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子农地征用补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筠 《价格月刊》2004,(1):11-13
随着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矛盾激增,诸如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太低、征地行为不规范、征地补偿措施不完善等。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研究制定一个更加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土地补偿办法,对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以及增加政府决策的科学性都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矛盾激增,诸如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太低、征地行为不规范、征地补偿措施不完善等.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研究制定一个更加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土地补偿办法,对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以及增加政府决策的科学性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国家对土地征用越来越多,由于这类建设往往具有时间紧、土地用量大等特点,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大量的资金流失,涉及到广大农民的生活保障、就业、土地补偿金分配等多项问题。如何解决好农民土地征用问题,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是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试图从我国对农村土地征用的现状出发,围绕土地征用范围、征地补偿、被征地农民的保障等环节入手,反思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结原因,对相应的立法略作一下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晶 《商》2014,(31):53-53
在征地行为中,政府公信力不仅关系着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分配、补偿等相关问题的解决,也关系着政府良好形象的建设,政府政府公信力已经成为影响土地征用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核心和关键。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不健全和政府行为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约束,造成在征地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损,政府多次失信于农民,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重塑政府信用体系,约束政府行为,提升政府公信力势在必得。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农民生产和生存的源泉,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在我国,农村用地占到全国土地资源的80%.农用地的归属和利用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用地向郊区,郊区向农村发展,农民的土地被大量征用.出现大量关于农村土地被征用而无补偿的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同时一些少数政府单位打着合法征地的幌子占用农耕地,用以牟利,相关的补偿却不完整,致使多种社会问题出现。因此,以当前热点话题“农用征地补偿”为主题.提出我国目前农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补偿问题,吸取西方补偿制度的先进理念.总结几点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行政补偿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夏春花  张雪 《商》2014,(25):50+46-50
土地征用中基层政府与被征地农民之间的利益博弈,形成了以征地补偿为核心的纠纷和问题,是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征地过程中,基层政府与被征地农民之间实际上是博弈的关系。基层政府和被征地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人很容易出现分歧。基层政府与被征地农民之间博弈关系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土地的需求随之膨胀,其中政府征用农村土地的速度也逐年加快。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是我国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其实是一个是农民失去土地的过程,努力改进土地征用工作,使农民失土不失业,并且最终使广大被征地农民过上比原来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被征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因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受到侵犯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地方已经探索建立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但还存在着补偿标准低、资金空账隐患、监督机制缺乏等缺陷,因此应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设立补偿基金机制等政策性机制。  相似文献   

9.
黄善明  黄敏 《现代商业》2011,(21):70-71
征地补偿问题是征地利益矛盾中的焦点问题。论文通过成渝两地调研,对农民征地补偿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农民对于征地补偿制度的满意度与农民的家庭收入状况直接挂钩。因此,要缓解征地利益矛盾,需要探索土地征用补偿的多种模式,使补偿能在最大程度上与失地农民的收入产生持续联系。  相似文献   

10.
翟龙源 《商》2015,(4):43
目前,我国有关农村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的详细法律法规尚未制定。根据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历史变迁,结合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分析当前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针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土地征收补偿不足以保障失地农民生活、征地过程中农民权利严重受损等社会问题,研究如何创新和完善现行土地征收补偿机制以及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权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有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耕地性质发生变化、农民土地流转权益受到损害、农民长期利益诉求受到忽略等问题,应该通过完善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法规、培育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手段促进农村土地自由流转。  相似文献   

12.
樊尊  巩杰 《现代商业》2013,(17):115-1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土地的需求增加,政府征用农村土地的速度也逐年加快。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方式对征用农民的土地给予了一定的补偿,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基于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方式进行分析,最终提出解决农村土地征用补偿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伟  尤琳 《商业时代》2004,(33):46-47
针对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存在征地范围太宽、征用程序的不透明、对农民的补偿及安置不到位、征用缺乏监督等不足,笔者提出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的构想:明确界定“公共利益”、非公益性建设用地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增强土地征用程序的透明度、落实对被征地农民补偿及安置措施、完善土地征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王静 《中国物价》2010,(8):37-40
学术界普遍认为现有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本文以天津葛沽镇大滩村、高庄一村和辛庄子村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研究区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和实际的征用补偿标准。按照《农用地估价规程》,本文测算了农用地的质量价格和社会保障价格,进而得出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即大滩村、高庄一村和辛庄子村的合理征用补偿标准分别是实际的2.22倍、1.53倍和3.54倍。  相似文献   

15.
戴俊义 《现代商业》2007,(6):102-104
目前,土地整理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门话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则是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嘉兴市被征地农民权益状况的调查,根据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从根本上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基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等.  相似文献   

16.
土地征用补偿作为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十分重要的环节,不仅关系到农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同时也关系到三农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文章对我国当前存在的土地征用补偿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指出了现有征地补偿问题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并对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谈了自己一点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强培 《江苏商论》2008,(1):152-154
英国对土地征用补偿有较为详尽的规定,包括土地征用补偿原则、补偿范围和标准、土地征用补偿的估价期、补偿争议的处理等。文章对英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进行分析,对比我国在征地补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出了英国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在当今新农村建设出现的问题中占有极大的份额。土地征用问题处理不好,极易激化农村中农民与村集体或政府的紧张关系。土地征收、征用问题中最关键的是土地征用补偿问题。如果能做好这一块的工作,其他工作也能顺利开展。本文围绕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提出了一政策建议,虽不成熟,但仍希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贸导刊》2005,(19):18-19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要大量征用农民的土地。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并让他们及时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2003年以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围绕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一、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天津市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一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征用农民土地数量也大量增加,1998—2003年上半年,农民被征用土地共17.56万亩,平均每年征地3.9万亩;失地人口12.1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25%。农民土地被征用后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被征地农民就业难度…  相似文献   

20.
杨鹿村  冯春阳 《商》2013,(12):157-15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加快,城市空间的扩张对周边农业用地的大量占用,使得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即我们常讲的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群体。在征地过程中丧失土地的农民,由于获得的补偿和社会保障是十分有限,使得他们的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制度虽几经修改,但只是补偿标准有所提高,仍存在诸多缺陷,引发不少的社会矛盾。在我国集中精力解决三农问题之际,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探讨由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办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