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对象与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人类社会是从人类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开始的。在人类能生产劳动之前,它还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动物的一员。动物只能依靠自身的本能去利用自然物,而不能改造自然。自从人类学会运用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活动以变革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后,人类社会便形成了。有了生产,便有了生产技术。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表现,它是与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人类的社会生产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所赖以进行的生产技术问题;一是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问题(即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和交换的关系)。前者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是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后者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是经济科学研究的对象。农业发展史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生产力观揭示:劳动生产力不但内在地包含着自然生产力,而且是以自然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是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在社会生产领域以外的自然界也存在自然生产力,即生态生产力,它表现为地球生物圈生物的生长、繁衍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能力,具有原生和基础的性质,是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自然生产力的源头。进入社会生产的自然生产力是对自然界自然生产力的开发、利用和再创造。后者的作用是自发和盲目的,是"自在"的自然生产力;前者则以劳动为中介,植入人的自觉因素,是"自为"的自然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人地系统是由人类社会系统和地球自然物质系统交互作用而成 ,它们之间的竞争和协同推动人地系统的演进。协调人地关系就在于协调两个子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关系 ,使它们保持动态平衡。本文在具体分析了人类社会系统和地球自然物质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后提出了协调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内涵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技术发展过程,而且是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发展过程。它应当包括农业生产力、农村生产关系、农村上层建筑的现代化,以及三个层面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研究水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水管理对水资源的影响纳入社会经济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中,通过分析研究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最后指出三者的最合理发展方式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三者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球是一切生存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对人类社会具有永恒的重要价值。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于人类的历史。在中国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辛勤耕作、繁衍生息,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地球的负荷变得越来越沉重,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经构成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7.
“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转换的产业,涉及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多种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林产加工业,始于森林资源,是森林资源制约型产业,在整个投入产出链中,存在着层层、环环的资源供给制约关系;既有质的适应关系,更有量的比例关系,如果质量不适应,比例不协调,必然产生资源制约性故障,这为纵向制约;而森林资湃在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中的特殊功能,更使得森林资源的利用,和林产加工业的发展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是横向制约。这两种制约纵横交织,决定了林产加工业发展既无法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们要利用这个节日,更好地关爱地球,保护地球!我们要认识到,今天的地球,绝非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物质运动客体,而是一个经过人类所施加的各种影响,已变成集自然物质运动与社会物质运动为一体的整体,是一个包含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各种作用和影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就农村工业化过程、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以及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农村工业化是不同社会、不同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纵观农业发展史不难发现,农村工业化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之后,工业才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社会最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  相似文献   

11.
如何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一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已成为当前上海城市发展中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一、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生态城市应该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现代文明、发达城市的象征。这…  相似文献   

12.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任何时代,经济增长方式均属于生产力范畴问题。人类社会采取何种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及经济发展的水平。从社会生产力和人类对知识运用的发展过程来看,在工业革命前,由于生产力尚不发达,人类...  相似文献   

13.
人是社会动物。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集体进行的,要组织和协调集体活动就需要管理。因此。可以说从开始有人类社会起就有了最初的管理活动。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管理范围和管理的复杂程度,因而对管理学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对冰雪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历了一个由最初对冰雪资源的直接实用性开发到文化开发;由单元文化开发逐步形成了现代的多元文化开发格局.并创造了包含冰雪艺术、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饮食等多方面内容的冰雪大文化。对这一发展历程的考察研究.有利于促进冰雪资源开发.推动冰雪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进入了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协调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面对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难题,以创新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推动资源环境管理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生态文明时代,按其保障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功效不同,资源环境价值区分为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运用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提升国土资源工作水平。做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国土规划作为调控工具,平衡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解决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矛盾,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所谓生态观就是人们对人与自然间关系的基本看法。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人、技术,自然间的关系,经济与生态间的关系,社会与生态间的关系,生产、经济、自然、社会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之间的关系(如整体局部关系、层次序列关系、动态静态关系、反馈关系、耦合关系、全息关系等);还包括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协同等关系形式,等等。  相似文献   

17.
一、管理理论发展历史回眸人是社会动物。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集体进行的,要组织和协调集体活动就需要管理。因此,可以说从开始有人类社会起就有了最初的管理活动。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管理范围和管理的复杂程度,因而对管理学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当时的管理水平也与之相适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管理思想有了很大发展,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第一部法典以及古中国的《孙子兵法》都闪现出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火花。它们…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面临着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不协调问题。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关系紧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三化"有机结合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最后提出创建"三化"有机结合的发展平台、编制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规划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印象樱桂园     
<正>农业,自人类有文明以来,一直推动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农业的发展史。但商品经济发展至今天,农业,特别是林木种植业,受生物生长繁育规律慢和自然条件要求高的制约,越来越难以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在大环境的驱使下,更多的投资者选择了对森林不计后果的使用,我们只能眼见着原生态森林从眼前一个个消失,生态从我们手中流走,在痛心疾  相似文献   

20.
郭晓鸣 《农村经济》2020,(4):143-144
乡村振兴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迈向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构想,是对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城乡关系变迁和乡村价值重现的时代回应和历史要求。乡村振兴的根基和底蕴在于乡村治理,后者也会制约着产权制度向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化,特别是在治理结构、民众参与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仍存进一步拓展深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