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园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138-139
阐述了行为金融的主要理论,比较分析了传统金融与行为金融的区别;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行为投资分析方法从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解释证券市场运行的行为特点,并介绍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为我国投资者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2.
秦红斌 《商业时代》2008,(11):68-70
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对投资行为和证券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兴起的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心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研究结论。本文利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投资者自我控制的内容及一些重要的行为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3.
行为金融学注重研究证券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其对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决策假设使其能更好地解释许多证券市场异常现象。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证券投资者心理与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我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有逆向投资策略,惯性投资策略,小盘股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4.
研究投资行为主要是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过程,投资者在之前的研究中认为是理性的,才开始的研究,因此结论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经研究,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不全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很多的认知误差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所以人们的金融投资行为不免要受到影响。行为金融学分支于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投资者决策过程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认知、情绪、态度,以及这些作用于市场的效应。中国的证券市场比较独特,而且还处在初级阶段,行为因素和非理性的心理必将广泛影响这样的一个市场。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出发,以证券投资行为理性程度有限,投资者存在许多认知偏差为基础。本文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是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来展开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晓媛 《商》2013,(16):134-134,126
在证券市场上的一些诸如日历效应、规模效应、股票溢价之谜、盈余公告效应等效应都是在投资者的一系列的心理特征的影响之下产生的。根据这些产生的效益可以让投资者通过采取习惯性策略、反响策略等策略来获得超额的收益。由此而来就产生了行为金融学的兴起,由此引发人们行为金融学对研究的兴趣。本文就从行为金融学的视野下对我国的证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6.
李晨晨 《现代商业》2015,(2):165-166
文章从行为金融学视角,系统的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认识偏差,并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采用的投资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力求提高投资人在保值增值操作中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商》2015,(23)
中国的证券市场风云涌动,个体投资者队伍庞大但投资质量欠佳,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个体投资者的认知和投资行为进行分析,为个体投资者提出一些切实建议,以期提高投资者的整体素质和效率,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市场虽然不断完善,但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相比较,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在中小型投资者结构上。投资者个人行为举止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特别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从行为角度而言,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将直接影响投资者的行为。文章对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以期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行为金融学是新世纪以来金融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它结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探讨了投资者在非理性条件下的投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本文首先在分析行为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者行为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次,尝试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的噪音交易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表明大量存在的噪音交易产生的系统性风险,造成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低效。最后,分析了我国投资者政策依赖性产生的原因,表明我国投资者对政策性因素的反应呈现出"政策性偏差",不同的非理性情绪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0.
杨昀 《华商》2008,(16):25-25
本文介绍了行为金融学在证券投资领域的基本理论模型,探讨在我国证券投资市场上,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投资者行为,对证券投资行为进行分析,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赢利目标。  相似文献   

11.
解释市场中的个体投资者为什么存在非理性行为,并指出一些个体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用行为金融学的原理来分析这些非理性现象,及用此理论给予投资者一些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理论体系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从新的、不同于以往的角度对证券投资进行分析,对证券投资行为、投资风险管控和投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行为金融相关理论内容,然后对基于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行为与投资风险进行了相应分析,最后从行为金融视角对证券投资提出了一些投资策略,旨在为我国证券投资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商》2016,(1)
行为金融学是证券投资的重要参考,对投资者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其作出正确、理性的投资行为,有效避免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当中的误差,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确保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结合行为金融学进行投资分析,解读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而采取最佳的投资策略,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4.
王威 《商》2014,(42):188-189
在投资者的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做投资决策,因而一般人们都认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理性的,信奉传统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人们尤其如此,因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陈述是基于效率市场假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例子确再三证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非理性的,这也让人们对于效率市场假说是否正确或是否合理引起许多争论。为了探讨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本文拟分为导论、效率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上的投资行为及结论四个部分来做说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了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并分析了传统金融学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区别。分析了行为金融视阈下的证券投资的投资特征和行为偏差,并分析了行为金融学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应用,为我国金融投资者提供了一些实践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汪洪波 《中国电子商务》2014,(1):258-258,26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证券市场也越来越兴旺发达。但是因为我国金融市场形成时间比较晚,当下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更进一步得完善和发展,并且我国很大一部分投资者对于证券投资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不仅仅会对其自身收益造成相应的影响,并且会直接影响到我国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行为金融学对于现代金融理论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在传统的“理性人”假说上面有所突破,借此来阐述金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各样情况。投资者行为以及思想都会受到环境、社套以及心理等等因素影响,本文就行为金融视觉下的证券投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行为金融学是现代金融理论发展的新突破。行为金融对于证券投资的指导意义在于其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理性人"假说的突破,由此解释金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异象"。投资者的行为、思维会受到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非理性。文章首先简要总结了行为金融的主要基础理论,介绍了基于行为金融的投资策略,提出了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证券投资应注意的问题,为我国证券投资者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晨 《商》2013,(23):229-229
传统的金融学理论讲授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释证券市场,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传统理论已经没办法解释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所以,许多金融学家们打算另辟蹊径,换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引起股票等金融波动的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知识来解释股票价格的波动。本文也是运用行为金融学的一些相关基本理论,特别是股票投资者非理性心理现象,对这些心理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而论述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给投资者提高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经济行为主体,从心理预期到理性预期,从理性特征到非理性特征,对投资者行为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投资者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和波动性都具有影响。本文在介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上,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主要问题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过度投机行为,最后提出抑制投资者投机行为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对我国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机构投资者的一般投资行为特征来看,机构投资者的确能对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氛围比较严重,机构投资者的不规范投资行为、投资理念的缺失,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羊群效应以及内幕交易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机构投资者不但没有对我国的证券市场起到稳定作用,反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引入竞争机制;指导机构投资者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