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次聚会,朋友问我:“你们杂志的文章我怎么看不懂?”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其实我知道,看不懂《大经贸》的人还有很多,因为这是所有专业期刊的共同属性:“在外行眼里是内行,在内行眼里是外行”或者“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  相似文献   

2.
引言:为了最后的销售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要到这里看桃花,桃花开不开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有没有来”,这是电影《东邪西毒》中既暗恋“西毒”兄嫂又喜欢“盲武士”老婆的风流药师“东邪”的一段内心独自。被誉为银幕诗人的王家卫籍此隐喻现代人爱与不爱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3.
与《光彩》的“结合”是工商所老傅做的媒。那是在大前年报刊征订的时候,老傅当时说:“你是文化人,订一份《光彩》杂志怎么样?”碍于情面,我问:“杂志好看吗?”他还真的从包里拿出一本来,并再三叮嘱,两天内归还。这便是我与《光彩》的第一次会面。也算是“一见钟情”,《光彩》好像是专门为我办的杂志。事实就是这样,像我们这样的个私业户中国有几千万,中国现有杂志两千多种,对我们这些人“知冷知热”的也只有《光彩》,难道这样的《光彩》不值得人爱吗?每次“娶”来《光彩》,我总是一字不漏地看完,就连编辑部的电话号码也不…  相似文献   

4.
李思  陈晓燕 《广告大观》2009,(9):116-117
“你看昨晚的《百姓聊斋》了吗?那故事怎么像就是在演我的经历呢!” “要看今晚江苏影视频道的《百姓聊斋》啊。今晚的主角是我演的,一定要看啊。”  相似文献   

5.
“还是给你看吧!”同事小胡把新到的一期《中国海关》递给我说:“我看头三页还行,其它的文章看不下去。”  相似文献   

6.
石林 《中国工商》2002,(5):160-161
童话《爱丽丝漫游仙境》中有这样一段对话:爱丽丝来到一个大路口不知该往哪走,看到树上的柴郡猫,她问道:“请你告诉我我应该往哪里走?”“这要看你要去哪儿?”猫回答说。“不管去哪儿”爱丽丝说。“那么你走那条路都没关系”。猫说。因此,如果你不知道要做什么,那么,时间管理就没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佳讯 《广告大观》2004,(3):141-142
十年前我看《欧洲广告战略》(Rein Rijkens European Advertising Strategies,Cassell Villiers House London),四年前我写《品牌形象策划》(《品牌形象策划:透视品牌经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一年前我在《销售与市场》杂志专栏“跨国公司在中国”陆续发表了数个案例,猛然回头,发现自己以前关注的企业案例似乎都是大公司和大品牌。尽管每个大企业都留  相似文献   

8.
我在布鲁克林读书,后来上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之后就读哈佛法学院,在那儿我让父母大吃一惊。因为只读了两个月我就退学了。我的父亲。是《纽约先驱论坛报》专门负责犯罪新闻的记.他问我:“你准备做什么来谋生呢?”我说:“别问我。”我真的不知道。他又说:“为什么不做些公关呢?”  相似文献   

9.
人物     
《市场周刊》2011,(5):8-8
易中天:没品过《金瓶梅》和“性感内衣” 著名学者易中天近日在南京参加第七届江苏读书节暨首届江苏书展.期间谈到自己在书店遭遇的“盗版事件”。“有一小朋友拿善盗版的《易中天品三国》让我签名,一看就是盗版书。我只好自掏腰包花25元买本正版的和小朋友换回收藏。对于盗版.他表示很无奈.”他们是隐身人,没有合法的机构.你打官司都没得打。”,  相似文献   

10.
启事     
刘峰 《新财富》2001,(11):10-10
贵刊的一些特色文章,我是几乎每期必看。一些案例分析及“咸平财评”,是我非常喜欢的。对郎教授的学识和思维、洞察力,钦佩不已,本来不打算冒犯,但看到9月号上的悬赏——“您阅读了《新财富》文章后有任何意见,请写信给我们。我们将寄上本刊最新出版的杂志并敬付稿酬”,砰然心动。动心的不是稿酬,而是最新出版的杂志。因为我是在报摊上买《新财富》,每次路过报摊,都要问上一句:《新财富》到了吗?按照墨菲定律,经常不是没到就是已经售磬,让人沮丧。  相似文献   

