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已故著名經济学家盧森贝編写的“政治經济学史(三卷本)”的第二卷中譯本已經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联書店出版。“政治經济学史(三卷本)”原書在1934—1936由苏联社会經济書籍出版社陸續出版,是苏联到現在为止最有价值的一本用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經济学說史的著作。第二卷是叙述庸俗經济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大学經济系于7月1日成立了“毛澤东經济理論研究会”,并选出該校党委副書記,副校長鄒魯風同志、經济系主任宋涛同志等十一人担任干事。該会簡章中指出創立本会的目的,是为了深入地、系統地研究毛澤东同志的經济思想,研究毛泽东同志怎样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实际中运用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經济学,研究毛澤东同志的經济思想在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中偉大作用和意义。在研究基础上,运用毛澤东思想,来分析和研究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設中的实际問題,改进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并指  相似文献   

3.
馬寅初写了一本題名为“我的經济理論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場”的書,作为給北京大学成立六十週年紀念的献礼。这本書从哲学思想、經济理論談到他的政治立場,但主要部分是談的經济問題。馬寅初說要研究經济問題,“不能專靠俄文的經典著作,必須把国內各方面的社会經济活动,切切实实地研究一番,分析一番,而后方可回答这个問題”。現在,我們要看看馬寅初經过“切切实实地研究一番”之后,究竟作出了什么結論,說明了什么問題,他的这一番研究功夫又是为什么服务的,我們同馬寅初的分歧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苏联科学院經济研究所編写的“政治經济学教科書”第三版,已于今年10月底出版。同第二版比較,新版在结构上有以下的改变: 1.前資本主义的几个社会經济形态,合併为一章,作为政治經济学的历史引論。 2.“資本主义的簡單协作”、“工場手工業”和“大机器工業”合併为一章,並置于剩余价值一章之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上看馬寅初“經济理論”的反动实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7年冬,馬寅初先生写了“我的經济理論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場”一書,广泛地涉及哲学、政治經济学以及現实經济生活中的一些重大問題。这本書是經济学界的一面白旗,書中集中暴露了馬寅初的資产阶級观点和立場。因此,从出版以后,就受到許多同志的批評。但是,从馬寅初今年5月和了月先后在“光明日报”上所發表的兩篇答辯的文章看来,很显然,他並沒有認真考虑同志們的意見,从而也就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为了帮助馬先生能够早日从資产阶級的泥坑里拔出来,我們認为有必要从历史上检查他的經济思想,说明今天馬寅初的經济理論不过是解放前他的資产阶級庸俗經济学理論的延續,从而引起馬寅初对自己的錯誤性質有足够的重視。  相似文献   

6.
中国史学会和中国經济学会在1952年共同組織了中国近代經济史 資料叢刊編輯委員会。这个委員会的主要任务是組織和推动各方面的力量,从事蒐集和編輯有关我国近代經济史的重要資料,以供研究近代史的科学工作者的参考。該会自1952年成立以來,曾编輯出版了“带国主义与开灤煤矿”(1954年1月神州国光社),“旧中国公债史资料”(1955年9月財政經济出版社)及“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的一部分叢書。关于“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这套叢書,是利用对外貿易部海关总署所藏的  相似文献   

7.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家統計局邀請了苏联国民經济平衡統計專家B.A.索包里同志,对国民經济平衡理論和方法論問題进行了系統的講学。在講学过程中,索包里不仅介紹了苏联国民經济平衡統計工作的經驗,而且对与国民經济平衡有关的一系列政治經济学基本問題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現在我們把講学中所涉及的一些重要問題,作一扼要的介紹。国民經济平衡理論研究的对象,是有計划的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为了在国民經济平衡表中正确表現社会主义再生产,首先要正确地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經济研究所于11月11日至20日召开所內經济問題座談会,討論人民公社問題和經济研究工作如何联系实际、貫徹羣众路綫等問題。並邀請上海、河北、吉林、辽宁、武汉和北京人大、北大、財政、农業、劳动、金融等学校和研究所部分同志参加。参加会議者約80余人。座談会先进行了三天大会發言,然后分組討論。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潘梓年同志和国务院科学規划委員会副秘書長姜君辰同志先后在座談会进行期間和結束时作了重要發言,对如何深入研究人民公社問題和經济研究工作如何密切联系实际、貫徹羣众路綫問題作了指示。  相似文献   

9.
正在全世界劳动人民热烈庆祝偉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的日子里,苏联科学院經济研究所于11月20日到23日举行了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經济科学討論会。会上,由經济学博士N.A.格拉德柯夫作了“偉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生产資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化”的报告,經济学博士A.N.洛特金作了“苏联社会主义工業化的基本規律和特点”的报告,經济学博士M.A.克拉也夫作了“苏联农業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特点”的报告。参加会議的苏联經济学家們对三个报告展开了討論,这三个报告和到会者的發言,全面地总結了苏联社会主义經济建設的偉大成就和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經驗。  相似文献   

