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CPA审计质量的现状2005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一号)》,公告称2004年财政部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的配合下,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5家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和13家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进行了重点检查,并抽查了55户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从抽查情况看,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具有证券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和执业较为规范,风险防范意识有所增强,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事务所特别是中小事务所的内部质量控制仍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5月10日发布第四号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对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8户企业的16名责任人员和8家社会审计机构及其16名相关注册会计师分别作出严肃处理。财政部1999年12月2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三号),披露了对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100户国有企业1998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抽查结果,系统揭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和广泛关注。为了加大会计工作打假治乱的力度,严肃财经法纪,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在依法责令…  相似文献   

3.
财经资讯     
财政部公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财政部最近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二号),向社会公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与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结果。此次检查的重点是中央企业集团、房地产开发企业及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共检查了94户企业和60家会计师事务所。从检查情况看,随着近年来监管力度的加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然存在,个别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薄弱。为达到融资和完成考核指标等  相似文献   

4.
一、诚信为本,不做假账 财政部公布的2003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显示,被检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较严重.其中,利润不实10%以上的企业有103户,占53.6%.若两年前的数字相比较,可发现会计造假依然未能有效遏制.资料显示,财政部对部分行业2000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中,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占57%.  相似文献   

5.
引言 据财政部2004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九号)指出:2003年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152户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本次检查共查出152户企业资产不实85.88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41.38亿元,利润不实28.72亿元.这些会计信息失真,究其原因虽然很多,其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下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强化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唤起社会对这一领域的高度关注,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净化社会风气、遏制腐败滋生的关键之举、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发布公告整治会计信息质量《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8月30日昨天,财政部发布第六号公告,12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被警告、勒令整改或通报批评,12名注册会计师受到警告处分,7名注册会计师受到暂停执业1个月到2年的处罚。近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在2000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查出的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准则》的16户企业的42名责任人员和13家会计师事务所及21位相关注册会计师进行了严肃处理。据悉,财政部已把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作为财政系统整顿和…  相似文献   

7.
<正>一、新会计准则将加强我国会计监督财政部2006年12月5日公布的"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二号)"指出:财政部将结合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和审计准则体系,进一步提高会计监督的层次和效果,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同时,财政部将加强同有关部门的协作,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8.
引言据财政部2004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九号)指出:2003年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152户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本次检查共查出152户企业资产不实85.88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41.38亿元,利润不实28.72亿元。这些会计信息失真,究其原因虽然很多,其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下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强化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唤起社会对这一领域的高度关注,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净化社会风气、遏制腐败滋生的关键之举、治本之策。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目…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本栏要目   ○财政部发布公告 严肃查处会计违法行为  ○部分行业广告费用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有调整  ○《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作出修改  ○财政部对部分金融企业及相关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主持人 :云帅财政部发布公告严肃查处会计违法行为  《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 (第六号 )》近日发布。公告指出 ,针对目前财经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较为普遍的情况 ,为了坚决打击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扰乱市场…  相似文献   

10.
目前,诚信危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会计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是会计信息虚假、财务管理混乱、财会基础工作薄弱等,这一点可以从我国财政部历年发布会计信息质量公告中得到验证。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严重滑坡;同时,社会不良风气,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个人利益驱动以及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监督力度差,教育中存在的弊端,都是使得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原因。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显得El益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1.
《商业会计》2004,(3):48-51
一月 1月2日,财政部发布《证券公司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衔接规定(征求意见稿)》(财办会[2003]1号),以确保《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在证券公司的贯彻实施。 1月6日,财政部印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以促进各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 1月8日,财政部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八号”,公告了45家企业的违规事项,并且首次公告金融类企  相似文献   

12.
一、诚信为本,不做假账财政部公布的2003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显示,被检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较严重。其中,利润不实10%以上的企业有103户,占53.6%。若两年前的数字相比较,可发现会计造假依然未能有效遏制。资料显示,财政部对部分行业2000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中,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占57%。假账屡禁不止,归根结底是因为会计造假存在巨大的需求。虽然造假或提供伪劣会计服务有风险,但会计造假带来的收益可能呈几何级数放大。与造假被查后的违法违规成本相比,前者依然诱惑难挡。“不做假账”的警钟时时敲响…  相似文献   

13.
冯红梅 《市场周刊》2004,(10):103-103,119
在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财政部最近对159户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抽查,结果表明:会计信息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失真,有的问题相当严重。这种被扭曲的会计信息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不久前,证监会的一位负责人在一次谈话中,郑重指出我国会计质量的提高依赖于会计标准质量的提高,本文试从会计这个角度谈谈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对部分企业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在检查的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企业中,共查出这些企业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检查结果表明,被检查企业会计信息整体质量仍不高,企业的违规问题主要集中在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人为操纵利润,长期投资管理混乱,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不规范等。笔者认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底,财政部发布了第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公布了对159户国有企业和为这些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117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抽查情况。抽查发现,一些被抽查企业未按照国家统一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的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表现在:内控制度不完善,会计科目使用不当,入帐的原始凭证不合法等目的,采取在集团下属企业之间随意转移收入或费用、变更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少计或多计成本、人为调节利润,向不同使用提供不同报表等违规手段操纵会计信息。同时也指出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审计走过场,为规避审计责任,对查处的重大问题不予披露,有的过分迁就企业意见,不能保持其应有的公正立场等问题。同时,国家审计署组组织的对1290户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1999年度的会计报表的审计,也发现这些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普遍失真。  相似文献   

16.
<正>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第7号《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披露,经对医药、纺织、民航、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320户企业和事业单位抽查发现,不实资产总额为73.75亿元,不实利润总额为35.11亿元。其中资产不实比例在1%以上和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分别占全部被抽查单位的50%和57%。可见,会计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更好的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006年,财政部修订了会计准则体系,这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会计环境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一次新的  相似文献   

18.
一个时期以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久治不愈的“顽症”。去年12月财政部发布的第三号《会计信息抽查公告》披露:被抽查的百家国企会计报表,80%的企业核算有水分。其中81户企业存在资产不实问题,共虚列资产3761亿元;83户企业存在所有者权益不实问题,共虚列所有者权益2612亿元;89户企业存在损益不实问题,共虚列利润2747亿元。虚假会计信息,给会计工作、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依法施行会计信息失真追究制度的时机已基本成熟。首先,新修订并…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政务公开,2014年10月28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二十九号、第三十号、第三十一号。其中,第二十九号和第三十一号公告分别对财政部组织专员办检查的企业、金融机构和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处理结果进行了逐户公告,第三十号公告对各省级财政部门检查企事业单位、非证券  相似文献   

20.
刘芳清 《现代商业》2008,(15):198-199
会计信息失真与造假在我国是一个普遍现象,财政部从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8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先后12次向社会公布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从检查情况看,随着近年来监管力度的加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然存在,个别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每次一系列企业会计造假问题的曝光,不得不引起人们更深一层思考:会计遣假何以禁而不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