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当前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出口企业普遍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即由银行出面担保,具有可靠性高和单据交易的特点,极大地解决了进出口双方的付款和交货矛盾,是截至目前最有效的结算工具。然而,在目前的国际外贸业务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信用证结算风险,如利用信用证细节漏洞风险、进口商信用风险和开证行拒付与索赔风险等。因此,出口商尽早辨别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存在的风险,并对不同风险开展有效的防范对策,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树信 《大经贸》2006,(8):68-69
信用证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结算形式,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之间相互不信任的矛盾,并且使双方在结算的过程中获得资金融通的便利。在我国,信用证也是进出口业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是,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时,出口商也有许多风险,如:信用证的真实有效性;进口商和开证行的资信风险;信用证具体条款隐含的风险等。出口企业应该引起注意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作为一种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比较安全可靠的贸易结算方式已被广泛使用。然而,信用证被广泛应用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最安全的。信用证支付方式给国际贸易的开展带来了便利,但由于信用证存在的缺陷,也为那些不法商人提供了利用其缺陷进行欺诈的机会,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各方当事人都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出口商所面临的风险,然后,提出了防范风险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已经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支付方式,采用信用证结算,进口商承担的风险比出口商承担的风险更大,总体而言对出口商更有利,本文分析了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进口商可能面临的来自信用证固有制度上的风险、来自进出口国的政治或经济风险、来自银行的风险以及来自出口商的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信用证是国际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因其操作简便、风险相对较小,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非常广泛。然而,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国际结算仍然存在一些风险。本文从信用证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采取信用证结算的各方当事人的风险,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结算方式,因其性质为银行信用,许多人认为对出口商收汇提供了银行付款的保障,所以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成为最常用的手段.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信用证自身的特点及其它多方面的原因使其存在一定的风险,我国许多出口企业因使用信用证不慎受到了巨大损失.本文试图分析出口商采用信用证收汇风险存在的原因及种类,进而提出规避风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魏彩慧 《商业时代》2004,(11):35-36
信用证结算是国际经贸活动中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虽为广泛应用但并不意味着最安全。本文首先分析了信用证结算给进出口双方带来的风险,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信用证是国际结算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因其操作简便、风险相对较小,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非常广泛。然而,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国际结算仍然存在一些风险。本文从信用征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采取信用证结算的各方当事人的风险,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包力武 《现代商业》2012,(17):140-141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已成为最为重要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此种结算方式实际上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只有"正常"的信用证,才能促使出口企业忠实地履行义务,同时也有助于保护进口企业的合法权益。因此,如何正确把握信用证结算业务中所存在的风险,对于减少国际贸易纠纷和风险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普遍接受的国际结算方式就是信用证、托收和汇款。除了汇款、托收、信用证作为主要结算方式以外,国际保理和银行保函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国际贸易和国际承包工程结算中。因为信用证具有开证银行承担着第一性付款责任、信用证独立于所依附的合同之外、业务处理是有关单据而不是货物等特点,仍然牢牢占据着国际贸易结算的主导地位,但采取信用证结算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信用证业务的几种典型风险,并且针对不同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以供进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时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因其安全性和独立性,信用证占据着国际贸易结算的主导地位,但采取信用证结算方式仍然存在一定风险.信用证结算方式通常涉及三方当事人:申请人(进口商)、开证行、受益人(出口商).本文分析了三方当事人中的进出口商在信用证业务中各自面临的典型风险,并针对各类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入世以来,中国外贸业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信用证是我国对外贸易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对跟单信用证结算中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如何有效地避免结算中的风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证结算作为目前国际贸易主要结算方式之一,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银行信用的担保作用使贸易双方更加安心,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信用证结算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结合一则上海某贸易公司服装纺织品出口案例,分析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用证结算风险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企业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经常的使用的工具之一。通过对企业信用证在国际业务中使用现状的描述性统计,指出了企业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风险防范缺失或者不到位。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信用证结算风险的研究,并指出了研究中还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结算工具之一,信用证被许多国家所接受和使用,但受国际贸易惯例、国内立法、司法效率、诚信体系等因素尚不完善的影响,使用信用证进行结算仍然存在许多风险。通过分析信用证属性和特点,特别是信用证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控制点,从立法、司法、银行和企业四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国际贸易具有相当的风险性.而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结算方式同样存在风险.本文就国际贸易信用证结算风险案例的分析,揭示其风险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许林 《中国市场》2013,(26):119-120
本文首先从信用证入手,解释了信用证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证明信用证结算方式存在的理论合理性。其次,从信用证的实践出发,在对信用证风险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信用证风险的现状、特点,并指出了研究信用证风险的现实意义。再次,通过对信用证风险的种类、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并归纳出信用证业务中主要当事人——出口商所面临的风险并总结出信用证风险形成的原因及风险对信用证结算方式本身、出口商、银行和整个国际贸易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信用证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面对风险时所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商》2015,(18)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且安全性较高的结算方式,成为国际贸易中运用最广泛的支付手段,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际贸易结算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信用证软条款的存在,受益人的正当权益受到巨大损失,产生商检、装运等环节的软条款及其风险。本文就信用证软条款进行分析,提出预防信用证软条款的措施,期中最重要的防范措施之一是加强资信调查。  相似文献   

19.
尤璞 《现代商业》2007,(26):235-236
汇付是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最灵活方便,资金周转速度最快的结汇方式,近年来,随着信用证结算比例的减少,非信用证结算方式如汇付和托收方式的比例越趋升高。汇付因为没有银行信用的保障,会使各方当事人面临各种风险,所以研究汇付方式下风险的规避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汇付方式下风险的种类,导致风险的原因,风险的控制和规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建深 《现代商业》2011,(29):174-175
信用证支付方式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的结算方式。但由于信用证本身的缺陷及进口商的欺诈和银行的拒付等原因,出口商在信用证结算中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本文分析了信用证结算中出口商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