地方历史文化的基本特色,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文化观"和"发展观"为指引,围绕盐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对海盐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通过海盐文化视觉表达的提炼与应用,为人文型城市形象的塑造提供方法与路向。  相似文献   

7.
丁海珍 《北方经济》2006,(24):20-2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历经数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付出很高代价换来的真谛,是关于发展观的一个历史性的重大突破.这个发展观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这个基础上很合理地引申出"以人为本的改革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和人们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企业管理在社会文化层面上的观念创新,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创新价值.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反思中,尤其是在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所付出的代价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由于这一理念的阐释角度是多方位的,因此其内涵也是多方位的.本文试从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以人为本"的深层内涵,这对于丰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两山论"是习近平总书记为破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难"悖论提出的一种绿色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新理念和新方法."两山论"的实质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两山论"具有思维方式的生态化、表达方式的通俗化、人民立场的民生情怀和矛盾分析的辩证思维等特征.以"两山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两山论"的法律法规和协同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提出,奠定了这一具有中国新时代特色的文艺工作指导方针的重要地位。其思想内涵有三方面:一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美学基石;二是以人民为文艺表现主体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核心要求;三是确立人民艺术标准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理念,"新时代"正是其中之一。文章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政治观主要表现为"以民为本、立法为民"政治主体观,"全面深化改革"政治发展观,"反腐倡廉"政治清廉观,"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政治稳定"政治生态观。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新发展观应运而生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发展观来指导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主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五个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问题认识上的升华,体现了领导一个国家发展事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罗馨 《改革与开放》2016,(20):50-51
习近平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此种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实际国情的战略规划,是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力向导,是推动型国际关系建设的强大推手,更是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然选择。"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它既是中华民族"和合"哲学思想的继承,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史观哲学思想和世界交往理论时代性的体现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以胡锦涛同志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第四代领导集体自十六大以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核心,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继承发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立足治国理政全局,从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出发,提出了由一个战略目标、三大战略举措构成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前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的新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崭新成果,具有鲜明的理论内涵与时代特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与指引.  相似文献   

17.
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是马克思关于俄国以及其他东方落后国家如何发展的创造性设想,由于马克思晚年书信研究的兴起,人们对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认识和理解众说纷纭.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这一理论对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指出文化是我们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并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原理层面,又体现在方法论层面。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文化自信的理论指导,同时,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文化自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计划赶不上变化,规划变成了鬼话",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颇具讽刺意味的民间俗语.正如西方先哲所言"存在即合理",这句民谚亦非空穴来风,实乃有所指也.让我们回望半个世纪以来所制定和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以及数不清的种种规划,有成功,有失败,但不尽人意处十有八九,集中表现在计划与现实脱节严重、规划与结果相去甚远.导致这样一种被动和尴尬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如对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认识不足、过于强调主观意愿等等,但其根本原因,盖在于长期以来未能形成统揽全局的科学的发展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新的发展观,为"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篇富含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议题的大文章,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开放发展观。基于新发展格局的“双循环”属性,系统阐述新发展格局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开放发展观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开放发展新理念、重要经济学维度以及重大意义。研究表明:构建新发展格局同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再生产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以及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理论一脉相承,因而具有深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同时它又有着区别于过去发展阶段中旧开放发展观的新理念,包括制度型开放、国内市场规模优势、高水平自立自强、包容性经济全球化、统筹发展与安全。新发展格局下的高水平开放发展,要从层次、领域、范围、空间和次序五个重要维度进行拓展和协同推进。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开放发展观,对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