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刘志强 《商》2014,(15):137-137
随着经济的发展,海上运输的便利,国家之间能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对石油需求的日渐上涨,海上石油运输越来越频繁,油轮的巨型化,再加上自然和人为技术等因素,海上发生油污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损害亦越来越严重。其中,近几年尤以船舶溢油对海洋的污染令人担忧:2010年墨西哥石油案震惊了世界,演变成美国甚至是世界的最严重的油污大灾难。事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补偿措施,使得被污染的海域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2010年,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2011年,中国渤海湾相继发生了几起溢油案,影响最大的是康菲石油案,使得中国海洋生态又一次面临巨大挑战,一再发生的海上溢油事故让海洋环境面临着空前考验,同时也凸显出目前我国海洋生态效益补偿方面的软肋。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海上运输量的增长,促使海上运输船舶朝着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导致运输环境更加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船舶溢油事故发生率的增加,一方面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对船舶企业与社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及负面的声誉影响。因为船舶溢油事故的后果及影响十分严重,有效控制事故增加与避免此类事故发生是关键所在,更是船舶从业及管理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本文将从溢油风险因素评估出发,针对相关应急管理措施展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和人类对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长,海洋石油工业和海上石油运输业正蓬勃发展.目前,进入生产性海上石油钻探的国家已达100多个,全世界每年油轮运输量已超过20亿吨,随之造成的石油污染也日趋严重.海上溢油就是石油在海上运输或开采过程中的流失.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每年由于人类活动而流人海洋的石油约1000万吨,其中海上油井井喷事故和油轮事故造成的溢油高达220万吨.  相似文献   

4.
徐晗  苏晓寒 《现代商业》2014,(2):279-28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油轮已成为国际间贸易往来的主要运输工具,但与此同时海洋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溢油、漏油事件频频发生,不仅给海洋环境及海洋资源造成了严重危害,也给海洋渔业、旅游业等海洋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由于我国经济损害的评估技术比较落后,许多评估方法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评估方法和赔偿机制是当务之急。本文旨在探讨海洋环境污染中经济损害问题的评估方法,同时吸取国内外在处理环境污染经济损害的评估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大连漏油事件为研究背景通过运用等价分析方法并,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商》2015,(4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此同时也需要认识到,我国海域生态与环境遭到的破坏不容乐观,海洋经济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对海洋生态进行补偿,这是一项必须要开展的工作。文章针对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和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究,给出了可供参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距离中海油渤海油田公司“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三个月了,事故已经造成中国渤海累计5500平方公里海面遭受污染,渤海溢油对养殖、旅游、生态等的影响已经显现,但溢油源封堵和原因查找等核心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7.
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里,综观文献可以发现对于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人力资本相互之间的关系、自然资本对经济的影响成果较多,而利用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对自然资本、生态资本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成果较少。同时,随着国内外对海洋生态系统相关研究地不断深入,研究方向已由海洋环境、生物资源以及海域开发利用等现状调查转向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海洋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方向,而海洋生态资本的内部影响机制是如何作用的,以及如何提高其可持续利用水平,也是今后海洋生态资本研究方向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上经济与海上航运业的发展,船舶碰撞事故导致的溢油事故也越来越多。船舶溢油事故给海洋生态环境和当地经济带来极大的危害,这就面临着损害之后的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海上经济与海上航运业的发展,船舶碰撞事故导致的溢油事故也越来越多。船舶溢油事故给海洋生态环境和当地经济带来极大的危害,这就面临着损害之后的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访谈主要围绕张乔民教授的热带生物研究展开.珊瑚礁保护对我国海岸线保护、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权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热带生物海岸研究工作具有跨学科合作优势,科技工作者要面向国家需求,主动作为,积极维护海岸带生态安全,为建设海洋强国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推动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发展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2009-2021年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总平均值为0.486,处于颉颃耦合协调阶段。北部湾地区各城市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差异逐渐缩小,但一直处于颉颃耦合协调阶段及以下。当前,北部湾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海洋生态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缺口大。北部湾海洋经济仍属于不可持续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海洋生态环境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构建北部湾地区主体功能分区,加强海陆双向联动,打造城市群绿色产业链,加大海洋生态保护投入。  相似文献   

12.
随着1 978年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而这30多年也正是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发展历程.在我国现在海洋战略的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开放型海洋经济的推动文明、便利贸易、拓展空间、带动腹地、增强国力以及改善生态等战略发展效应.  相似文献   

13.
《财经界(学术)》2011,(7):52-52
“中国是海洋大国,我们在重视‘陆上环保’的同时也要重视‘海上环保’。”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3月13日对记者说,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破坏生态事件时有发生。他建议尽快完善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加大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辽宁省海洋生态补偿为例,分析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本质,转移支付制度的经济学理论依据,对完善海洋生态财政转移支付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琦  张楠 《商》2014,(3):283-283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本文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海洋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探讨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生态产业园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国家层面的生态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对于生态产业园区的研究成为热点。基于对张裕.卡斯特酒庄运营模式和海洋产业系统的研究,针对海洋经济的生态产业园区提出基于四大生态子系统的建设模式,以利于海洋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迅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海洋产业比重在国民经济比重逐渐增大.为了更好促进我国海洋产业进步,明确发展目标,通过对日本、美国、新加坡海洋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三个国家在海洋产业发展中的经验,进而从发展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加强政府调节、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和海洋资源保护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促进我国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如何以海洋油气开发为切入点,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如何在深水、远海资源勘探开发等方面加快发展步伐,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如何创新思维,加速提升海洋装备制造能力、海洋科技研发能力;如何推动上中下游全面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综合性能源公司;如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海洋.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为海洋强国建设建功立业;如何在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进一步传承铁人精神,弘扬石油优良传统,发扬新时期的海油精神等,这些都是摆在海洋石油企业和每一个石油人面前的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创新海洋执法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东  冯增臣 《沿海经贸》2003,(12):23-24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和载体,是发展海洋经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如何使有限的海洋资源为人类合理利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益,这是摆在海洋执法管理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海洋工程船舶是为满足近代海洋工程,尤其是海洋油气开采活动的需求而制造的特种船舶,通常在设计上都装备了满足特殊功能要求的机械和专用设备系统.海洋工程船舶广泛应用于与海洋石油开采活动有关的供应、拖曳、锚作、人员物资载运、提油支持、海上海底工程施工、海底管网施工、遥控潜水器(ROV)支持和检测等作业领域,对海洋油气开发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保障支持作用.通常所指的海洋工程船舶,包括三用工作船、平台供应船、交通船、救助船、物探船、大型近海起重船、半潜运载船、铺管船、潜水作业船、守护船、救护船、溢油回收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