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2月,是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运10年。当人们在颂扬大亚湾核电站辉煌的运行业绩时,不能不谈及一个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昝云龙同志。有人这样说,大亚湾核电站之所以有今天,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和李鹏同志的大力支持;在广东核电,王全国和昝云龙两同志功不可没。昝云龙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之后长期在核工业系统从事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其后,他调入原国防科工委,继续从事核动力的研究。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使昝云龙后半生与核电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昝云龙由原国防科工委调入大亚湾核电站。1986年走上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岗位,带领大亚湾核电站走过艰难的建设期和最初的运行阶段,坚定地实践着“在巨人肩膀上跳高“的广东核电发展战略,成为大亚湾核电站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执行者和见证人。  相似文献   

2.
在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10周年之际,我非常荣幸地代表香港中电控股有限公司向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董事会和总经理部表示诚挚的祝贺。中电集团一直以能参股经营大亚湾核电站感到骄傲。通过大亚湾核电站这个项目,中电不仅能将大亚湾生产的电力转供给香港地区,而且还能全面、深入地参与核电站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祖国的南海之滨,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了10年;在世界核电史上,大亚湾核电站走过了光辉的历程,迎来了10年华诞。10年的骄人业绩向世人明证:中国人不但能够运行管理好大型商用核电站,更走出了一条由点--大亚湾核电站、到线--岭澳核电站、再到面--岭澳核电二期、阳江核电的中国广东核电腾飞之路。  相似文献   

4.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东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中国核工业数十万职工在第一次创业中,交给党和人民的优秀答卷是“两弹”,那么,在第二次创业中交给党和人民最优秀的答卷是“两站”。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可以说,中国的核电事业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雷声中起步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脚步声前进的。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我国核电发展的局面。改革开放为中国的核电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在我国核电发展的前沿阵地组织指挥、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中核总原副总经理赵宏顾问。  相似文献   

11.
感受岭澳     
从我来到广东核电就一直在大亚湾工作,这么多年未变动过。每天上、下班走过那片蓝蓝的海湾,经过那片青青的草地,我都那么的熟悉和习惯。那些场景在我的脑中像风干了的记忆留下永久的烙印。那是我亲身经历过的而且还在每日“必读”,就连沿海长廊每块地砖的样子我都能细述。我所编写的每一份报告、每一份汇报材料都标记着大亚湾核电站的名字,我的每项工作都与大亚湾这个称谓息息相关。然而,对于岭澳核电站这个我早已耳熟能详的名字,虽然我知道她就在距大亚湾仅1公里的海  相似文献   

12.
1996年7月23日,来自中核总、电力部、机械部、国家计委核电办、国家核安全局、中国银行、清华大学等单位的96位专家,接受了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颁发的聘书,成为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科技委、财经委的首批委员。在隆重的两委成立大会上,中核总副总经理、广东核电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昝云龙对两委委员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以1994年2月5日李鹏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办公会议为标志,广东核电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为了实现2010年在  相似文献   

13.
“八五”期间,我国核电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泰山、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秦山核电站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7个能独立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为我国核电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外合作的新途径。正如李鹏总理所指出的:“核能发电在我国已经起步,头开得是好的”。“九五”伊始,我国核电建设迎来了大好局面。此期间,我国将建设4个核电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2002年1月下旬,中国投资协会派出专家组,就广东厂网分开和西电东送问题,走访了广东省政府,省计委、经贸委,广电集团有限公司、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国电南方公司、广东抽水蓄能电站联营公司、深圳能源集团公司、广东核电投资集团公司等。借鉴广东电力体制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对稳步推进全国电力体制改革将十分有益。现摘要发表专家组的调查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国第一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商业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营10周年。10年的运营业绩向世人证明:大亚湾核电站站在国际核电巨人肩膀上高起点起步,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发展之路,是正确的选择;10年的运营业绩也向世人证明:中广核人用自己的辛劳、智慧和汗水,向世人验证核  相似文献   

16.
大亚湾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早春二月,当北国还是冰雪枝头、春寒料峭时,这里却已是和风拂面、暖意融融。在大亚湾核电站商运10周年之际,记者怀着惊奇与期待的心情走进了这蓝色的海湾。沐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于1994年2月1日投入商业运行。自此,大亚湾核电站犹如大鹏展翅,凌霄飞翔。十年搏击,沧海桑田。2003年年底,大亚湾核电站这个由贷款起家的“零资本“企业,不但滚动出一个岭澳核电站,还“裂变“出总资产超过500亿元、净资产178亿元、年盈利近30亿元人民币的国内一流大型企业集团,鸣奏出一曲书写中国核电辉煌、气势恢宏的交响乐。记者走进大亚湾,不仅惊奇于她奇迹般的“零资本裂变“,更主要的是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这炫目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核电的发展,受着诸多条件的制约,资金问题就是重要制约条件之一。1994年2月5日,在深圳召开的第23次总理办公会议上,李鹏总理总结了大亚湾核电站的经验,指出核电要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机制,使我国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本文拟结合这些年来的实践,特别是大亚湾核电站的实践经验,阐述如何贯彻和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使核电走上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不忘十年前老核电人的奉献,赞叹十年中新核电人的建树,期待十年后核电人的超越。(梅新生)我们坚持按照国际标准建设了大亚湾核电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跳高,在高水平起点创新,历经十年磨砺,我们终于进入了世界核电站运营的先进行列,造就了大亚湾核电站运营十年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央各部、委、办、局、银行、广东省及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领导、支持、帮助下,广东核电沿着改革开放的路线,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早在80年代初,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时指示,深圳除了要建设好特区外,还要办好两件事,一是办好深圳大学,一是建好核电站。1985年广东核电合营合同在北京签字后,小平同志接见了合营双方的代表,勉励双方搞好合作,建设好核电站。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初,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安排,由福建省核电办与原华电核电筹备处对福清核电厂址作为惠安核电厂址的备选厂址开展工作。2006年2月,中核集团公司与华电集团公司签订了合作建设福清核电项目的框架协议,2006年3月两会期间,福建省省长黄小晶会见了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贺恭,明确表达了福建省积极推进福清核电项目,争取“十一五”开工建设的愿望,三方达成先启动福清核电项目以推动福建核电工作进展的一致意见。2006年4月5日,中核集团派员进入福建开始工作,4月6日确定了5月18日举行公司成立揭牌仪式、6月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