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国际能源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可再生能源异军突起,高效、清洁、低碳已经成为世界新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但风能、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和不可控是影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约因素,2014年我国风电仍有15%-20%的弃风率。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勾画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蓝图.以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重大部署,为进一步推进能源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也对低碳清洁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低碳清洁能源是实现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备受各方关注的《能源法》终于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公布了《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国家鼓励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发改委日前正式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55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约6%左右。据悉,这是北京市首次编制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的规划。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对外发布的《2013年电力建设施工行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47亿千瓦,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火电8.62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9.13%,35年来首次降至70%以下;同时,清洁能源占比也首次突破30%。在7月28日~30日召开的“2014中国能源产业协作会议”上。来自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代表一致认为.能源结构调整首先要推动节能减排,加强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产业也要协同合作.共同破解难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业》2010,(3):12-13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同时,再度提出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纵观“两会”期间与电力有关的言论,各类观点均不离其宗,本刊编辑部特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和特高压、电煤关系为关键词将代表委员的观点摘取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相似文献   

8.
2022年,受新冠病毒疫情、极端气候、国际能源市场波动等因素叠加的影响,中国能源政策特点主要是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压舱石地位再次凸显,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合理安排节能减排和促进可再生能源消费,更加聚焦于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关系能源领域的顶层政策出台明显增多。2023年,中国经济逐渐恢复,国内外能源形势依然复杂,国家政策仍将以加强能源供给安全保障作为第一要务;努力节能提效,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体制改革,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国际合作,构建更高质量的能源国际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国际能源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可再生能源异军突起,高效、清洁、低碳已经成为世界新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但风能、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和不可控是影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约因素,2014年我国风电仍有15%~20%的弃风率。在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难的问题中,储能产业在市场中获得了发展的重要契机。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AB2514法案要求加州公共电力委员会(CPUC)从2012年3月1号开始着手确定由投资者拥有(IOU)的电力公司在2015年和2020年的电网储能  相似文献   

10.
新能源产业绘出新的十年发展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明 《广西电业》2011,(2):10-12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步入了新的十年。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能源发展规划,在2011~2020年的十年间,国家对新兴能源产业累计直接增加投资额将达到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处处长梁志鹏介绍,新能源规划主要包含先进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这些新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由科技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研究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日前发布。这是两部委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发展,促进全世界共同应对能源短缺挑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海松 《国际石油经济》2005,13(12):36-38
2005年12月1日,BP集团在北京举行新能源圆桌会议,并对外发布了两条消息:其一.BP将组建替代能源业务部门,并将在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增加一倍的投资,未来10年的投资将达80亿美元。其一二,BP集团的全资子公司BP太阳能与中国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注资1000万美组建“碧辟新能源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低碳能源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水电等)、低碳化石能源(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等),以及高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比如煤制气)等。目前,人类发展方式正面临工业革命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低碳  相似文献   

14.
总结英国上一轮能源转型的清洁化、多元化、市场化特点及影响,简要阐述其面向"2050碳中和"目标的立法,引用英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未来能源情景(2019)",分析低碳转型目标下未来英国能源系统"可信"的演变方式。在情景规划的基础上,以未来英国增长潜力最大的海上风能为例,着重分析英国本轮能源市场改革中如何通过政策干预与市场竞争,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低碳化能源系统与市场的构建。对中国政府和企业制定低碳发展战略的启示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和面向低碳能源的立法是实现转型的基本保障;能源低碳化转型路径不唯一,应充分结合本国资源与产业特点制定能源政策;政策扶持结合市场竞争的模式可以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降低转型成本;融入区域统一能源市场,低碳转型中强化多重能源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4月27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大水电项目和抽水蓄能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截至一季度末,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58亿千瓦。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1、十八大对新时期电力能源发展作出总部署 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部署。对电力能源行业,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围家能源安全”等要求。此前,2012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要积极有序发展水电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高效清洁发展煤电;推动能源供应方式变革,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点领域改革,理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力能源领域等。  相似文献   

17.
能源的发展,受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科技生产力、环保能力、能源结构等多项因素的共同影响。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如一次能源消费结构难以改变、高耗能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有待提升和低碳技术在工业有待提高等。指出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转型的标志性目标,应以节能提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稳油增气、发展智慧能源、加大低碳技术的创新、使用清洁环保高效的可再生能源作为转型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电力技术经济》2010,(2):68-68
从第四届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获悉,2009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08年的8.4%提升至9.9%。针对近期关于新能源产业尤其风电、光伏发电领域产能过剩的争论,专家表示,相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新能源产业目前并没有真正过剩。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我国有关新能源的法律规定散见于《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如《节约能源法》第7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表明了国家支持发展新能源的鲜明  相似文献   

20.
据专家预测,煤、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传统能源,在一两百年内将面临枯竭和耗尽。能源危机和国际油价的一路高涨,使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开发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的步伐。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发展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的规划、目标,推出了鼓励开发新能源的的优惠政策,加大了新能源的研发力度。据统计,目前国际上已有近50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政策。可以说,全球新能源发展正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