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新保 《经济师》1992,(2):9-13
<正> 一、国营大中型企业必须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可以搞活 搞活企业,尤其是搞活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始终是多年来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头等课题。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与主体,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提供者,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搞活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才能使企业发展壮大,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积累和扩大生产的能力才能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物  相似文献   

2.
<正> 当前,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国营大中型企业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并提高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审计部门作为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部门,应当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为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积极开展工作。首先,应当明确树立为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而努力工作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由于多年来积累下来的问题和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的影响,国营大中型企业一直活力不够,大多数企业效益低下。在影响企业活力和效益的因素中,有的属于国家和社会大  相似文献   

4.
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大中型企业能否搞活,经济效益能否提高,是关系国家经济稳定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问题。 究竟从何入手搞活大中型企业?我们认为,内部搞活是关键,外部因素是条件。企业内部改革抓好了,外部条件才能发挥作用。从企业内部看,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环  相似文献   

5.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基础。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大连召开的华北、东北部分大中型企业座谈会上。认真分析研究了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搞好国有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6.
国家的富强主要靠增加财政收入,而增加财政收入,保证市场供应,归根结底要靠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来实现。大中型企业拥有较好的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拥有众多的人才,所以在国家经济活动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大力支持大中型企业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小企业的发展地位和发展方向,正确理解搞好大中型企业与发展小企业的关系,是当前经济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要辩证认识大中小型企业的个体价值,牢牢确立在调整中不仅要搞活大中型企业,同时要进一步把小企业搞好的战略思想。 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物质基础。我国现有独立核算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一万多个,虽然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5%,但它们创造的工业产值却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6%,上缴国家税利占利税总额的60%以上,但由于近些年来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大中型企业面临困难较多,效益下滑。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财政每年给予国营企业的亏损补贴已达数百亿元,估计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企业亏损,还有一批企业处  相似文献   

8.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骨干力量,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仅对经济发展的全局而且对财政自身的发展壮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探讨与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苏明 《经济问题》1992,(4):42-45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这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振兴国家财政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就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一、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的原因 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起步开始,就一直把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放在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迅速地成长和发展,由1978年的67户发展到1990年的309户,其中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230户。这230户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分别占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户数和国营工业企业户数的6%和29.95%,是广州市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会供给的主要提供者。1990年,广州市230户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产值占全市国营工业总产值82.71%,固定资产的84.85%,职工人数的72.09%,已交利、税、费的84.76%。  相似文献   

11.
企业是社会生产的细胞。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国家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脊梁、支柱。新中国40多年来,国营大中型企业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搞活搞好大中型企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在当前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度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中型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企业科技竞争力直接影响企业效益,更关乎国家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进行度量,并对影响企业科技竞争力的环境因素进行Correlation相关性分析,总结目前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利利  苏小英 《经济师》1997,(4):80-80,29
探索搞好大中型企业的路子●刘利利苏小英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属于支配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物质技术力量。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  相似文献   

14.
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作用,而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有经济的支柱。“抓大放小”中的“抓大”,就是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这样讲,“抓大”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事。因此搞活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国有大中型企业与乡镇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同处平等竞争地位。由于本身痼疾,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亏损面和亏损额一再增长,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央下了最大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张强 《经济问题》1992,(1):46-47
国营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脊梁。为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国家从资金、物资、原材料等方面向大中型企业实行倾斜,千方百计保证大中型企业生产适度增长。然而,从实施结果看却不尽人意。企业受多种因素影响,效益低下,生产难以为继。原因何在?本文就此作点探讨。 一、当前大中型企业生产难以发展的主要症结  相似文献   

16.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思路和建议刘昌林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环节,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自1991年中央工作会议以来,搞好大中型企业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家先后颁布了《企业法》、《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规,党的十四届四中全...  相似文献   

17.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的思考侯雪梅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主体,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厦的支柱。在我国已经步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轨道的今天,如何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着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而且推动、制约,甚至决定着...  相似文献   

18.
<正> 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的基础,国家经济的支柱,财政收入的主来源地。大中型企业能否搞活关系重大,目前搞活它有什么困难,怎样才能使它真正具有活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湖北随州市的十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初步调查,就带有普遍意义的难点问题概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南英子 《经济师》2008,(7):218-220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大中型工业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我国200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数据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时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异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相当多的同志都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骨干,集中了国家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能否稳固,整个国民经济能否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发挥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目标的导向作用,都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