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危机之后如何迅速恢复生机和活力是众多经历危机的企业共同的难题。其中,如何迅速恢复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它将直接决定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必须在发展战略、生产技术、管理机制和组织资源等四个方面紧紧围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武汉大学学者周运清教授认为: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危机,中国新一届政府正有效吸取此次危机初期的沉重教训,积极塑造和创新政府公信力,以化危机为动力,让国民共度难关。周运清教授认为,SARS危机给中国的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影响。其初期,由于政府对疫情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应急反应机制不健全,使中国政府的公信力受损。自四月下旬以来,新一届中国政府采取前所未有的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从五个方面积极塑造和创新政府的公信力,使其在SARS危机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机械企业作为推动我国产业规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企业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当前的社会建设与市场发展背景下,需求量的迅速增加对机械企业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尽快适应市场发展环境与要求,机械企业必须对内部生产管理机制进行切实有效的完善。本文提出了劳动竞赛机制这一管理理念,并以渤海装备公司石油机械厂为例,针对劳动竞赛措施及成果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夏之际,突如其来的非典危机影响到人们按部就班的生活节奏和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在非典的阴霾慢慢散去之后,企业应重新审视自身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在突发性的非典危机影响下,与我们许多企业表现出来的不知所措,纷纷选择停业相比,在华的外国企业却表现出冷静与有条不紊,照常经营,其处理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迪。这些跨国大公司内部有着一套完善的危机处理机制,在非典危机发生后,迅速地启动,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把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事实上,对各种风险和危机作出预防以及快速反应,对企业…  相似文献   

5.
2003年春夏之季,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危机对政府、企业和我们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非常严峻的考验。而在此次非典的侵袭下,许多企业往往过多地依靠政府来解决危机,而自身却没有办法,使得正常的经营秩序遭到破坏。在SARS的阴影慢慢散去以后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身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企业同样也需要建立危机事件的应变机制。一套完善的危机处理机制,在危机发生后,可以迅速启动,以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把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江西检验检疫局针对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赴非洲劳务人员陆续回国、适逢非洲留学人员来华高峰的实际情况,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加强口岸防控,出台多项措施,切实加强江西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严防疫情传入。江西局成立了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落实责任分工制定防控方案和技术方案,下发通知并迅速部署和开展防控工  相似文献   

7.
企业危机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危机管理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自2002年爆发SARS以后,危机管理在我国也成为一个热门概念,公共机构和企业都开始重视起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和重要的管理领域.同时,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危机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国外企业如联合利华、雀巢、宝洁、肯德基、强生、高露洁、麦当劳、哈根达斯等世界500强企业,国内企业如谢瑞麟珠宝、格林柯尔及其旗下的科龙电器、美的电器、奇瑞汽车、娃哈哈瓶装水、光明乳业,都陷入程度不一、类别不同的危机当中.  相似文献   

8.
在国外一些大公司里,设有专门的危机公关机构,一般其主管都是由公司首席执行官兼任。其中绝大多数人员都是由公司部门主管以上人员和公司外聘顾问组成,这样的组织结构保证了企业在面临危机时的反应速度和效率,从而确保了  相似文献   

9.
透视公民社会的治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西津 《中国审计》2003,(18):11-14
回顾今年春季以来在中华大地及至全球范围发生的SARS危机,它对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的成效也羸得了国际上的称誉.  相似文献   

10.
正1迅速健全以传染病防控为当务之急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这次的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次危机,也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这次应对疫情的过程中,除了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治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短板。在所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传染病的蔓延传播是最主要的一类,由于传染病具有突发性和重大健康风险,建立科学全面的传染病防控应急管理体  相似文献   

11.
刘健 《企业导报》2011,(14):193-194
随着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针对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企业危机不断频繁爆发,企业解决危机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利用网络传播危机信息和对危机信息加以控制和预测。本文从信息传播角度对企业危机预警系统从原则、模式、机制、系统构建和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企业在网络危机信息预警系统的结构,以增强企业在遭遇危机时的预警能力,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和对策,提高企业在网络环境下的危机预警绩效。  相似文献   

12.
税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支持贯穿了应急管理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对税收应急机制建设的研究,为完善公共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疫情防控能力提供借鉴。文章明确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结合应急管理机制总体理论模型内容,对比非典、新冠疫情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当前税收应急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支持应急税收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运用税收政策的应急响应预案、加强线上办税建设、注重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交通运输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统筹疫情防控、应急运输保障、春运工作等重点任务,及时出台有关政策措施,畅通绿色通道,做好春节后错峰返程运输保障,加强一线人员防护,坚决遏制疫情通过交通运输传播扩散,为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2月,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武汉医院出现了医用口罩、护目镜、医用帽、橡胶手套等医疗物资紧缺问题。此次重大突发疫情,对建立有序突发事件联合应急处置机制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构建高效应急物流系统提出了新的思考,对物流企业在救援物资的收派、运输、仓储等各环节迅速响应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企业的管理机制和各方面的运行机制也逐步步入了正规,正向着国际化迈步,但是由于我国企业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仍旧有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文章通过对几个重点国家的分析,找出优势,比较我国企业的应急管理机制做,加强企业预警和协调机制,强化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外包:企业流程再造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新春伊始,爱立信公司将手机生产外包的消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甚至有人认为这家著名跨国公司从此要退出手机市场,其实,外包在国外大企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像人们熟知的耐克、IBM、惠普、康柏、戴姆勒-克莱斯勒等一些大名鼎鼎的公司,都是通过外包加工而成长起业的国际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17.
何立胜  陈军 《企业活力》2002,(11):24-26
<正>所谓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景。企业危机有需要迅速的决策、人员紧缺、物质的严重匮乏、时间紧迫四个显著特征。危机的实质是事态的发展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这种失控的状态将给组织或个人带来严重的损害。危机属于一种极端的冲突状态,人们在危机中往往感到不知所措,无以应对。总的来看,企业经营过程常见的危机主要有十大类型。 1.人力资源危机 知识经济时代,人是生产力要素中的首要资源;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任何企业危机的根源几乎都可以归结为人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将帅之才。成熟的企业不因高层人事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已经过去的头5个月里,这些跨国公司接二连三掉进了危机的泥坑。耳熟能详的世界品牌,突然之间被一连串纠缠不休的事件团团围住。联合利华、波音、亨氏、宝洁、卡夫、肯德基、强生、高露洁等世界500强企业,大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品尝到在华危机公关的酸甜苦辣。无论他们是否做好准备,反正网络时代的跨国公司危机公关,已然“轰隆”一声,登陆中国领土。危机为何青睐跨国公司?网络扮演了什么角色?跨国公司该怎么办?《英才》深入采访六大公关公司高层,以期权威解读危机攻略。  相似文献   

19.
林海峰 《中外管理》2003,(10):22-22
几个月前爆发的”非典”让整个世界措手不及。在SARS阴影的笼罩下.飞机停航,火车空空荡荡,街头人流稀少,饮食、娱乐、旅游行业全面停业——大多数地区和很多行业的企业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非典”影响的广泛性决定了企业对危机关注的广泛性.所以SARS的阴影过后,关于危机的话题忽然热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青岛的强势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形成了阵容强大的梯队,一百多个项目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享誉国内的青岛名牌企业群,正在成为世界级的名牌企业群;海尔创国际品牌、青啤集团与跨国公司巨头结盟、金王集团与国际大零售商合作,都是跨国经营的成功范例;青岛企业自创国际品牌、贴牌生产、与跨国公司结盟、直接出口等模式都富有代表性,都值得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