10.
1957年十一月捷克布拉格經济学院召开了关于对外貿易国民經济盈利性問題的討論会,到会的有捷、苏、德、波、罗、保、匈、南、和中国等九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四十人,还有列席的代表四十余人,代表捷克国家計委,国家銀行,外貿部各單位,布拉格查理士大学等机構,会議从九日到十二日进行了四天。这次会議所以召开,是因为捷克斯洛伐克在对外貿易国民經济盈利性問題的研究方面,已經进行了一定的工作,召开一次国际性的会議,来更广泛地征求各社会主义国家經济学者的意見,交換有关本問題的理論和实踐方面的認識和經驗。捷克在这方面已进行的工作是这样的:1956年捷克国家統計局  相似文献   

11.
第一机械工業部为了加强經济科学研究工作,在党组领导下成立了以主要業务司、办公厅的政策研究室負責人等組成的經济科学研究指导小组。在5月10日該组召开了一个司、局負責調查研究工作人員共七十余人的座談会。国务院科学規划委員会副秘書長姜君辰同志和第一机械工業部副部長汪道涵同志也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  相似文献   

12.
固定資产的無形損耗是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的一种經济現象。过去苏联經济学界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存在無形損耗的問題,曾長期地持着否定态度。自从1955年苏联提出加速技术进步和更快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赶上和超过先进的資本主义国家的任务以来,苏联經济学界开始重視技术进步中的經济問題的研究,其中包括对固定資产無形損耗問題的重新認識。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們在本刊1956年第6期已作了簡單的介紹。这兩年来,苏联經济学界对固定資产無形損耗問題的研究和討論,有了进一步的發展。現在我們把这兩年来討論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特別是無形損耗与固定資产折旧的关系問題,作一綜合叙述。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科学規划委員会經济組于4月25日召集座談会,討論中国近代經济史資料編輯工作。到会的有在京各研究机关、高等院校及上海經济研究所、天津南开經济研究所、武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筹备处、国家档案局、人民出版社等27个單位的29位同志。座談会由孙冶方同  相似文献   

14.
关于省內經济区划所依据的原則,在科学理論上还是一个尚未明确的問題。我們根据兩年来在实际工作中摸索的經驗,初步得出極不成熟的看法:認为划分省內經济区应依据各个經济区經济專業化的原則,同时考虑到它們区际和区內的經济联  相似文献   

15.
关于資本主义周期性經济危机,在战后資本主义国家的經济發展中,表現得很曲折。例如战后时期的美国,虽然經历了兩次带有危机性質的生产萎縮,出現了些不景气現象,但是都为时短暂,沒有發展成为严重的危机,更沒有遍及整个資本主义世界,总的说来,在經济土,战后时期的美国还有了相当程度的發展。这殷时期中,它的工業生产和劳动就業都超过战前水平,并且技术上也有显著进展。对于战后美国的这段經济發展,应作如何理解呢?有些經济学家由于对战后美国經济的發展有錯觉,对馬克思主义的經济危机学說表示怀疑;甚至以为馬克思的危机理論“已經陈旧了”,“应該批判地加以修正”。事实上,馬克思从未肯定資本主义在为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經济研究所政治經济学組編輯的“我国經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价值和价格问题論文选集”和“苏联經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規律問題論文选集”,已于八月初出版。第一本論文选集收集了近几年來我国經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价值規律和价格構成方面的代表性論著,反映了对上述問題討論中的主要不同观点。其中的編者序言,对几年来这些問題的討論过程和主要不同論点作了簡括的介紹;  相似文献   

17.
畜牧業經济的特点,是党制定有关畜牧業的各項方針政策和領导牧業区工作的重要依据。正确地認識这些特点,对我們理解党的改造和發展畜牧業的方針政策,对畜牧業生产的大躍进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內蒙古畜牧業的情况,对畜牧業經济的若干特点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全苏农業經济科学研究所1958年科学研究工作計划的方向是根据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决議、苏共中央二月全会的决議以及苏联最高苏維埃“关于进一步發展集体农庄制度和改組机器拖拉机站”的法令决定的。主要項目如下:  相似文献   

19.
馬寅初先生的新著:“我的經济理論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場”,在最近出版了。这本书是由五篇論文構成的。一篇就是作为書名的:“我的經济理論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場”;另外,是作为附录的:“联系中国实际来談談綜合平衡理論和按此例發展規律”,“联系中国实际来再談談綜合平衡理論和按比例發展規律”,“新人口論”,  相似文献   

20.
“1956—1967年全国农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第二条,明确地規定,“在优先發展粮食生产的条件下,各地应当發展农業的多种經济”。同时,在第十七和二十四条中也都分別地提到了发展多种經济或多种經营的問題。这說明,在为着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