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老区建设》2008,(7):21-21
信息公开不等于透明政府;严防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形式主义;灾后建筑物重建应注意提高抗震性能;收养地震孤儿应做好思想准备;灾后重建必须严格落实城乡规划法。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建设厅8月13日发出通知,对灾后重建工程开工建设和农房重建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明确了所有灾后重建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相关信息应在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网站公开发布,积极鼓励建筑企业参与灾后重建工程招投标活动。  相似文献   

3.
江华 《中国经贸》2011,(10):142-142
近年来“异形柱框架结构”型式得以广泛应用。这种结构型式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普通框架与普通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平面划分上的缺点。但是这种结构型式都属于抗震比较不利的结构,本文通过异形柱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抗震设计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救灾援建资金有效地用于过渡安置房建设和灾后重建工程,保证灾后安置和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川省建设厅抗震应急指挥部日前向全省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出《关于做好对建筑材料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提出了四项具体实施意见,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省建设工程造价总站联系。  相似文献   

5.
7月12日,由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与南都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灾后重建中的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主题演讲会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民政部救灾司司长王振耀就“政府在灾后重建中的地位以及对民间力量的动员”,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徐永光就“灾后重建中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参与”,中央党校社科部教授徐平就“灾后的文化抢救与文化重建”,以及一些来自四川、陕西等灾区的社会民间组织就他们参与的5.12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做了精彩的演讲,并和来自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政法大学、  相似文献   

6.
刘雨前 《魅力中国》2009,(12):110-110
砖混结构建筑的构造柱和圈梁在抗震加固的必然要求,在图集、钢筋、混凝土、砌筑等到方面克服易忽视的问题,严格按规范要求一丝不苟地施工,才能保证建筑物抗震安全。  相似文献   

7.
灾后重建面临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震后成都,良好的投资环境没有变,鼓励创新的环境没有变。一大批灾区建筑、交通设施的恢复和重建项目,将为相关产业带来超常规的发展机遇。大地震造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日前展开了灾后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灾后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是当前恢复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省将再用一年多时间开展农房重建,让受灾农户在明年年底前住进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永久性住房。会议提出4点要求。第一,确保建筑质量。安全是首要条件,如果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历史不会饶恕。要科学选址,科学设计、强化抗震设防标准,科学施工,确保建材、  相似文献   

9.
银行业的灾后重建,不仅仅是重建倒塌的营业厅,更重要的是打牢无形的地基,改善银行业自身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0.
蒋维维 《中国经贸》2013,(12):268-268
灾后重建跟踪审计有利于促进在后的和谐重建,然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审计工作的进行,因此,本文详细的分析现存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来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1.
郑洁 《特区经济》2010,(7):292-293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了高效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研究如何举全国之力多渠道筹集灾后重建资金以及解决相关应用问题,就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了。本文针对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了重建各个阶段应采用的融资模式及特点,希望以此推动灾区由被动"输血"到自行"造血"功能的转变,尽早重建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2.
造成建筑物震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构工程抗震问题不能完全依赖"计算设计"解决,应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论,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文章论述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构造设计及施工管理三个方面对整个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发改委日前宣布,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决定,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已经成立,主要负责组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和相关政策的研究。国家发改委为规划组组长单位,副组长单位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30多个部门和有关方面为成员单位。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近日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讨论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使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关注建筑结构的抗震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有关部门应对建设予以足够的关注,通过宣传,同时,集中国家相关的抗震技术人员从技术的角度提供一套对当地地震烈度可以有效设防的建筑标准。其次,结合当地经济与建筑结构类型特点,应对新建的建筑从建筑材料的合理应用、建筑结构抗震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加以一定的技术指引,使我国建筑结构抗震成为一个有意识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当前,汶川地震受灾地区正处于从全力救援转向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就灾后重建工作的近期和长远规划来看,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重视重建机制的创新,鼓励受灾地区群众变被动地接受救助为积极的自救自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自我重建,自立自强,通过以工代赈拓宽灾民安置渠道,解决灾民就业问题,重建灾民信心。  相似文献   

16.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怎样又好又快地搞好灾后重建,减轻灾区人民的损失和伤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对灾区重建中的房地产问题如灾后重建房屋所有权的归属等进行一些法律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赵翠成 《魅力中国》2013,(8):109-109
本文基于砌体结构建筑抗震性能分析的结果,并结合历次震害资料。就砌体结构建筑抗震施工构造措施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招投标动态     
四川:灾后重建招标投标工作补充通知出台10月17日,针对《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灾后重建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四川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鉴于汶川地震灾后住宅重建,因我国物权法对于建筑物的再建并无直接的规定,现行立法以处分共有土地方式进行再建,导致效率低、产权纠纷高而影响灾后重建。提出我国应建立区分建设用地使用权方式的再建制度,完善再建决议机制,增设让售请求权和买回请求权。  相似文献   

20.
李斌 《新财经》2008,(7):51-51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夏业良连续在博客上发文,谈了对于汶川地震的反思以及对灾后重建的一些建议。夏业良是近年来活跃在中国经济学界的新一代经济学家,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敢言经济学家。《新财经》记者就灾后重建话题,采访了夏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