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张海涛 《活力》2012,(10):234-234
观众总是期待自己观看的新闻节目是记者采取一种专业化的操作方式,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出发架构新闻,而不是从记者的个人偏好出发。由于个人对新闻事件的感知是有差异的,以及价值观的不同,纯客观的新闻特别是纯客观的电视新闻是不存在的。因为电视新闻不仅包括文字的记述还包括画面语言的应用,客观报道某一事实显得尤为重要。报道事实的不客观体现在数据的不准确、事件表达的不全面、同期纪录的不完整。  相似文献   

2.
朱佳美 《活力》2011,(6):254-254
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过程及原因五大要素写新闻.只有报道内容与事实的本来面貌相符。与当时产生的新闻的条件状况相符,新闻才能真实。而新闻本质的真实也只有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指出: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是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闻报道的客观原则要求,诸如不能运用第一人称、记者不能在报道中发表议论、最好不要使用修辞格等做法一向被视为神圣而高效的新闻写作条款。但是,我们仍然看到有一些经典报道并没有严格遵循这样的技术要求,阅读效果反而更好,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康健 《活力》2010,(14):160-160
一、新闻摄影工作者道德修养给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带来的风险 新闻摄影工作者的职责决定了他是公众舆论的代表,他要向社会负责,要遵循社会公德原则.法律法规.要有鲜明的立场,用真诚客观的态度报道新闻.不能为了个人的目的追示所谓的构图美,冲击力或者是为给所在的媒体创造轰动效应利用高科技手段制作各种类型的假照片。  相似文献   

5.
何秀丽  朱冶 《活力》2005,(7):250-250
新闻报道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一是真实,二是迅速。在这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当中,真实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要素,它是新闻的生命,对于这一点在新闻界已形成了共识,同时它也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奉行的原则。但是,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却并非都能够坚持新闻真实性,新闻失实性报道时有发生。新闻失实状况,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故意性失实报道和非故意性失实报道。  相似文献   

6.
鞠红梅 《活力》2014,(2):72-72
目前,几乎所有媒体都摒弃了“记者是一个旁观者”的新闻观点,都在大力打造“主观新闻”。尤其是深度报道,体现记者和媒体的“观点”已基本达成业内共识。面对两年来智能手机突飞猛进的冲击,不但纸媒在用深度报道来“抵抗”,新兴媒体也在用深度报道来博眼球。  相似文献   

