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在对现有改制企业的审计中,发现一些带共性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一、应注意法人代表经济责任的连续性。企业机制转换后,改制企业的机制选型各不相同,除国有独资外,其它经营机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部分或全部的经营资产买断,资产买断后的企业,其法人代表容易产生概念偏差,对旧体制下的法人经济责任与现行体制下的法人经济责任区别对待,如企业欠税、项目投资等问题,存在着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的现象。如某县级国有企业改制后,法人代表明确表示,本企业属买断企业,只对任期内发生的债权债务负责,尽量完成应上缴的各项税收,对改制前的欠税60万元,有能力就解决,无能力也没办法,甚至对原有的项目投资弃之不问,已形成了事不关己的局面,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属于连续经营中正常长期费用,新任也不认帐,产生了许多违背  相似文献   

2.
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时点,即评估基准日和单位改制后新公司的工商注册登记日。在评估基准日母体企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改制单位完成了整体资产的评估工作,从评估基准日到改制单位完成新公司工商注册登记日期间,我们称为持续经营期间。在此期间改制单位的所有收入、成本费用等均属母体企业,企业并未真正完成改制,母体企业须对改制单位进行持续经营效益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完成母体企业与改制单位财务移交清算工作,以清算改制单位的职工改制带资置换股权额,同时核销母体企业对改制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3.
王瑛 《企业活力》2004,(2):66-67
<正>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通过改制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主要的、迫切的任务。而国有企业改制必须从行政措施、政策调整发展到主要靠法律调整,换而言之,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职工等之间的关系,要用法律来解决。而国有企业改制中要发挥法律调整的作用,就必须注意相关法律理念的指导作用和法律理念本身的更新。在此仅就职工权益问题与法律保护作些探讨。 改制前,国家是企业的单一投资主体,企业资产增值归国家所有,国家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经营,并承担企业经营风险责任,包括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决议对国有企业改制的原则和方向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改制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工业企业移地重建的融资业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了解现代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掌握投资、融资企业双方的经营理念和业务方法,才能使融资活动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杭州市和宁波市是国有企业改制进展较快、成效较为显著的两个地区 ,其主要特点是 :改制政策比较明确具体 ;政府组织有力 ;在产权改革的同时较好地理顺了劳动关系 ;对于经营困难的企业政府承担了改制成本 ;改制后的企业经营者普遍持大股。两市企业改制之所以比较顺利 ,还得益于其有利的客观环境条件。分析研究两市企业改制的做法和特点 ,有助于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审计重点及方法股份合作制企业属混合型的经济实体,它在企业内部设置各种股权,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是目前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由于处于探索阶段,有些做法尚不完善,故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资产评估不规范,转让价格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出售、出租后资金回收难,对呆、坏账的处理随意性较大等。针对上述问题,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对产权界定的审计。重点审计企业设立时产权界定是否坚持“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1、代表国家投资的部…  相似文献   

7.
邬国梅 《现代企业》2005,(11):10-11
一、多元化经营悖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尤其是己具备相当规模的大企业,在寻求企业扩张方式时,较多地采用了多元化扩张,该方式甚至于己发展成为我国大企业的主流扩张方式。这种现象在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在投资行为上还没有摆脱原国有企业利用国有银行资金进行投资扩张的“投资饥渴症”的影响,在资金来源改变为证券市场融资后,大部分企业仍沿袭原来的投资模式,进行大规模的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8.
一、存续企业因何而来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陆续进行改组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在这种形势下,许多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重组后,纷纷到海外上市,这些股份公司上市后,留存下来的资产如何持续经营,分流的人员如何安置应引起这些  相似文献   

