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功能定位和区域全面小康进程实际,湖南省将全省全面小康建设划分为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四大区域板块.湘南地区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平台,大力促进开放开发,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建成连接粤港澳和东盟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17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小康.本文根据湖南省县市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评指标体系指标,针对永州小康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康富美 《科技和产业》2023,23(1):214-221
基于新发展理念,从5个方面构建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 模型、泰尔指数法分别测算湖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地区内、地区间的差距。结果表明: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从西向东、从南向北均呈现依次递增趋势;长株潭、洞庭湖、大湘南、大湘西四大板块中组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工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形成以创新和开放发展协同驱动的发展方式。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阶段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示范区域之一。从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维度,构建25项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对2014—2019年珠三角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水平测度和空间特征分析。结果发现:珠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的均值变化较小,且呈小幅上涨趋势;除了开放维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他4个指标均有着不同态势的波动增长;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级表现优异的是深圳、珠海、广州,沿海城市的综合得分普遍较高,整体空间分布大致呈“M”形格局。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构建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测度中国30个(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省份2010—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考察样本期内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地区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空间范围内有正向溢出作用,但是存在区域异质性。基于此,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重视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作用,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2013—2018年的数据,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特征,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评价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用障碍度模型找出影响各盟市发展的指标维度,最后用莫兰指数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不是很高,呈现出“中西部高、东部低”的发展格局,且在发展过程中在空间特征上逐渐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特征。未来需要结合各个盟市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加快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缩小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西部地区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我国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同时基于经济、社会、制度、人口、环境5个维度,识别影响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西部城市群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缓慢增长态势;子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协调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开放发展水平差距最小;投资水平、消费水平、交通运输水平、工资收入水平、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干预和人口集聚抑制了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据此,西部城市群应进一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城市群发展短板,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工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和新发展理念,构建了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度分析2001~2016年30个省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时间上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地域上存在显著差异.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应推进科技发展;扩大对外开放;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践行环保政策,推动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8.
石鑫  麻海鹏 《科技和产业》2024,24(7):189-194
在对四川省21市(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全面测度的基础上,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21市(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密度较低,呈现出“核心-边缘”分布,只有成都市和绵阳市发挥了明显的中介作用,各市(州)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显;空间距离、产业结构、创新环境和城市活力会对四川省21市(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河南省高质量发展实际,从经济、生态、社会三大维度构建河南省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2018年河南省18个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性,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主要集中于郑州及其周围地区,中等水平区城市最多,低水平区主要位于豫南豫东等边缘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不平衡,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度不够,社会民生仍需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及线性加权法测算综合评价值,对2016—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时间及空间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且呈现出下游>中游>上游的趋势,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浩 《改革与战略》2012,28(5):125-127
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区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首先阐述了区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地域文化、地方文化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然后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意识、发展动力、发展特征的影响,最后,从区域文化的视角,给出了基于区域经济价值观念、区域文化比较优势、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和特色产业培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In the request of "Five Unifications" put forward on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sixteen's CCP Congress, the Unified Regional Development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new concept of this new strategy has exceeded all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he past. The macro-nature of implementation scale and gradual characteristic of implementation steps show that the Unifi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a long-term strategy, which is given consideration to both equity and efficiency and fully reflects the art of region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王成周 《乡镇经济》2010,1(3):101-106
"十一五"以来,安徽区域发展无论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在战略规划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了"一圈(合肥经济圈)四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北经济区)"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但安徽区域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仍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为此,要以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打造"产业安徽";以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打造"创新安徽";以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契机打造"文化安徽";集全省之力支持皖北经济发展以打造"和谐安徽";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以打造"崛起安徽",真正实现安徽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五个循环经济理论和九个区域经济理论的内容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循环经济的特点,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理论体系,主要观点有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思路是循序渐进,滚动发展;限制条件是环境的可承载容量;途径是从核心地区的核心企业做起;规模要适度;措施是贯彻“4R“原则.  相似文献   

15.
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地都有了较丰富的旅游商品。但是旅游商品在深度开发过程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区域旅游商品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旅游商品深度开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6.
胡慧旋 《乡镇经济》2011,2(2):26-31
2009年以来10多个国家级区域规划密集出台,不同发展主题和战略意义的区域振兴规划得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尽管各个区域规划在产生方式、政策支持和战略意义上存在不同,但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转变,区域发展战略在布局、目标和方式上的调整也导致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变化。面对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下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转型以及应对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区域发展差距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种发展过程中,除东部地区自身的自然禀赋、经济发达程度等条件外,国家政策的引导,使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大规模流向东部地区,也是造成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通过标杆法测量西部、东北及中部地区为东部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说明目前实行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是国家应尽的法定义务和职责,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区域特色旅游合作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艳 《改革与战略》2011,27(4):114-116
旅游文化产业在京津冀区域战略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除了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之外,还有对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对本区域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等。如何准确把握自身的资源特性以及游客的消费心理,如何有效设计旅游产品以及营销策略,如何实现三地的协调联动和精细管理,是京津冀区域旅游发挥后发优势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史修松 《改革与战略》2009,25(9):184-187
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及其效率的提高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重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文章在阐述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企业创新系统的内在联系,综述了区域创新系统效率测度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实施以来,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高校怎么样培养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能创业、创得成业的"小老板"式学生,需要认真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一方面创业教育解决了部分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方面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区域经济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