7.
陈国辉 《活力》2005,(6):325-325
在深度报道中,新闻细节的运用能使电视新闻更有新闻价值,在电视新闻中,细节表现的就是新闻人物或新闻场景的最具有个性的画面或同期声。细节部分主要体现在新闻人物的某一个面部表情、一个手势、一句话甚至是人物的穿着打扮等方面,也可以说是某一个新闻场景的特写镜头,细节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重点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凯歌 《活力》2011,(5):172-172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秉承新闻真实性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良知和道德底线。虚假新闻是相对于正常新闻(全面、准确、客观反映新闻事件本来面目的新闻)而言的,它与新闻真实性格格不入,本文从“虚假新闻定义及表现”、“为什么要造假”、“如何杜绝虚假新闻”三个层面,深入剖析虚假新闻的危害以及坚持新闻真实性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至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姚自强 《活力》2012,(19):136-136
媒体记者常采取一种采访方法,就是只听一家之言,或者只采访适合自己报道取向的材料,然后就作出单一价值取向的"一边倒"新闻报道,这样很难提供给受众客观公正的报道. 那么,我们在应该如何向西方媒体学习,才能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兼听". 一、采访时要兼听 首先,我们媒体从业人员,要树立新闻采写的"平衡意识"(或叫做平衡艺术).这是传媒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一项新闻基本功,对每一名编辑、记者或通讯员都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采取诸如广告等一系列营销活动,借以扩大知名度,推销其产品和服务,获取丰厚的利润。新闻媒体作为上层建筑也必然要反映经济,反映市场。新闻媒体反映市场经济的主要手段是新闻。新闻是新闻媒体的客观报道。而广告则是市场主体的自我宣传。二者应有原则的区别和明显的界限,不容混淆。但是,少数新闻媒体放弃党性原则,违背新闻道德准则,刊播“新闻广告”,使舆论导向和消费导向误入歧途,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徐力军 《活力》2011,(5):158-158
一、新闻真实性的概念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真实性是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是指新闻报道反应客观事实的准确度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也的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2.
谷小娟 《活力》2011,(8):161-161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客观、全面、公正,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否坚持做到这一点,从小处说,既涉及媒体的形象,也关乎编辑、记者的形象。从长远讲,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媒体的生命力,关系到整个新闻事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新闻故事化,是一种回归新闻本质、让新闻真正体现其功能的一种写作技巧。这种技巧以坚持新闻事实为基础,借用文学笔法,把故事引入新闻,使新闻报道更具人情味,有可读性。但另一方面,这种报道手法也带来了新闻失实增多、报道内容流于浅薄、屏蔽重大社会事件等隐患。如何发挥新闻故事化的优势,减少甚至避免其可能的负面影响,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浅议谨慎性原则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的运用孙达明,张秋铭谨慎性原则,也称之为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处理经济业务时,有几种方法可供选择,允许选取其中一种对所有者权益客观影响较小的方法的原则。它是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企业会计准则的一般原则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王媛媛  孙琳 《活力》2007,(8):127
新闻报道策划,是指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报道环境的分析和预侧,对新闻资源的开发。策划不但能体现媒体的报道思想,而且还能提升报道的深度,提升报纸的社会影响力,体现编辑的思想。为此,我们要在新闻中学会策划,在策划中写好新闻。  相似文献   

16.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通常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它以善恶为标准,凭借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及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言行,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相加之和。道德作为一种非强制约束手段,比法律发挥着更加广泛的作用,这体现在各行各业,日积月累,各行业自身也形成了一套自律体系,在新闻媒体中,新闻道德约束着记者的行为,促使其摒弃个人利益与外力干扰,客观、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17.
王晖 《活力》2011,(14):140-140
所谓的新闻客观性包含着动态地呈现客观事实的理性过程,除了准确、公正、多面地报道之外,还深入事实,通过理性的解说道出真相。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客观性是新闻报道做到真实、全面、准确的前提条件,只有客观,才能接近事实;只有不断接近并揭示事实。才能得到真实;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和准确才得以存在,新闻的价值和意义才得以体现。下面结合实际谈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姚婷 《活力》2011,(8):187-187
目前,媒体的新闻竞争主要体现在新闻的提量、提速、提质三方面,但提量、提速和提质既要发挥媒体各自传播优势,又要适应媒体融合的客观要求。当下传媒市场出现的新态势和新闻竞争新特点对单一介质的广播媒体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广播的新闻传播必须更新理念、创新表现形式和手段。速度在广播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利用好一切报道手段给广播新闻报道提速,实现最佳传播效果?以下是本人思考后的一点一山得。  相似文献   

19.
邵英明 《活力》2014,(12):106-106
新闻摄影的形象特性,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它的纪实性,二是它的瞬间性。纪实性是摄影术被引入新闻传播领域的基础。新闻摄影就是利用了摄影术能逼真记录事物外形的能力,对具有报道价值的事实进行客观忠实的反唤。研究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常常要从它的纪实特性入手。而瞬间性,则是新闻摄影形象的基本特征,它是我们研究新闻摄影形象规律的最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李艳丽  魏绪东 《活力》2006,(2):170-17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新闻传媒普遍加大了社会新闻的报道力度,以提高和增强媒体自身的价值.吸引更多的读者、观众和听众。不少社会新闻作品既发挥了道德规范功能作用,又体现了指导性原则,在主体上很好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主流,充分发挥了表达舆论、传播思想和观点,达到统一思想和行动,社会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