9.
赚明天的钱     
美国商界有句箴言:“愚者赚今天,智者赚明天。”这话在一个方面道出了企业经营制胜的客观规律。市场瞬息万变,任何产品难以逃脱自己有限的生命周期,这就使企业经营充满艰难曲折与风险。如果眼睛只盯着今天,跟着走俏商品跑,万人争走独木桥,结果只能是同类商品的饱和、过剩,继而陷入经营困境。然而,怎样才能赚到明天的钱呢?先行春风,后望春雨行春风,即在经营中看谁投资对象——消费者或企业合作伙伴,进行感情投资、信誉或公关形象投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市场无情人有情,真正左右市场变化的是人,谁拥有明天的客户、消费者及…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方式主要有出让、租赁、国家作价出资(入股)、国家授权经营和保留划拨等五种方式。这些处置方式在不同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都得到了实践。然而笔者发现,在各种处置方式中由于土地使用权授权经营处置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部分企业及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这种处置方式认识模糊。作为土地系统的工作者,我们根据相关制度政策及实践经验,对授权经营这种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做如下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迅猛的发展作为基础,我国的国有企业也都随之而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中土地资产是国有资产的占有比较较大的部分。我国的国有企业改制涉及到国有企业中土地资产的处置等问题,关联的方向很广。本文主要进行关于国有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问题的思考,思考我国的企业改制后土地资产的处置与评估、改制后企业的股本结构以及生产经营都带来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清产核资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国家专项要求或者企业特定经济行为的需要,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政策,组织企业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并依法认定企业的各项资产损益,从而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和重新核定企业国有资本金的活动。企业通过清产核资全面摸清“家底”,如实暴露企业在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全面清查核实企业各项资产损失和债务情况,通过清产核资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为企业改制做准备。近年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国有企业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国有资产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了保值增值。截至2004年底,中央企业总资产9.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净资产3.9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所有者权益3.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尽管如此,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仍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的法规规章不健全、不完善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家已颁布执行的文件中,关于资产损失认定的规定比较详尽、具体,而对于负债清理却没有明确法规规章,从而导致了在清产核资中资产的清理比负债的清理更全面、彻底,致使清产核资后企业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偏低,国有资产流失。改制企业负债清理及分析工作是清产核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制企业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做好负债清理及分析工作,是关系改制企业清产核资是否彻底、国有权益是否得到保护的大事。本文主要是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及要求和清产核资工作中实际经验,对负债清理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目的是使参与清产核资的中介机构和相关部门了解、掌握和重视负债清理,为做好负债清理和分析工作、保证清产核资工作质量、保护国有资产提供参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落实和规范企业财务自主权,促进企业依法理财维护国家权益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此《规定》的主要内容共分十个部分一、企业应本着先生产、后消费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备项消费资金的使用应编制项目预算和费用开支计划报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董事会审批,并据实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董事会报告执行情况。二、企业必须在优先满足生产经营资金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口定资产投资并按照国家规定足额安排铺底生产经营资金。三.企业对夕D、投资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坚持集体讨论建立严格的审查和决策程序。…  相似文献   

14.
一、为何要改制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房管系统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模式已不适应。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做强,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内部机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进行调整,改变原有封闭式小而全的模式,迎接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大变革。因此,企业改制势在必行。对改制的必要性,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提高认识。1.中央对企业改制一直予以充分的关注,1993年国家出台了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明确了今后企业拥有的14项经营自主权。近年来,中央又提出了政企分开、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定位定编、职能转换,注…  相似文献   

15.
伍振海 《经营者》2003,(6):62-62
<正> 国有企业改革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尤其是企业改制后的债务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有的企业借改制之机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有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故意隐瞒或者遗漏债务,损害兼并方或者购买者的利益。对企业改制后债务的承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企业兼并的债务承担:(1)企业吸收合并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应由兼  相似文献   

16.
彭瑛 《湖南审计》2001,(7):27-27
目前大部分国有外贸企业的现状是进出口业务少,经济效益日益下降,应收账款及不良资产居高不下,负债率过高,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缺位的体制,对内调动不起经营与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对外得不到社会经济群体的支持与监督,到了非改制不可的地步,而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较好模式,许多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进行股份制改造,有效地建立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通过企业内部职工持股增加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但在重组改制的财务处理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利益人的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金湖县乡镇企业改制工作已近尾声,在改制的企业中,凡改前经营效益较好或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基本上都采取净资产一次性拍卖给个人,或净资产先售后股(即少数大户控股的形式)。这些企业又基本上是我县乡镇企业的骨干和支柱,随着乡镇企业改制的不断深人,从近期看这些企业营运效果是比较好的。但在一些净资产出售企业中,出现的不良苗头应引起高度重视。一、出现不良苗头的种种表现当前企业改制出现的不良苗头主要表现如下:1.企业债权无“原则”核减。一些企业对应收款、应收帐款的核销没有严格把关,仅凭少数人的意愿决定核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科研院所改制为科技型企业后,在体制、机制以及内部机构上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做到科技型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又不影响持股职工的切身利益,这是维护国家权益和激励职工、凝聚人心的一项十分重要,并且需要认真做好的工作。一、资产、投资管理根据资本保值增值的原则,设计单位内部分院、所、公司在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时,必须明确产权关系,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然后对其评估作价投入到新公司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清产核资和评估作价时必须本着公正、合理、如实反映实际情况,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如正在…  相似文献   

19.
雷群 《广东审计》2000,(9):36-37
企业管理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企业管理工作是否科学和有效,则是企业是否能够最终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作为国家审计机关,如何在对企业审计过程中,针对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开展有的放矢的审计,使企业审计更好地为企业改制服务,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这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 在对众多企业的审计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国有企业长期处于管理不善的状态,这种状况制约了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也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诸如: 1、盲目投资经营造成严重失误。据审计调查,一些国有企业在经营投资上,…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内外部环境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在改制和转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笔者认为,要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应收账款管理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