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理的汇率制度是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器。汇率选择、汇率政策制定等有关汇率制度的安排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方针的重要内容。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制度运行现状及困境作了简要的分析.认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後.随着资本帐户开放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应该必须作出相应调整,逐步放松管制。  相似文献   

2.
林华 《开放潮》2003,(10):22-23
要求人民币汇率上浮的呼声甚嚣尘上!近日访华的美国财政部部长斯诺及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是浮动汇率的支持者,欧盟及日本央行同样在耸动人民币升值的阵营里。一时间,人民币汇率浮动成为一个悬念。然而,中国政府维护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政策及决心,使得外来的声音苍白无力、悬念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讨论了对均衡汇率定义背后的经济和政策内涵以及均衡汇率的决定,比较了购买力平价法、基本面均衡汇率、行为均衡汇率等几种国际主流的均衡汇率计算方法,最后讨论了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和应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引起了国内外的多方争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各项改革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也会进一步深化.本文主要从两极汇率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分析,进而考虑中国应该选择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7.
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人民币汇率反映了人民币的对外价值,是把国内进出口商品价格同国际市场价格联系起来的重要手段。合理的人民币汇率能使国际市场价格为我国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捉供有关国际市场上商品价值或成本的正确信号。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资本输出入以及侨汇等非贸易外汇收入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对国内物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8.
名义汇率与均衡汇率的偏离及其调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评析当前有关人民币汇率取向的争论及其依据,认为人民币名义汇率应当依据均衡汇率的变动进行调整。通过改进Edwards(1989)的模型,本文建立了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发现实际汇率存在一条均衡路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波动能够引起均衡汇率的变动。然后结合中国的数据利用汇率的误差修正模型估算了均衡汇率,结论是人民币名义汇率存在低估。在当前升值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出于外汇制度改革的战略性考虑,应适当的让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  相似文献   

9.
王帆 《中国经贸》2012,(24):87-87
对于汇率的形成理论以及汇率的决定理论,在当做理论问题的同时,也作用着现实的问题。汇率承担的作用影响着汇率性质,它还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如今的汇率能够表现出两重性。本文先是分析了汇率的两重性,探讨了影响汇率形成机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然后做出了目前汇率的决定模型。  相似文献   

10.
11.
12.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均衡汇率是汇率问题的核心。均衡和有效的汇率制度有助于一国经济实现内外部均衡,而非均衡的汇率和不合适的汇率制度可能会影响一国经济金融的稳定,甚至引发区域性的金融危机。本文用Elbadawi(1994)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均衡汇率模型,对1978年至2004年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中国家汇率安排方式变化,体现了一种从固定汇率到中间汇率,又从中间到两极汇率的发展趋势,但两极汇率制度真的像部分经济学家宣扬的那样适合发展中国家吗?本文在分析中间汇率制度缺陷的同时,阐述了两极汇率制度对发展中国家的不适用性,并最终对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祝宝良 《新财经》2005,(6):14-15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有很多问题,尤其是金融体系还不健全,选择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会更加有利近几年来,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场争论涉及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人民币汇率机制,是继续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还是实行浮动汇率;二是人民币汇率水平,即人民币的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汇率制度的实际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是和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外汇市场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在1994年进行了重大改革。正是这次改革及随后的一系列措施,我国在外汇领域初步形成了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创建了真正意义上的外汇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此之前,我国实行汇率双轨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东南亚各国的汇率制度及变迁,分析了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汇率制度及政策方面的原因,即历次的制度变迁并没有改变其真天的政策及制度实效,东南亚各国实际上仍然实行的是具有致命性缺陷的美元钉住汇率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了与东南亚国家相适应的“最优汇率制度”并试图论证和探讨与东南亚国家以及类似国家相适应的最优汇率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储蓄们将要面临如何将大量的美元转换为本币或是黄金来分散风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海涯 《发展》2003,(11):74-75
20世纪90年代后,墨西哥危机、东亚危机、俄罗斯危机和巴西危机相继爆发,这些危机无不伴随着汇率的调整和汇率制度的变革。经济学界对汇率制度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改革问题,争论焦点集中在两极论与中间汇率制度之争上。在国内表现为人民币的盯住汇率制与管理浮动汇率制之争。一、两极论两极论也称为“中间制度消失论”,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上已成为学术界主流观点。其首倡者一般认为是美国加洲大学伯克莱分校的Eichengreen,此后还有Obscfeld和Rogoff。两极论的核心观点:两极论者认为,在金融开放环境中,惟一…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政策发生了变化,汇率波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我们应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汇率变化来给自己带来好处,还有人民币汇率政策应从偏向对国内生产者的保护转向同时强调对消费者的保护,从注重扩大就业转向注重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从注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计算转向着眼于创造能形成均衡汇率的市场机制,从制度变革及经济转型的角度看待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