11.
不怕您笑话,我这40好几的人,只为能先读完《光彩》,竟像孩童般与家人争来抢去。对此,儿子说我是“老顽童”,丈夫视我为“母夜叉”。究竟像啥我也搞不清,反正随他们怎么说。说来话长。我们一家4口全都爱书如命,好在《光彩》刚光顾我家时,女儿在外地高校就读,儿子远在天涯从军,丈夫又让我三分,《光彩》自然就被我一个人独占,“两人世界”相安无事。谁知好景不长,儿子复员回家.为看《光彩》,一家三口竞争得不亦乐乎。这不.儿子一到家,就翻箱倒柜把我收藏几年的《光彩》都搬进他的“‘书库”,而且坚持每晚必读,看后还咂咂嘴…  相似文献   

12.
话说店家的字号刘一达一次,美国《洛杉矶时报》的驻京记者问我:“要想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用什么方法最简单?”我告诉他:逛一趟“琉璃厂”。他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又问:“怎么个逛法?”我不加思索地对他说:“你不用进店,只看店门口的牌匾就可以了。你保准能从这些字...  相似文献   

13.
胭脂     
龙应台 《华商》2014,(4):45-45
每次到屏东去看妈妈,还没到时先给她电话:“你知道我是谁吗?”她愉快的声音传来:“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可是我知道你是我喜欢的人。”  相似文献   

14.
顾意 《中国海关》2004,(7):64-64
有段时间我一直在网上跟一个电影学院的退休教授学习电影入门知识。老头八十多岁,脾气火爆,从来不看国产电影,而且把好莱坞电影叫做“好莱坞电影儿”,教案涉及的电影范例到《巴顿将军》止。由此可见他是古典学院派的。有次老人家深夜打车的时候和司机闲聊,那位司机大哥竞幽幽地说:“我最喜欢的电影是《公民凯恩》,经常下了班一个人关屋里看。”感动得他回来后一直向我们念叨——看看人家看看人家,情状很像遇到了做好事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在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工作的一位学者,深深被一本社科类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所吸引,认为见解独到,语言流畅,思想深刻,便很在意地看了看作者是谁。一看,他很纳闷:“这人,怎么与我在山东师大附中读初中的同学同名同姓?”  相似文献   

16.
津贴费     
津贴费赵大年回想起来很有趣儿,1994年我参军之后每个月的津贴费是3500元人民币。青年朋友可能为之咋舌,当兵能挣这么多呀!是真的,我不吹牛。但那是旧币──只相当现在的三毛五分钱。那时候我们过的是“军事共产主义”生活,也就是供给制,不挣工资,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17.
互动     
《浙商》2009,(10):18-18
从《动漫“不差钱”?》里找商机,坚持看《浙商》杂志已5年,商业的发展首先需要有创新思想的人,《浙商》给我们带来了客户,希望《浙商》多关注农业领域,看“天下”让我知天下,  相似文献   

18.
笑一笑     
《光彩》2001,(5)
兴味索然有位先生酷爱侦探剧,尤其以猜测、搜寻凶手为乐趣。这天,他去看《公园街谋杀案》。“您对座位满意吗?先生?”包厢侍者问。“当然满意,谢谢!”“我把您的帽子送到衣帽间去好吗?”“不,谢谢!”“您要不要一份节目单?”“不,谢谢!”“您或许需要一个望远镜?”“不——”侍者又问要不要巧克力,要不要酒,这时剧情开始紧张了,“不,什么也不要,你见鬼去吧!”侍者见在他身上赚不到一文小费,于是指着舞台,恶狠狠地说:“凶手就是园丁!”傻盗审讯室中,法官疑惑不解地问强盗:“在你行窃的房间里,到处摆着值钱的东西,你为什么偏…  相似文献   

19.
【台湾《旺报》1月17日文章】题:对两岸交流的三个期盼(作者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 欣闻《旺报》开设“两岸征文”版面,透过“大陆人看台湾”、“台湾人看大陆”的换位思考方式,呈现两岸人民对他方社会、经济的观察,丙坤对此深感欣慰。媒体一向是两岸的沟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发生的就是你我身边真实情事,这些大时代小人物的故事,忠实呈现双方人民的想法与生活,有助于增进双方了解,从而点点滴滴地累积两岸的善意与互信。  相似文献   

20.
赵一鹤 《广告导报》2006,(12):90-90
中国人对于时髦词追捧的热情向来就很疯狂,最近笔者遇到了很多食品、服装、通信、IT以及网站类的客户无一不对“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笔者遇到过无数次同样的情况,在企业客户还没有明确自己需求的时候,先把要求树立了起来:你看人家动感地带“我的地盘,听我的”,看人家蒙牛酸酸乳“酸酸甜甜就是我”,看人家麦当劳“我就喜欢”,看全球通“我能”,看人家可口可乐“要起由自己”,我就要他们那种的“我”,一定要“我”,也不管它的消费群体是年轻的、年老的、成功的、奋斗的、小资的、平民的、有实力的、没实力的,反正只要强调我,好像品牌传播已经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