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炎 《北方经贸》2013,(9):113-114
近年来,我国关于保险代位追偿权的诉讼案件越来越多,而《保险法》中关于代位追偿的法条过于简单,保险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好把握。本文从保险代位追偿权的含义、适用范围、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将对保险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合同法代应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位权是一种区别于代理权、代位追偿权的独立的民事权利。“辗转代位”、“入库规则”等是代位权制度的价值、功能实现的必要保障,我国新《合同法》应予以采购。同时,明确债权人、债务人、次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的诉讼地位,有利于代位权制度的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3.
保险代位求偿制度中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是在财产保险中由于第三人过错引发保险事故时,针对保险人、被保险人和第三人之间的关系而设立的一项制度。代位求偿权产生的法理依据是民法中的代位权在保险法律关系中的适用,是保险法损失补偿原则的必然结果。我国保险法也确立了此项制度,但是由于规定过于原则,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试就保险代位求偿权的产生、法理依据以及实践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荆涛  李贞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117-122,127
“弃权”与“失权”是保险中最基本的法律范畴,而我国现行的《保险法》、《海商法》对其规定很少,在理论上,没有按诚实信用原则建立起完备的保险合同中保险人的“弃权”与“失权”制度;在实务中,尤其是在海上保险和人寿保险中,在履行保险合同的各个环节上却经常出现形形色色的“弃权”与“失权”的情形,迫切需要理论或者法律的支持。本文通过研究“弃权”与“失权”在英美和其他保险业发达国家的运用,反思我国《保险法》、《海商法》的现状,以期为其完善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不足额保险中的代位追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份CFR贸易合同,货物的实际价值为500万美元.当买方接到卖方的装运通知后,立即向保险公司投保,但买方只投保了400万美元,即保险金额仅为400万美元.后来因船方不可兔责的过失导致该批货物全部损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单中的保险金额,赔偿了货主400万美元的损失.之后,保险公司依据代位追偿权向有过失责任的船方追回了400万美元.买方获悉后,要求享有该追偿额(400万美元)的100/500,即80万美元,而保险公司则主张,在代位追偿权之下,保险公司有权享有400万美元的全部,从而拒绝了买方的请求.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优先购买权制度已作了较为充分的探讨,其构架已被基本廓清,其中基础性理论问题亦得到初步解决。但是,该制度中的许多实践问题虽被提出,却未能够形成定论,如优先购买权能否在拍卖情形中适用,优先购买权行使期限、通知义务、主张优先购买权时同等条件如何认知、如何确定等。对此,笔者拟借助现有理论和各国立法例,对上述问题和其中具体情况作一梳理,以期为更好地处理相关实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方芳 《商业时代》2012,(24):121-122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是保险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理论基础是保险法之"对价平衡"和"最大诚信"原则,新《保险法》第52条对该义务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更加强调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但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笔者结合理论和实务中的一些争议问题,从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适用范围、主体、原因及后果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商》2015,(39)
告知义务不仅是我国保险法的重要制度之一,还是维系保险制度有效运转的基础。但现今立法和司法解释对保险法告知义务的相关规定并不完善,对于概括性条款的效率、免于告知的范围和重要事项的判断标准等问题都有待明确。本文将从保险法告知义务性质入手,明确保险法告知义务的立法缺陷,并探究保险法告知义务的制度重构。  相似文献   

9.
刘坤 《现代商业》2014,(14):287-288
疑义利益解释原则是保险合同解释的一项特殊原则,它的产生和适用都有其特定条件。然而,我国保险法只对其作了较为笼统的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该原则的运用较为混乱。因此,有必要将这一原则细化,明确其适用前提,科学而又严格地界定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史宏平 《现代商业》2008,(12):271-272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法律问题上逐渐的有了更新的认识.保险法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法的核心原则,因此,研究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的运用至为必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诚实信用在保险法中适用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劳动权与商业秘密权的冲突频繁发生。竞业禁止既是保护商业秘密权的法律手段。又是导致劳动权与商业秘密权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为追求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权和劳动者就业权的利益平衡乃至“共赢”的格局。有效的路径选择是实施合理的竞业禁止制度。从适用主体合理、保护时象合理、限制期限合理、补偿给付合理等方面对竞业禁止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是保险合同法中的重要制度,我国《保险法》对其规定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反思,并借鉴日本商法和我国台湾地区“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晶 《商业研究》2003,(22):136-138
保险利益是保险法中防范道德危险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律制度,不过其作用的发挥受到该制度具体内容的影响。要以对道德危险的防范为中心,探讨保险利益内涵的法律界定方式、该原则的效力范围以及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等颇具争议性的问题。通过对比国外立法经验和考查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为我国保险法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钟娜 《现代商业》2012,(36):287-288
我国现有的税收立法已经对纳税人秘密权保护作出了规定,但现有的纳税人秘密权保护制度极不完善,不利于具体适用和实际操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完善纳税人秘密权保护的立法,应对纳税人秘密权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保密客体、例外情形、侵权责任和救济途径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在税收立法上完善纳税人秘密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合同解除异议制度设计,对于尽早确定合同关系,保证交易的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拟从学理走向实例,从对一则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入手,探讨有关合同解除异议权的立法现状以及司法适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山  徐晶晶 《消费导刊》2012,(4):155-155
证人特免权制度是法治国家普遍建立的一项制度,我国古代也对其有所规定。但我国现行立法由于受国家本位主义的影响,除律师法对证人作证特免权有零星规定外,民事诉讼法未规定证人作证特免权。  相似文献   

17.
我国《保险法》第31条规定了不利解释原则,第31条的立法目的本是针对保险条款附和性之弊端,为在经济地位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保险相对人所提供的一种事后的司法救济机制,但由于我国《保险法》关于不利解释原则的规定过于原则化,表述不够严谨,内容存在疏漏,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对此原则无条件的种种滥用,极大损害了保险人的利益,不利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不利解释原则的含义和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我国适用不利解释原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险合同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建议,最后提出了修改《保险法》第31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桂志立 《商场现代化》2006,(22):263-264
最大诚信原则作为保险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实践中如何做到既能保护保险人的利益,又能保护投保人的利益,成为我国在保险法适用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保险双方当事人在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及争议过程中应如何受到最大诚信原则的约束,在司法实践中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相关立法初步构建起对公众集会上讲话之合理使用制度,该制度在对著作权人获取权和公众获取权的冲突中选择了对公众获取权的保护,此种选择充分保护了公民的知情权,亦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效率。但该制度保护的具体法益不明确,其宽松的适用条件与《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的规定不符,若不对此加以限制,在某些场合下可能降低著作权人的创作积极性,造成不公平现象,与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不符。因此,在现行立法规定模糊、司法实践不足、学术研究甚少的情形下,更应对其制度内涵进行深入阐释,对其适用条件进一步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法二次修正草案规定,我国强制出庭制度条款将不再适用于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意味着我国证据制度正在接近国际公约所规定的标准.如何在刑事诉讼法中科学构建亲属拒证权制度,具体完善我国证据制度,反思亲属拒证权在我国现行刑法体系中缺失的思想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