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按照我们过去一般的理解,所谓流通企业,就是在流通领域从事商品交换的贸易企业。但由于现在的流通业也在走实业化道路,而有些有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也进入了流通领域,流通与生产日渐交叉;由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日益融为一体,国内国外已不好截然分开,所以本文所讲“流通”是大流通概念,“国际化经营”也是以国内经营为基础。如果要进行大致的区分,本文的着眼点主要在于从事贸易的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相似文献   

2.
<正> 大系统论是现代自然科学凌云大厦的屋脊瞭望哨,它利用了自然科学的成果,但它并非自然哲学,而是方法论性质的一门新兴横向交叉学科。大系统论是各门科学河川汇集处的学术三角洲,特别是“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构成方法论领域的统一体。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之间必不可少的纽带与桥梁,即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将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统一于流通而  相似文献   

3.
从广义上讲,流通就是商业,商业就是流通。什么是商业?凡以商品或服务与货币进行交换的行业,都是商业。所以,自古以来商业就是一个大行业、大产业。商业亦包括物流、资金流、人流和与之相配套的交通、金融、通讯及各种中介服务。“流通”本义是流动和通畅。而我们现在所提的“流通”已有其特定的意义,那就是广义上的商业。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功能弱化,是政府在组织商品的流通,同时又将多个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业,分成外贸、内贸、商业、物资、粮食、供销、旅游、烟草、盐业、石油等等系统来进行管理。所以现在用“流通”来泛指商业的总和。本文要研究的现代商业主要是商品的贸易,不包括电信、银行、保险、证券等服务贸易。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商业的重要意义什么是现代商业?现代商业是区别传统商业而言的一种适应现代经济和现代消费的新型商业。其主要的特征是商业经营理念的现代化、商品流转管理的现代化、商业业态的现代化、商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以及商业人才的现代化。重点是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商界为什么都特别重视加快建设现代商业呢?1、现代商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商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是人类社会第三次劳动大分工...  相似文献   

4.
<正> 流通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为指导思想,以“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为奋斗目标,建立起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等市场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以公有制流通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形成全国  相似文献   

5.
流通专业化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经济条件下,流通专业化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其应有的独特作用。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它是以高度的专业分工和协作作为特征的。生产规模越  相似文献   

6.
一、物流概念 物流自古有之,自从人类社会开始商品交换以来,就存在着与生产和流通相适应的物的流动活动(如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从全社会和全世界范围系统的角度理解,现代物流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我国2001年7月开始实行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物流定义如下:物流是指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物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有“黑大陆说”,“冰山说”等,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7.
王先庆  武亮 《商业时代》2012,(16):20-22
流通体系结构优化是近几年来产业经济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以扩大内需为切入点,挖掘了扩大内需、流通体系结构及其优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阐释了扩大内需与流通体系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对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内需与流通体系结构优化的具体实践状况,从工业化发展水平、不同要素导向等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扩大内需为导向从流通地区结构、业态结构、企业结构、传导结构和技术结构五方面对流通体系结构优化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报告从经济转型角度与时间和空间角度提出,在中国,商品流通及其流通产业现代化首先是宏观层面事关全局的综合性问题,流通创新研究首先是主流经济学的任务,原有的流通理论和政策研究迫切需要补充“宏观流通论”的思路创新。由此引出的政策研究发现,中国不仅面临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而且迫切需要借助流通创新,以加快经济节奏、加快商品流通和资本周转为核心,以全面改善第一、二、三产业商品流程和结构为主要内容,促进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向动态化、快节畚、低成本、高效率的“第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9.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商业流通发展需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代松  姚世斌  胡丁  刘俊 《商业研究》2006,(15):177-179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由于历史、地理、地质、气候和自然环境等原因,长期以来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商业流通发展缓慢。所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就必须繁荣市场,加快商业流通发展。由于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几个问题必须关注,即商业流通与民族团结、城乡商业发展差距、特殊商品供给、市场监管、生态脆弱区匹配的商业流通、农牧民商品交换意识培养、留住富人消费群体等。  相似文献   

10.
石奇 《财贸研究》1994,5(6):37-42
<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流通领域的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与此同时,流通理论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全面的和突破性的进展。 一、流通范畴涵义的清晰和扩展 经济理论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讨论,明确了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划分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入地批判了“无流通论”。流通范畴在这一讨论过程中得以清晰和扩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商品流通领域的立法比较薄弱,尚没有形成一个科学、明确和清晰的法律体系。政府应当从流通主体的市场准入、交易行为、交易规范、商品交易标准等方面,加强流通法律法规与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大流通组织结构相配套的IT支持系统,完善调控机制,规范准入立法,确保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以推进流通领域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正>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其职能在于媒介商品交换,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联系,保证再生产过程正常进行。从社会再生产的一次循环来考察,流通并非绝对处在生产与消费两点之正中,公平对待生产和消费,而是在两点之间游移、滑动,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一九九五年商品流通工作基本任务和要点──张皓若部长在全国商品流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张皓若(全国商品流通工作会议主会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计划工作会议的部署,结合我们内贸系统提出“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指导思想和“建立以市...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总量与结构双失衡、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双膨胀的形势下,流通领域出现“三紧”、“四乱”,即:流动资金紧、商品供求紧和商品运输紧;批发渠道乱、流通组织乱、交换行为乱和市场管理乱。流通秩序混乱的原因,一是经济过热,导致结  相似文献   

15.
一、发展连锁经营是国有农机流通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 全国县及县以上国有农机公司2600多个(以下简称国有农机流通企业),但多是中小型企业,实力较差,经营分散,整体合力与市场竞争力弱。近年来,市场占有率下降,许多企业经营亏损,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的是,企业组织结构与经营模式,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国有农机流通企业“小、散、差”的现状。从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发展连锁经营是一个有效途径。因为: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中国中原地区的商业已经表现出兴盛局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道路被大量地开辟出来,先进的交通工具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商品交换越来越频繁,社会上商品种类众多;流通地域以中原为中心不断向四周延展,一大批杰出商人相继涌现。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早期的商业思想和商品理论随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我国现行经济增长方式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其转变势在必行。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贸易”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而我国也正处于“双盈余”的特殊局面之中且贸易顺差过大。因此,将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视为先导和关键有着必然性与可行性。传统的研究视角均从生产领域出发,但基于“贸易即流通”,完全可以沿着优化流通过程、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的思路,在出口与进口相协同,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相协同,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竞争优势相协同中,通过流通技术、制度、组织的创新来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重构批发企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就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新思考——“HOLA”特力屋模式的启示谈两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上海流通体制方面.从市至区层面,内外贸“一体化”已解决.目前正在磨合过程中,从单个流通企业层面,有的联合组建了大流通企业集团,有的中小型商业企业特别是批发商业正处于从传统的贸易向现代贸易转化,许多零售企业已向现代化的连锁企业转化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流通”视角,从多维度分析,为解决食品流通安全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具有丰富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保障人类健康与社会稳定的现实意义。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背景下,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突发事件为诱导变量,构建了食品流通安全影响因子的满意度模型。通过调研收集一手数据,采用PCA法寻找影响食品流通安全满意度的5个关键因素并将其按重要程度排序,得出环境性、渠道性因子等对食品流通安全影响较大的结论,提出从流通环境、政府行为等方面改善食品流通安全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工商行政管理》2009,(11):61-63
近年来,我们宁波市工商系统从规范管理制度着眼,从创新监管方式入手,全面整治和规范流通环节食品市场秩序,不断提升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整体水平,形成了以“一大体系”(“四位一体”检测体系)、“二大工程”(商品准入工程、农村放心店工程)、“三项机制”(公开评价机制、经营者自律机制、进货查验溯源机制)为主体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高位引领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和“四位一体”快速检测工作,基本实现了对我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源头监控和长效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